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随着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些地主、商人相继投资路矿,回收路矿运动的物质力量得到加强,路矿回收运动逐渐发展起来,因此引来了四川各界尤其是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清政府为什么要收回路权,保路运动,又称“铁路潮”,保路运动又称铁路走向。
保路运动又称铁路走向。1910年,英、法、德、美银行集团强迫清政府订立修路借款合同。1911年5月9日,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鼓动下,清廷宣布“国营铁路”政策,将早已由商业企业经营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四川修建铁路的股本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民,农民购买的股份占很大比重。清政府颁布“国营铁路”政策后,拒绝归还四川的股本。因此引来了四川各界尤其是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保路 运动。
保路运动,又称“铁路潮”。1911年5月,清政府将本来属于民间的川汉、粤汉铁路的筑路权据为“国有”,立即卖给英、法、德、美等国的银行集团,引起湘、鄂、粤、川等省民众的强烈反对,并掀起保路。运动在四川省尤为激烈,那里保路同志会相继组织起来,立宪派的蒲殿军、罗伦当选会长、副会长,目的是“毁约保路”,参加人数达10万人。清政府下令镇压。9月7日,四川巡抚赵尔丰逮捕了罗伦、蒲殿军等。保路,并枪杀了数百名上访群众。第二天,他下令解散所有保路同志会。激起了四川人民更大的愤怒,到处砸电线,沿途设卡,断公函。由龙明鉴、王天杰等人在同盟会组织,掀起武装暴动,将保路 运动推向高潮,成为武昌起义的前兆。
3、 保路 运动:清政府为什么收回路权,看历史保路运动:清政府为什么要收回路权?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后,掠夺铁路建设权和采矿权成为其侵略中国的主要内容。腐败败亡的清政府根本无力维护国家主权,中国大量的路权、采矿权落入外国列强手中,当时的先进人物普遍认为,帝国主义一旦掌握了中国的铁路和矿山,就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20世纪初,随着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些地主、商人相继投资路矿,回收路矿运动的物质力量得到加强,路矿回收运动逐渐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