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钩上没有了饵料真的就没有鱼咬钩吗。绝大多数钓友认为,只有钩子上有饵,鱼才会咬钩,因此要求饵料的附钩性要好,饵料应该能够长时间的附着在钩上,鱼吃口一向都是咬几口才一口吃进嘴里,前面几口不要马上起杆,如果没打中,鱼就吓跑了,要等瞟相慢慢轻协到水层内部,才可以起杆。
1、猪肝钓鱼怎么挂钩??
猪肝鸡肝钓鱼,一般都是钓有牙齿的凶猛鱼类,我们钓得最多的是鲶鱼,其他的黄辣丁叉尾江皇也钓起过,只是像甲鱼只听说过,至今还未钓得。关于挂钩的问题,用手竿钓时,只要将猪肝切成条状,用钩从中穿过两次即可,用串钩钓时也是一样的穿法,也不容易脱落,另外,还可以用钓花白鲢鱼的水怪笼来浮钓,这个更容易上鱼,先把笼子里装满猪肝,外面的钩子再接钓手竿的挂法挂上就行,一般比手竿和串钩更吸引鱼,只是比较麻烦点,
2、螺蛳肉钓鱼怎么挂钩?
这位钓鱼问的问题:“螺蛳肉钓鱼怎么挂钩”?这么说吧,首先先去河边挑选出活体的螺蛳,然后准备一把工具“尖嘴钳子”预备使用。其次打穿螺蛳的紧缩尾部,尾部的位置打穿口子2mm的壳子,因为可以尾部打的太小的话,螺蛳的分泌液气味太小,大鱼的嗅觉很难嗅到,吸引大鱼会时间过长,1螺蛳尾部也不能剪的过大,螺蛳受伤严重会很快的死亡,分泌液就很快的停止分泌,剪开壳子2mm大小恰到好处,2把螺丝背部轻轻敲碎,这样诱鱼的效果更加有利鱼的吃口,抓口就会幅度大一些3(挂钩如何挂)?这就简单多了,挂在螺蛳头的口子里,钩子必须外露,不然鱼觅食的时候很容易脱钩,这样就失去了一次中大鱼的机会,也许还会产生鱼群被吓跑。
4钓鱼之前需要找个大鱼活动的位置,比如有水草的地方,水底有竹子,或者鱼腥重的味道的位置,也可以用螺丝打个窝,或者用窝料,5钓鱼之前需要找好钓点,然后准备道具的时候必须声音动作小点,大鱼很机敏、胆小的,听到有声响,特别是声音过大,大鱼就警惕性特强,打的窝点都很难以等到一个鱼口,这样就得不偿失了。6大鱼吃口一向都是咬几口才一口吃进嘴里,前面几口不要马上起杆,如果没打中,鱼就吓跑了,要等瞟相慢慢轻协到水层内部,才可以起杆,
3、鱼饵怎么挂钩不掉?
鱼饵不掉简单来说就是增加鱼饵的附钩性:鱼饵附钩性又被称为持钩性是指饵料能够保留在鱼钩上的能力。雾化性和溶散性快的饵料一般来说其附钩性相对较差,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拉丝粉使饵料中形成网状纤维达到使饵料既有一定的雾化性、溶散性又有一定附钩性的目的。绝大多数钓友认为,只有钩子上有饵,鱼才会咬钩,因此要求饵料的附钩性要好,饵料应该能够长时间的附着在钩上,
这样的想法表面上看起来是没有问题的,但钩子上应该残留多少饵料合适?鱼钩上没有了饵料真的就没有鱼咬钩吗?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很好的解释。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抛竿炸弹钩钓法的糟饵入水后很快就溶散,钩子被饵料埋在里面,钩子上并没有再挂其他饵料,但鱼在吸食糟饵碎屑时可以将钩误吸入口而中钩;浮钓鲢鱼的飞钩或水雷钓组的钩子都在饵外,鲢鱼滤食饵料同样可以被钩挂住。
这些事实都说明饵料的附钩性并不是上鱼的绝对条件,现代悬坠钓法讲究的是诱钓统一的技法,只强调饵料的附钩性而忽视了饵料诱鱼作用的观点是行不通的!有见于此,我认为饵料的附钩性应该根据鱼情的需要同雾化性和溶散性有机的统一起来,这样才能通过部分雾化或溶散饵料的“诱”达到钩上残留饵料“钓”的目的,就好比极具特色的传统包食钓法,正是靠外层大量松散的包食才能够逐渐吸引鱼去吞包食中间的饵钩。
用悬坠钓法攻大鱼也应该从中得到启发,通过调整饵料的溶散性和钓组的灵敏度也可以使带有一些残留饵的钩子藏在一小堆化散的饵渣中间,达到欺骗大鱼上钩的目的,至于怎样调整饵料的附钩性,我们参照怎样调整饵料的雾化性、溶散性就可以得出答案,简单的做法就是加些拉丝粉饵料的持钩性会增加,如果配制的饵料里面本身含有拉丝粉的成分,配好饵料之后多揉打几次饵料就会变的粘一些持钩性就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