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南开区 >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18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依据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18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依据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17 10:08:58 编辑:天津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18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依据

居民和非居民纳税人定义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人,属于我国的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人,属于我国的非居民纳税人。 答案为D

18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依据

2,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是指按照各相关国家法律,依据住所、居所、总机构、注册地、实际管理中心或其他类似标准确定的,在各该国负有无限纳税责任的纳税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

3,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和征税对象有哪些如题 谢谢了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缴纳税款义务的个人。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十一类: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利、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记得采纳啊

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和征税对象有哪些如题 谢谢了

4,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什么

个人所得税是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管过程中,规范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有全额纳税的义务,必须要对其全部来自中国境内外的所得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人只对其来自中国的所得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提到了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因此我国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具体的费用根据地方来定,所缴纳的金额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其中5000元是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线,只有超过起征线的时候才需要缴税。正常情况下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应缴纳所得额是要减去社保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的,因为这两项是免税的。

5,简答题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哪两类

自然人和法人
您好,会计学堂邹老师为您解答 纳税义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2)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4)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欢迎点我的昵称-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
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6,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1)中国公民;(2)个体工商户;(3)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法根据国际惯例采用住所和时间两个标准,把纳税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两类,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  (一)居民纳税义务人  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其所取得的应纳税所得,无论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中国境外任何地方,都要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个人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义务人包括以下两大类:  1.在中国境内定居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侨民。但不包括虽具有中国国籍,却没有在中国大陆定居,而是侨居海外的华侨和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的同胞。  2.从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海外侨胞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这些人如果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离境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90日的,仍应被视为全年在中国境内居住,从而判定为居民纳税义务人。  现行税法中关于“中国境内”的概念,是指中国大陆地区,目前还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不符合居民纳税义务人判定标准(条件)的纳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即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实际上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没有在中国境内居住,或者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外籍人员、华侨或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7,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征税对象

1、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2、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你好!是如有疑问,请追问。

8,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哪些人

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1、个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投资者、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纳税义务人依据其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二、纳税人的义务有哪些1、纳税人有依法纳税的义务;2、纳税人有依照税法规定申请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注销税务登记的义务,并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不得转借、涂改、损毁、买卖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3、纳税人有按规定设置帐簿的义务;4、纳税人有按税法的规定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资料的义务。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办理的,需报经税务机关批准;5、纳税人有按照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限缴纳税款的义务;6、纳税人要按照税收法律与行政法规的规定保管和使用发票;7、纳税人欠缴税款需要出境的,应当在出境前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或者提供担保;8、纳税人要接受税务机关的税务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证明资料,不得拒绝、隐瞒;9、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纳税争议时,在纳税人缴纳税款及滞纳金或提供纳税担保后,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处罚决定或采取的税收保全措施、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10、扣缴义务人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的义务;11、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9,怎样理解个人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但有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外籍个人、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等。上述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一)居民纳税义务人:有住所或无住所居住满1年的个人:其所取得的应纳税所得,无论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中国境外,都要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2.所谓在境内居住满1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下同)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不扣减其在华居住的天数。(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无住所不居住或无住所居住不满1年: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10,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如何划分的各自承担何种纳税义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在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11,个人所得税有哪些纳税义务人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
以上三类加起来确实是所有人了,但这是以纳税义务人为前提,用来界定居民还是非居民纳税人用的概念。关键就是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不居住或无住所不满一年的人,这类人要有来源于境内的所得,才能被称作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所以这个概念就是说明了全世界人都可能成为纳税义务人,但非居民最终到底能不能算作纳税义务人,要看有没有所得来源于境内。

12,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征收范围怎么样

个人所得税为法律规定,自然人应向政府上缴的收入的一部分。各地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个人应纳税收入的定义和征收的百分比不尽相同,有时还分稿费收入、工资收入以及偶然所得(例如彩票中奖)等等情况分别纳税。那么具体哪些人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呢?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会计所得。   通常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
只要小规模纳税人雇佣员工,就要按个人所得税法计算员工工资薪金所得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金额,并于每月代扣代缴,申报。否则,要对企业处以少代扣代缴税款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07修订)第九条第三款的规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七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07修订)第六条 第二款的规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1、如果你是定期定额管理的个体工商业户,可以不用汇算清缴。 2、如果你是非定期定额管理的个体工商业户,属于查账征收的话,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和国家税务总局《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 国税发〔1997〕43号文件规定,你必须在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个体工商户,其个人所得税是按收入的2%交纳的.
文章TAG:个人所得税纳税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