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参公事业单位工资稳定就不说了。事业单位除了学校、医院等以外,一般都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参公”单位、“参公”人员,如果你的单位是办公室,那就没有关系了,现在机关单位上班的几乎都是大学生,交流起来不会有任何障碍,长期在汕头生活的话,还是要慢慢学点,毕竟你上个市场,吃个大排档什么的,有些东西用普通话不太能够表达清楚,特别是本地特产,有些我都不知道普通话该怎么说。
1、事业单位的工资这么低,为什么很少人跳槽去企业?
本人在体制内,回答一下。事业单位除了学校、医院等以外,一般都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参公”单位、“参公”人员,一、工资稳定,并逐年上涨。公务员、参公事业单位工资稳定就不说了,工资是由基本工资(特别低,1000左右)、住房补贴、职务津贴(一般称津补贴)组成,国务院对基层干部的待遇也做了规定,基本每两年调整一次工资基数,津补贴基本每年都会涨一点。
二、工资并不低,一般三四线城市,公务员、参公人员实发工资一般在3000到6000之间(应发工资还要高些),而这样的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一般2000以下,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2800左右,所以是在城市平均线以上的。同时还有精神文明奖、十三月工资等待遇,工资不低,但也绝不会发财,三、社会认同感高。也就是说出去“有面子”,中国官本位思想一时还难以根除,
四、想晋升有空间。公务员晋升还是有很多空间的,如果有报复,拼命努力工作有非常多的机会,现在上层对年轻干部、有作为的干部越来越重视。五、不干也很难被开除,虽然现在从严治党大背景下,喝茶看报的干部消失了,现在对“慵懒散”治理很严格,但任何单位“二八原则”还是有的,做的少的人待遇一点都不少,没有晋升欲望、也不想受累挣钱的人,在体制内还是有的。
六、不敢出去创业,环保、经济形势,创业的门槛越来越高,体制内人除了个别部门,平时很难积累创业经验,缺乏出去的勇气。其实,辞职创业的也是有的,跳槽的也有,我身边就有,但都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在体制内,而且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公务员跟企业员工一样,努力工作,对得起工资,对得起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自控大师。
2、考上汕头的事业单位,但是不会说潮汕话怎么办,会生活很不适应吗?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你,如果你考上的是窗口单位,你要认真学一下潮汕话,即使不会说,最起码要听得懂。窗口单位有时候会接待很多年纪比较大的人,他们不太会说普通话,你如果无法与他们沟通,会对工作带来不便,如果你的单位是办公室,那就没有关系了,现在机关单位上班的几乎都是大学生,交流起来不会有任何障碍,长期在汕头生活的话,还是要慢慢学点,毕竟你上个市场,吃个大排档什么的,有些东西用普通话不太能够表达清楚,特别是本地特产,有些我都不知道普通话该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