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政府总是希望多来点人,只能说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人就是深圳的主人。不是深圳人,谁心里都有杆称,【大部分人离真正的深圳人差的太远了】当有人跟我说“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时,我真的很伤感,我来到深圳已经快十年了,还没有体会到深圳人的感觉,如果有人问你你不是深圳户口怎么会是深圳人呢,实话告诉你。
1、深圳标语:(来了,就是深圳人)大家觉得是不是在讽刺人?
【大部分人离真正的深圳人差的太远了】当有人跟我说“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时,我真的很伤感,我来到深圳已经快十年了,还没有体会到深圳人的感觉,如果有人问你说,你不是深圳户口怎么会是深圳人呢,实话告诉你:我就是深圳户口,但就是没有深圳人的感觉。深圳的房价十几万,对于一个在深圳打工的工薪阶层来说永远只是一个梦想,即使租房还得面临年年涨房租的压力,在深圳有钱人挥金如土,没钱人省吃俭用,
说实话,有多少所谓的深圳人没有一点家的感觉,到处漂泊流浪的,走到深圳哪个角落都是巨大的生存压力,甚至连深圳的空气都是那么的昂贵。确实,在深圳连空气都感觉不是你的,谈什么深圳人,虽然这座城市不排外,但是压力、快节奏的生活让人无法呼吸,所以说大部分来了深圳的人,并没有真正感觉到“来了,就是深圳人”。真的差距太远了,
2、为啥有人说深圳是一座没有乡亲的城市,深圳人是怎么让别人一眼看出是深圳人的?
深圳与我而言,是个又爱又恨的地方,待着不快乐,走了会想念,还会再回来的一个地方。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语言统一,都讲普通话,本地人出门也是基本自觉普通话,特征二,大家都是外地人,谁都敬着谁,谁也不怕谁,据我去过北上广深的经验来看,深圳是最不排外,也是包容性最强的城市,没有之一,哪怕我老家38线县城,很多人对外地人都没对本地人客气,就像买东西,本地口音问一个价,外地口音又是一个价,这事在深圳极少。
三呢,就是深圳生活成本高,如果一个劳动力上班,有幸一家人都在深圳的,太少太少了,就是两口子都工作,敢把孩子放在深圳养的有质量,也都是高收入人群,还能把父母接来养老的,更是少之又少,第四,身边的同事,五湖四海的朋友,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人走茶凉,关系再铁,各自离开后,要不了几年,因为太少见面没有共同圈子等原因,都会相忘于江湖,所以不敢投入太多感情。
3、都说来了都是深圳人,你认为自己是深圳人?还是过路人??
这要看自已怎么理解,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我认为,来了都是深圳人其实是一句客套话。毕竟政府总是希望多来点人,只能说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人就是深圳的主人,说是深圳人,目的让大家有种亲切感归属感而已。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职业的人为之挥洒汗水,其实是不是深圳人,谁心里都有杆称。真正意义的深圳人,应该要入户藉有住房,有社保有医保,能享受政府各种福利待遇,
4、深圳本地人是广府人,还是客家人呢?
深圳没山,体现不了传统,你说原居民是什么好。他们是后期搬过来大量生孩子的,造成的如果你说原居民,看你那个时间段来分跟定义,下面是明清势力分布图,广府在本地人不存在这个概念,我也不知道谁命名的,在只有在上海,客家,潮汕人心中才有强势地位,其他国内很少看到,其实广府是指西江文化,指差不多语言,文化,习俗的一类人,核心区域就广肇俩府地方,好难被客家人同化,就算客家人,闽搬再多过来他们依旧保持自己文化,甚至起冲突,其他范围看就看辐射了,惠州有自己的原居民,只不过不受广府重视,没人搬过去,同时客家人大量过来后生孩子,变成粤客混合区,后来就直接变客家人地盘了,再下一步向深圳少人地区渗透,之前他有向广肇府地区渗透,最后搞矛盾被打败,跑了别的地方了,形成现在局面,还有你们不用担心客家人,他只有有机会一定主动介绍自己是客家人,不用你们捕风捉影去证明,如果一个人活了几十年都没没跟人提到自己是客家人,那么他一定不是客家人,他那个观念是他亲父亲培养的,他不会受环境影响,客家人有自己的文化,跟语言,粤有粤语,粤文化简称岭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