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当年勾践的女儿嫁给了楚昭王,生的儿子后来做了楚惠王,这把宝剑很可能是当时的陪嫁,后来传给了江陵楚墓的墓主人。据说围观的农民听说挖出了宝剑,凑上前看得时候忍不住用手摸了下青铜剑,手就被瞬间划破了,65年12月25日,在湖北江陵发掘的两座楚墓中的一座内发现了一把锋利无比的青铜古剑。
1、信阳楚墓出土的宝剑,主人是谁?有何依据?
2016年12月初,信阳城阳城址18号战国楚墓曾因在墓内随葬的陶鼎中发现牛骨头而引发关注,也被网友称为“牛肉汤大墓”。12月19日,其保存相对完好的内棺被整体打包,移入城阳城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的实验室内,经过考古专家和科技人员的前期检测和准备,内棺2016年12月30日被打开后发现一把古剑,虽然剑鞘沾满泥土,但当它被小心翼翼地拔开后立刻显出凛凛寒光,跨越2000多年仍然锃亮无比,十分锋利,让现场考古人员无比震撼,
2、古时候的宝刀宝剑真的可以削铁如泥吗?
任何一个时代的兵器都代表着当时工业技术的最高领域,我国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就代表着冷兵器时代的最高锻造技术。“越王勾践剑”虽然距离现代已经过去两千余年了,但据说它依然锋利无比,一刀下去能轻松锯开一米高的白纸,真可谓是“削铁如泥”,它的锻造工艺和方法,时至都还是一个谜,就算是现在的技术也难以达到当时的水平,我们不得不为当时祖先们的聪明才智而感到折服。
3、“越王勾践剑”为什么埋了2000多年,出土后还锋利无比呢?
1965年12月25日,在湖北江陵发掘的两座楚墓中的一座内发现了一把锋利无比的青铜古剑,这把剑有多锋利呢?当时有人做过实验,一次性可划破26层纸。这把宝剑在出土时是插在木制剑鞘中的,当把青铜剑从剑鞘中抽出时,寒光一现,谁也没料想到这把宝剑居然光洁如新,据说围观的农民听说挖出了宝剑,凑上前看得时候忍不住用手摸了下青铜剑,手就被瞬间划破了。
这样一把稀世宝剑是谁的呢?在宝剑的剑身一面铸有两行鸟篆铭文:(此处省去8个字),但是谁也看不懂。于是便请专家们来辨认剑身上的文字,这一鉴别不得了,居然是大家都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这把剑的主人便是越王勾践,原来,剑身上的8字铭文为:“越王【鸠浅】自作用剑”,器碎铭文,因此这把剑就被定名为“越王勾践剑”了。
有些人或许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一座楚墓中会出现越王剑,因为当年勾践的女儿嫁给了楚昭王,生的儿子后来做了楚惠王,这把宝剑很可能是当时的陪嫁,后来传给了江陵楚墓的墓主人。剑长55.7厘米,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剑格的正面镶嵌有蓝色玻璃,背面镶嵌着绿松石。绿松石在古代中国很常见,但是早期玻璃却是非常罕见的,所以,剑身上镶嵌的玻璃同样为越王勾践剑增色不少,
越王勾践剑之所以被称作是国宝,除了名人效应,便是由于它的制作工艺。越王勾践剑的刃部含锡高,硬度大,使剑非常锋利,花纹处含硫高,硫化铜可以防止锈蚀,以保持花纹的艳丽,但是,越王勾践剑也并非完全就是原样,也是氧化、被锈蚀了。据推断,剑最初的颜色应该是银白色的,越王勾践剑复原图古代的青铜器,主要是铜与锡的合金。
在湿润的空气下会氧化生成铜锈,这是很自然的化学反应,越王勾践青铜剑的主要成份有铜、锡、铅、铁和硫等,铜锡配比很合理,但这都不是越王勾践剑为什么在地下埋了2000多年都还锋利无比的原因。越王勾践剑的制作工艺固然非常高超,但是,不吹不踩,它之所以能光洁如新的真正原因其实与当时的埋葬环境关系更密切一些,这座楚墓建在一片平坦的岗地上,地下水位很高,所以,这把宝剑很可能在入土不久就长期浸泡在水中,隔绝了氧气。
4、「越王勾践剑」为什么在湖北荆州出土?真的是送给楚国的陪嫁么?
1965年越王句践剑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这件出土文物随后可就出了大名,直到如今,它也陈列于湖北省博物馆当中,而且旁边就是句践老冤家吴王夫差用过一把矛头,它的名气之所以这么大,首先是因为它的主人,句践,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出名。第二,这把剑出土时,依然锋利,而且寒光凛冽,历时两千余年,竟然毫不锈蚀的痕迹,使得人们十分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