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园景观设计要素
公园、广场绿地植物的配置应乔、灌、花、草相结合,以乔木为骨架,复层配置,栽植密度合理,物种丰富,植物种类不低于20种,公园绿地绿化面积占总面积不低于70%,绿化覆盖率不低于80%。绿地中植物种植以乔木为主,乔灌木种植面积比例不低于70%。林下不得裸露地表,配置地被植物或草坪。
2. 公园景观设计要素有哪些
我们国家非常重示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态发展建设。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园相继诞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养生的好场所。
尤其我家门前的公园,不但景观绿化优美,绿草如茵,各种各样的景观造型让人目不暇接。,此外还放置了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为人们锻炼身体提供方便。公园的名字也很大气,新时代主题公园。
3.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园路,指园林中的道路工程,包括园路布局、路面层结构和地面铺装等的设计。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园道路本身又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园路宽度一般为0.9~7.0米,园路应根据公园总体设计确定的路网及等级,进行园路宽度、平面和纵断面的线形以及结构设计。
4. 公园景观设计要素包括哪些
1.整体统一的原则
综合游乐型主题公园的整个设计操作流程,城市游乐型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必须注重整体性的原则。
2.地域性原则
首先从设计地区的人文景观和乡土的景观入手体现地域特征,根据设计师的综合考虑确定出设计方案。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游乐型主题公园是旅游资源、游憩、地域文化、娱乐、生态相结合,为后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游乐资源。
4.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游乐型主题公园的灵魂所在,创新也是游乐型主题公园的生命力。
5.突出主题的原则
游乐型主题公园要充分体现出他的游乐主题。
5. 公园景观设计要素包括哪几个方面
1、公园: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较完善的设施,兼具生态、美化等作用的绿地。
2、水体:公园内河、湖、池、塘、水库、湿地等天然水域和人工水景的统称。
3、雨水控制利用:对雨水进行强化入渗、收集回用、降低径流污染、调蓄排放处理措施的总称。
4、竖向控制:对公园内建设场地地形、各种设施、植物等的控制性高程的统筹安排以及与公园外高程的相互协调。
5、城市绿地: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绿化、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绿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五大类。
6、郁闭度:群植乔木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栽植地表面积之比。
7、季相:植物及植物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出的外观面貌。
8、种植设计:按植物地总体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发挥其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
9、古树名木: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本,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其他自然文化背景的树木。
10、驳岸:保护水体岸边的工程设施。
11、标高:以大地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算地面至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12、护坡:防止土体边坡变迁而设置的斜坡式防护工程。
13、挡土墙:防止土体边坡坍塌而修筑的墙体。
14、汀步:在水中放置可让人步行过河的步石。
15、园林建筑:在城市绿地内,既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又具有观赏价值,成为绿地景观构成要素的建筑。
16、园林小品:园林中供休息、装饰、景观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设施。
17、绿墙:用枝叶茂密的植物或植物构架,形成高于人视线的园林设施。
18、假山:用土、石等材料,以造景或登高览胜为目的,人工建造的模仿自然山景的构筑物。
19、塑石:用人工材料塑造成的仿真山石。
20、标识:绿地中设置的标志牌、指示牌、警示牌、说明牌、导游图等。
21、亲水平台:设置于湖滨、河岸、水际,贴近水面并可供游人亲近水体、观景、戏水的单级或多级平台。
22、湿塘:用来调蓄雨水并具有生态净化功能的天然或人工水塘,雨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23、雨水湿地: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达到对径流雨水水质和洪峰流量控制目的的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