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告诉你们闽南人可以说是中原人南迁祖籍是河南光州(如今信阳东南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息县新县淮滨)但是跟现在的光州地区人没任何关联,因为李自成当初对光州屠城几乎没人了后来我们的祖先绝大多都是江西九江吉安兴国一带移民到现在的信阳地区所以闽南语没人会讲…另外很多闽南人不一定相信祖谱个人认为当初中原人象征着贵族身份当地很多少数名族也极有可能说自己也来自中原(比如现在的北京人身份给人感觉高大上一点)。
1、为什么闽南语人,都是来自于河南光州固始县(河南信阳)?
2、怎样评价信阳人?
信阳人不说“中“,讲的是“不正宗”的接近普通话的河南话,信阳属于地级市,下辖九县一市,方言各异,融会贯通;主食米饭,早餐习惯吃改良后的热干面,一年水稻,小麦两季,森林覆盖率高,水路纵横,山清水秀,宜居城市,生活慢节奏;信阳人会吃,好吃,讲究排面,骨子里有种傲气,不卑不亢,热情讲义气,爱憎分明,信阳以旅游,特色农产品为主,交通便利,九省通衢。
3、闽南语和河南信阳有什么渊源?
闽南人是生活在福建的汉族的一个民系,他们说着闽南语,外地人一般很难听懂闽南语,而河南人一般认为就是生活着中原大地上的汉族,随着民族大融合的发展,如今河南已经有很多民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如果硬要说来自福建的闽南人和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河南人有什么联系的话,估计就是都是中国人了,如今竟然有研究表明闽南人都是古代的河南人,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最早在晋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中原人为了躲避战祸,拖家携口来到福建定居,在无名江边居住下来,为了表明自己是晋人,将无名江命名为晋江,这也是晋江的由来了。
后来到了唐末及五代十国时期,福建正式迎来了移民的另一高潮,大量的中原人南下为闽南话带来了新的古汉语口音,这次移民浪潮也促使了闽南话的分化,到了宋朝年间,南宋衰微,皇室偏安一隅,原来的都城汴梁都已经尽皆沦陷。而原来的中原大地就成为了金朝的领土,原来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汉人很多都被金人掳掠去了北边,有一部分就南下避战乱,到达了福建。
随着近代姓氏研究的兴起,发现闽南地区百分之八十的姓氏都是来源于中原大地,而在闽南地区,很多闽南人客家人都还有着郡望堂号,颍川衍派、延陵衍派等,这些都是古代中原的郡望堂号,而现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没有郡望堂号,这也是表明了闽南人是古代的中原人,闽南话又被称为“河洛话”,原来是为了纪念这种方言是诞生在黄河和洛水一带,这一简称也暗示了闽南话其实可能来自于中原地区。
4、河南、河北、山东和安徽人的一部分祖先,是来自山西大槐树吗?有何历史依据吗?
相信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山西大槐树,尤其是生活在河南、河北、山东和安徽的人。可以说这些地方的祖先,大部分都是来自山西大槐树,为什么这么说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元末的那一场席卷中原各地的自然灾害了。在元朝末年的时候,中原地区发生了自然灾害,很多百姓没有吃的,当时的元朝政府没有救济的能力,
于是,就发生了人间最惨无人道的一幕。很多人因为缺少粮食都饿死了,一般只要发生自然灾害,就会伴随着瘟疫的发生,因为瘟疫的发生,又夺走了一部分人的性命,我们都知道家在安徽的朱元璋,家里十几口人,几乎都是死在了这次灾难中,朱元璋家的状况就是当时的一个缩影。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家庭,都早到了严重性的破坏,妻离子散,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