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南阳城北的达士营村就是蒙元军队在南阳屯田的遗迹。南阳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世界级的历史名人,南阳五圣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山西移民即俗称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构成了明清近现代南阳地区汉族人的主体,南阳的蒙古族,回族则多是残留的元朝蒙古色目屯田军后裔,一百多年的惨烈战祸导致宋金时期的南阳土著居民几乎灭绝。
1、中国的“回族”来自哪里?
中国的回族起源于唐朝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来到唐朝,当时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大多为阿拉伯商人,他们是清一色的男人,百分之百没有一个女人是肯定的,为什么?伊斯兰宗教的原因和路途遥远的原因,这些人娶汉族女子为妻,再后来阿拉伯和波斯传教士让很多人皈依了伊斯兰教,所以回族百今之九十五的血统为汉族血统,至于元朝可以说与回族垮不上边的,现在的东乡族确实是在元朝皈依的伊斯兰教行成的,我是标准的宁夏回族。
2、你去过南阳吗?你觉得南阳怎么样?
对河南南阳的印象可以用以下四个词来概括:地盘大、人多、环境佳、名人多地盘大在河南18地市里,南阳的地盘最大,河南的面积是16.7万平方千米,南阳占了2.66万,八分之一还要多点。人多截至2016年末,南阳市全市年末总人口1010.75万人,常住人口863.40万人,全市共有回族、蒙古族、满族等43个少数民族,其总人口26.4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4%,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1/5强,在全省17个地市中占首位。
环境好南阳北依秦岭、伏牛山,西界大巴山、武当山,东有桐柏山、大别山,三面环山,中间形成了近三万平方公里的马蹄形盆地,地理学上称之为“南阳盆地”,南阳矿产资源丰饶:河南油田地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新疆自治区、河南省南阳、驻马店、平顶山等多省市,位于河南省的部分主要分布在桐柏、唐河、新野等8县境内。桐柏县的天然碱储量达8514万吨,储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南召的辛夷、西峡山的茱萸与天麻等10个产地发展成了中药材基地。南阳域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水储量及人均水量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南水北调工程从南阳到北京,滋润亿万北方人民。名人多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年的建城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南阳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世界级的历史名人,南阳五圣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
3、南阳为什么划分到河南省?
现在河南湖北在南阳市一段的省界,其实就是1142年宋金绍兴和议后的国界,南宋与金国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但金国为了取得一定的战略优势,专门要求赵构割让唐邓二州(今南阳市一带,唐州治所在唐河县,邓州治所在今邓州市,今天的南阳市区则是邓州治下的南阳县,1226~1271年间为申州)。1226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去世,留下遗嘱要蒙古大军联合南宋,绕过金国重兵防守的凤翔,潼关,渡汉水,穿过唐邓二州,直捣金国南京开封,
1232年成吉思汗第四子元睿宗拖雷率四万蒙古军,按照成吉思汗规划的路线,借道南宋攻打邓州。守卫邓州的金将完颜合达听闻元太宗窝阔台的蒙古军主力渡过黄河威胁开封,紧急撤兵回防,十五万金军与拖雷四万蒙军在钧州(今许昌禹州市)三峰山大战,金军遭受极寒天气,军心动摇,全军覆没,金国丧失了最后一只主力军,不久就亡国了,
在此过程中,曾降蒙又叛蒙的金国汉人军阀武仙逃到南阳留山(今南召县留山镇),开仓放粮,招募军民十几万,割据一方,后被蒙古南宋夹击而败死。武仙属下金国南阳军民投奔南宋名将孟珙,剩下的百姓要么死于战火,要么被蒙古政权强制迁徙到洛阳一带,唐邓二州(今南阳市一带)成为蒙古与南宋的缓冲区,古人所谓瓯脱之地,千里无人烟。
后来蒙古将领口温不花,史天泽在唐邓地区大兴屯田,预备进攻南宋襄阳,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设立南阳府,统辖原金国唐邓汝裕嵩申六州之地,相当于今地级南阳市,平顶山市全部,三门峡洛阳漯河驻马店各一部。1267~1273年元宋襄阳大战期间,南阳府成为15万蒙军的后勤基地,据明修《元史》记载,直到元朝统一全国后很久的1312年,整个南阳府仅有百姓692户4893人,而蒙古色目屯田军人有4614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