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据可查深圳一词最早出现在1688年康熙朝时期。当然还有部分韦姓,估计在南宁靠越南一带也有些韦姓,本人推测这些应该是本地的韦姓,或者是韩信后代的这些吧,韦姓有几个来源一,古时候琢韦国,灭国以后这个国家老百姓以韦姓来纪念自己的国家,作为这个国家的后人,这个大概在北方中原一带吧,二,韩信后代改为韦姓隐居发展于广西广东一带,三,广西本地有些本地韦姓。
1、居住在深圳哪个省市的人最多?你是哪里人?
深圳是我国的一线城市,经济发达,2018年GDP已经达到24222亿元,超过香港,位居亚洲第五。最近,深圳又被赋予建设社会主义特色先行示范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深圳的人口吸引力非常的强,最近几年深圳的人口增量都位居全国第一。截止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282.83万,其中非户籍人口高达818万,仅次于上海,由此可见深圳的人口吸引力有多强,
那么居住在深圳的哪个省市最多?首先肯定是本省(除深圳以外)的人口最多,接近300万;其次是湖南人,接近200万;湖北、广西也有超过100万。分城市来看的话,排名前五的都来自广东,其中东莞、广州、惠州流入深圳的人口最多,外省中人口流入深圳最多的城市是重庆,武汉、长沙紧随其后,从地理位置来看,这几个省都是离广东比较近,现在外出打工,首选的还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理位置越近,吸引力就越强,因此人口流入深圳最多的省市基本都更靠近广东。
2、宝安和深圳在历史上是什么关系?深圳为什么叫深圳?
说到宝安和深圳的关系,就不能不提百多年前那段屈辱的历史,追溯太久远的历史已意义不大,我们还是将时间线从水深火热,战乱不断的大清国说起吧。历史上的宝安县据有据可考的历史,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初设宝安县,公元757年唐时,改名东莞县,直至大明1573年万历年间,又由东莞县分出新安县。划定的新安县便是日后的宝安县和香港的地域范围,
近代史上的新安县时间来到19世纪中期,此时的新安县早已改旗易帜,归属于大清十三布政使司之一的广东行省广州府。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7月,英国水兵在尖沙咀打死村民,先后爆发的两件事促成了中英不可调和的矛盾。林则徐下令禁停止一切贸易往来,英国人则认为大清官方侵犯了他们神圣的私有财产,虽然是鸦片,还迫害了英王陛下的臣民,
于是战争爆发了。从1840年到1842年,持续了两年鸦片战争结束,战果就是大清被迫签定了屈辱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后面的几十年间大清龙旗始终威武不起来,边打边赔,直至将整个香港割让完,1842年8月29日-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10月18日-割让九龙给英国1898年7月1日-英国租借新界,期限99年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开始,广州府新安县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便一分为二,划界而治,一边是英属香港,一边是少了半截的大清新安县。
此后数十年间,由于各自选择的道路不同,两兄弟差距越拉越大,直至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快结束时,终于完成对了离家兄弟的超越......1866年5月的新安县地图1911年10月,少了半截的新安县又一次改旗易帜,归属民国政府,1914年,为了区分河南省新安县,广东省新安县沿用旧名改回宝安县。当代史上的宝安县建国后-至1979年间,宝安县一直归属于惠阳专区(地区),期间曾短暂划归佛山专区,
1979年1月23日,广东省正式将宝安县改名为深圳市1979年3月5日,国家正式设立深圳市1979年11月26日,深圳市成为地区市,宣告正式脱离惠阳1980年8月26日是,深圳特区正式成立1981年3月,升级为副省级城市1988年11月,成为计划单列市......在1866年的地图上,其实已有深圳一词的出现了,大概位置也就是现今的东门区域。
有据可查深圳一词最早出现在1688年康熙朝时期,由于深圳靠近深港界河,名字其意是指一条深水河沟。原深圳靠近广九铁路,铁路两边自发聚集形成墟市(集市),通商买卖,成为深港两地居民重要的通商渠道,1949年照片上的深圳墟三字清晰可见,其中深圳墟由于紧邻广九铁路与罗湖口岸,人口聚居较多,工商业兴旺,使其成为宝安县墟镇中发展规模最大最繁华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