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我国的海军博物馆里找不到本国建造的二战时期军舰,却可以参观到外国海军退役的二战时期军舰。比如在我国青岛的海军博物馆里,就有可能找到二战时期的军舰,在我国的海军博物馆里找不到本国建造的二战军舰,想想也是历史的必然,今天是世界博物馆日,距今已有七八十年的高龄军舰很有可能出现在世界各地以舰艇为主题的博物馆中。
1、二战军舰在哪里能看?
现代人要想看到二战时期的军舰,恐怕只有一个去处,那就是博物馆。今天是世界博物馆日,距今已有七八十年的高龄军舰很有可能出现在世界各地以舰艇为主题的博物馆中,比如在我国青岛的海军博物馆里,就有可能找到二战时期的军舰。那里主要陈列的是新中国时期人民海军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逐渐更新换代退役下来的军舰,据说,这座海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长征一号”(舷号401),
“长征一号”研制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下水时间是1970年,因此还不能算作二战军舰。在我国的海军博物馆里找不到本国建造的二战军舰,想想也是历史的必然,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没有自己的海军工业,从北洋水师到国民党海军,所有军舰一概依靠外国进口。国民党败走台湾后,它的海军连同剩下的军舰也都逃到了台湾,如此一来,大陆的海军博物馆里又怎能会有二战时期的军舰呢?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从英国采购了一批军舰,这些舰艇都是英国海军参加二战之后淘汰下来的,可以被算作名副其实的二战时期军舰,这其中就包括后来起义的“重庆”号巡洋舰,
本来“重庆”号如果保存至今的话,很有可能会成为海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惜被国民党空军炸沉,打捞上来后又被整体拆除,舰上能搬走的设备用于充当军校教具,不能搬走的舰体用于充当水上宿舍,最终难觅踪迹。虽然在我国的海军博物馆里找不到本国建造的二战时期军舰,却可以参观到外国海军退役的二战时期军舰,这就是新中国政府1953年从苏联引进的07型驱逐舰,也就是中国海军“鞍山”号驱逐舰(舷号101)。
该舰满载排水量2500吨,长112米,宽10米,最大航速39.4节,舰上武器有:4门130毫米单管舰炮,2门76.2毫米34-K型高炮,2座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969年拆除鱼类发射管,安装2座双联装“上游”-1(SY-1)反舰导弹,射程90公里。鞍山舰于1954年入列,1992年退役,服役时间长达38年,航行10万多海里,是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军舰之一,
齐鲁大地不仅充满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更是凭借优异的区位优势,成为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强进动力之一,因此我国许多重要的军用舰艇都以山东地名命名,这里有可能是最全面的以山东地名命名的军舰统计(若有不足,欢迎补充),所以收藏本文就可以不再看其他的类似文章了。汇总时间就截止到2018年12月(未正式服役的不在统计之列):驱逐舰系列首先是曾为北海舰队主力的051型驱逐舰首舰“济南”号(舷号105),该舰已经于2007年11月3日正式退役,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052型导弹驱逐舰“青岛”号(舷号:113),该舰经过04年和11年两次升级,目前仍在服役,因为多次完成出访任务,被称为“外交明星舰”;052C型导弹驱逐舰“济南”号(舷号:152),2014年正式服役,该系列驱逐舰也是我国“中华神盾”舰的开端;052D型导弹驱逐舰“淄博”号(舷号:132),这型舰就不用多介绍了吧,目前现役驱逐舰的集大成之作,
(题外话,在132号052D定名之初,网络上曾盛传有南宁和拉萨两个首府城市竞争)。护卫舰系列054A型导弹护卫舰“烟台”号(舷号:538),该型驱逐舰是我国历史上技术最为成熟先进的护卫舰,被誉为“海军新青年”,“临沂”号(舷号:547),“潍坊”号(舷号:575),“滨州”号(舷号:515),“日照”号(舷号:598),“枣庄”号(舷号:542);056轻型护卫舰“威海”号(舷号:590),这型护卫舰的建造速度和建造量才是真正的“下饺子”,“菏泽”号(舷号:512),“聊城”号(舷号: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