冰钓、大棚、明水......就这三个典型类的“冬季钓鱼”钓位的选择有相同之处,更有环境造成的不同之处。这个根据不同的水域和场所常见的建议是,老冰洞(具有溶氧量高、升温快、底部有饵料积存等优势)气温低选深水;气温高选浅冰,(这是根据底层水温和溶氧量为主而来的,这也是冰钓选点的根本)2,大棚冬季的钓位选择。
1、冬季钓位怎么选择?
冬季手竿钓鱼,场所常见的为:冰钓、大棚、明水......就这三个典型类的“冬季钓鱼”钓位的选择有相同之处,更有环境造成的不同之处。下边达奇就这个问题简单说说:1,冰钓的钓位,即冰洞的选位,这个根据不同的水域和场所常见的建议是:老冰洞(具有溶氧量高、升温快、底部有饵料积存等优势)气温低选深水;气温高选浅冰。
(这是根据底层水温和溶氧量为主而来的,这也是冰钓选点的根本)2,大棚冬季的钓位选择,首先观察取暖方式。北方的大棚,大多数都有取暖设施,即,暖气甚至炉火。这些取暖设施的位置,可能直接导致某些部位的水体升温快甚至温度高,这类钓点,常规是冬钓的好位置。没有取暖设施的大棚,可尝试不同程度和方位的“扎边”和找深的位置、柱子等结构的基础部位,
因为此时的岸边(构造物)和深底往往是比水体温度高的,热的传导会导致接近的水体有相对高一些的水温。一些取暖设施偏高或者靠采光板升高室温的地方,鱼往往会出现趋温的起浮,单纯趋温起浮的鱼,有进食欲望,饵料送到近前,还是会吃食的。这种情况,可以针对性调整钓法,“追钓”趋温起浮的鱼,3,明水。冬季水温低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包括一些南方地区,冬季的一些时段也是一年中水温最低的时候,
所以明水钓鱼也是要本着鱼趋温、趋氧的天性来考虑。根据水流、阳光方向、水下环境、障碍物等综合考量,所以这方面才有一个水域熟悉程度和老钓友经验形成的优势,总之,只要水温够低。想办法找到和发现水温相对较高的区域(包括溶氧),往往就等于找到了鱼,另外还要记住,出现鱼的趋温、趋氧、甚至水质不适的情况,鱼常见不是能简单“诱”来的。
2、冬天光水面怎么找鱼窝?
1.向阳背风而且杂草丛生,水深1.5米——2.5米左右的地方肯定有鱼,遇到这样的地方一定不要放过,2.因为温度低水凉,鱼口开的晚,不能光守在一个窝子里钓,我一般冬天出去野钓,都是在枯草边多打几个窝子,轮回着钓,钓完一个窝子转移之前一定要先补补窝聚聚鱼。3.饵料我们山东这边冬天就用红虫,鱼口好,少挂几条红虫,鱼口不好就用红虫夹做一个红虫团,打窝子,我喜欢用九一八腥香掺着红虫打里(母虫,因为便宜只能用来打窝),
4.鱼钩,我个人喜欢用红袖5-6-7号,鱼线1号主线,0.5号脑线,芦苇硬尾漂(信号反馈清晰,适合鱼口弱的时候用,软尾适合闹窝的时候用)。5.装备不需要太多,冬天钓鱼不跟夏天季节一样,啥都得带着,我冬天在这边就带一个大马扎,一把鱼竿,鱼食,架杆就ok了,况且鱼口不太好的时候,得多起来运动运动,最重要的是经常换钓位,东西多了麻烦,
3、冬季下雨时,野钓如何选钓位?
经过长期实践和网上钓友的经验看,冬季出太阳反而不好钓鱼,阴天温度恒定是出钓的好时机。如果是小雨天气也不错,前提是气温别突然下降得太多,影响渔情的核心因素,按优先级应该是:1.气压2.环境3.钓位4.窝料饵料气压。气压决定溶氧量,高溶氧的水域鱼儿活跃,低溶氧量的水域鱼浮上水面,对饵料漠不关心,
气温骤升骤降导致气压变化剧烈,鱼开口的时机难于把握。下雨前气压下降,下雨时气压上升,且雨水带来了新鲜的溶氧水,这个时候鱼儿更为活跃,环境,通过水下相机的拍摄看得出,鱼儿是非常小心的,尤其是大鱼,对于饵料也是吃一两口就走,待会儿再回来吃,所以让鱼儿有安全感的环境更容易上鱼,比如筏钓,在十几米深的水里,远离岸边,不容易收到人类信号,大鱼更容易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