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多少关于安徽城市、乡镇、乡村的地名由来、传说。“至德二年九月,(绥安县)改为广德,以县界广德故城为名”,安徽省广德市历史悠久,旅游文化极其丰富,境内许多名山见诸史料,然而历经沧海桑田,广德行政区划几经易改,单从一些历史资料记载广德山的情况来看,很难知道是当今什么位置。
1、广德境内这些山在哪个乡镇?
安徽省广德市历史悠久,旅游文化极其丰富,境内许多名山见诸史料,然而历经沧海桑田,广德行政区划几经易改,单从一些历史资料记载广德山的情况来看,很难知道是当今什么位置。下面小编从《广德州志》(清.周廣業、胡文銓)、《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列出几座山,大家看看是在如今广德境内哪个乡镇:五花岩山:在州北七十里,横列五峰,高三百余丈,
其相近者曰长乐洞,广数丈,深不可测。乾溪山:州东南三十里,峰峦叠出,卓立天外。一溪绕其下,白石齿齿,稍西为石云梯山,高百余丈,有阶级可升。竹山:州南五十里,叠嶂层峦,回环拱揖,松竹泉石,蔚然巨观。其并峙者曰方山,山势盘纡,山口有两峰对峙,若二桂然,石鼓山;在州东南五十里,昔时巅有巨石如鼓。其相近者曰石妇山,众山环绕,其中一峰独高,巅有石卓立,如妇人然,
岩头山:州西北四十里。两山屹立如关,中夹一溪,州境南山之水,皆会于此,而入建平县界,每遇巨潦,藉此以障湍流奔突之势。尖山:亦在州南七十里,众峰环绕,一峰如笔,清泉白石,最为佳胜,桐山:州南八十里,亦曰桐源山,一名白石山,桐水发源于此。金牛岭:州东北七十里,四面皆重山,中一峰,长亘十五里。图文编辑:徐厚冰本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立删,
2、你知道多少关于安徽城市、乡镇、乡村的地名由来和传说吗?
你知道多少关于安徽城市、乡镇、乡村的地名由来、传说?谢谢邀请,我来简单罗列一下安徽16个地市县的由来:首先看一下几张安徽的地图;安徽的地理和地貌比较丰富,从地质上安徽被淮河和长江分割成为三个自然区位。皖北是大面积平原,皖中是平原和山脉组成的丘陵地带,皖南是高山峻岭的山区,安徽的地名和和留来很多是根据地理区位而得名的,下面我们罗列一下:安徽各地地名的由来安徽安徽简称皖。
在我国东南,长江下游,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以巡抚驻所安庆府(今安庆市)和所辖徽州府(今歙县)首字命名。清置安徽省,简称皖,本是安庆府的别称,系春秋时皖国和两汉皖县故址而得名。合肥市合肥市:在安徽省中部,汉置合肥县。应劭曰:夏水出城文东南,至此与淮合,故曰合肥,郦道元云:按水派别无合注之理,“盖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
”据《通鉴地理通释》:淮水与肥水合,故曰合肥,案《尔雅》:“归异出同为肥。”谓所出同所归异也,肥水出县西南,紫蓬山、施水在县东,夏肥水亦名西肥河,在风台县西北,1949年设市。长丰县:在合肥市北,1964年置长丰县,因此县大部分原系寿县东部地区,历史上曾是寿县的长丰乡,故名。肥东县:在合肥市东部,
1949年以原合肥县东部地区置肥东县。因在合肥之东,故名,肥西县:在合肥市西南。1948年析合肥县地置肥西县,因位于合肥之西而得名,庐江县:在合肥市南。隋置庐江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庐江盖因旧郡而名。”巢湖市:在合肥市东南,唐置巢县。因古巢国为名,1983年改为巢湖市,因巢湖得名。淮南市淮南市:在安徽省中北部,
1951年设淮南市。因在淮河南岸,故名,凤台县:在安徽西北部,清雍正11年(1733年)设县,据《凤台县志》:“以县北之凤凰山,名县曰风台,”据《清一统志》:凤凰台“在寿州城南门之左,相传尝有凤凰至,因名”寿县:在合肥市西北。战国时为寿春邑,秦置寿春县,晋武帝时以避郑后讳改为寿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置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