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说湖北人的精明,会算计,尤其是这几个地方人的厉害。徐寿辉部下的明玉珍一部攻入四川,并且在四川称雄,明玉珍是湖北随州人,他的部队大部分都是湖北人,等他在四川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称王之后,不少湖北的难民蜂拥而至,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湖北人入川。
1、你有没有接触过湖北人?湖北人在你印象里怎样的?为什么?
有一句俗语:“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说的就是湖北人。指湖北人聪明,难以对付,湖北人自己也有一说:“奸黄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三个汉川佬,敌不了一个天门苕。”意思是说湖北人的精明,会算计,尤其是这几个地方人的厉害,实际上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古时,湖北就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在近代,黄冈是著名的将军县,天门是有名的“侨乡”、“状元县”。
2、有人说四川方言和湖北黄冈(麻城一带)的方言比较像,为什么?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约600字,阅读需2分)方言是历史文化的突出表现,因此方言相似的地方,毫无疑问,在文化上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人注意到四川方言与湖北黄冈地区的方言,不仅很多发音相似,并且有不少的俗语都是通用的,更能说明这两地之间有文化方面你的关联。一个最直接的解释就是,在历史上,两地有过移民往来,
而最大的可能,就是湖北黄冈迁往四川。这就是历史上出名的“湖广迁四川”大规模的“湖广迁四川”在历史上有两次,一次是在元末明初。元代末年,战火四起,元军久攻四川不下,因此每攻下一地,就屠城立威,“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格者,必尽屠之。”造成四川人口锐减,徐寿辉部下的明玉珍一部攻入四川,并且在四川称雄,明玉珍是湖北随州人,他的部队大部分都是湖北人,等他在四川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称王之后,不少湖北的难民蜂拥而至,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湖北人入川。
正如当时人记:“元季大乱,湖湘之人往往相携入蜀”,第二次“湖广迁四川”的高潮是在明末清初。“张献忠屠蜀”的说法,大家都不陌生,不过这个说法值得慎思,张献忠这个地方一霸,只能尽可能的维护好地方的人口与发展,像刘皇叔一样爱民,才是割据政权正常的表现,屠蜀而令自己成光杆司令,用脚趾头想都不可能。最有可能的是清人污蔑张献忠,掩盖其铁蹄蹂躏蜀中之事,
蜀地经此战乱,又一次人口锐减,清初为了发展农业,鼓励周边省份迁入四川。湖广是最大的人口迁出地,有学者根据《光绪广安州新志》中移民记载而统计出:“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正是这一次大规模的“湖广迁四川”,使得四川的方言,带上了湖广的味道。这也正是题中所言:四川方言和湖北黄冈(麻城一带)的方言比较像的重要原因,
3、黄冈在湖北是一个什么地位,发展潜力如何?
黄冈是有潜力成为湖北第四城的城市!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辖七县(团风县、浠水县、红安县、黄梅县、蕲春县、英山县、罗田县)、二市(武穴市、麻城市)、两区(黄州区和龙感湖县级管理区);总面积17453平方千米;2018年全市总人口750万人。黄冈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冈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等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此外还有国家主席李先念、代主席董必武等政治人物,黄冈交通发达,境内依傍一条黄金水道(长江),紧邻两座机场(武汉天河机场、九江机场),贯通四条铁路(京九铁路、合九铁路、京广联接线、沪汉蓉快速铁路),飞架四座长江大桥(鄂黄大桥、黄石大桥、九江大桥、鄂东大桥),纵横五条高速公路(沪蓉高速、黄小高速、江北高等级公路、武英高速、大广高速),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