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的发展空间无疑是最大的,不过一座城市的发展不可忽视人的因素,因此拥有八百万人口的湛江与拥有五百五十万人口的汕头同样具有较高的成长性。深圳之所以发展的最好,天时地利人和全占齐了,汕头是广东省三个经济特区之一,深圳发展快,吸引了不少汕头人前往发展;厦门是福建省的唯一经济特区,又靠近台湾省,易吸引台湾人的投资,因而发展快。
1、汕头的哪个地区经济最好?
承接2016年汕头经济增长(GDP比增)在全省排名靠前的可喜成绩,2017年汕头经济进一步增长提速,取得四个第一:GDP增长9.2%,全省第一;投资增长27.0%,全省第一;社零增长11.1%,全省第一;服务业增长10.4%,全省第一;这是各区、县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交出的答卷。其中各区县生产总值如下:金平区354.08亿元(排名第一)龙湖区255.00亿元濠江区24.71亿元潮南区287.10亿元潮阳区283.40亿元澄海区318.00亿元南澳县14.70亿元做为广东省副中心城市,粤东中心城市的汕头市,正在以特区应有速度,抓创文、促发展、学先进、急起直追,
2、汕头和厦门,哪里发展更好呢?
汕头和厦门,同是特区,起步时差不多水平。但是,几十年后的今天,厦门发展比汕头好,这是我作为一个普通汕头市人的看法,我曾经到厦门旅游,雖则是走马观花,也觉得赞叹:厦门不只新区蓬蓬勃勃发展,而且老区唤然一新――旧貌换新颜!这引起我的反复思考:1.作为经济特区,汕头格局小,起步时只划龙湖区为特区,“船上看郊区,越看越好看”,用小农经济的思维发展经济,尽管发展快,但格局太小了。
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才把特区扩至全汕头,必然发展不如厦门。厦门作为经济特区,一开始就格局大,老区与新区同步发展,统筹兼顾,领导有方,因而发展快,2.汕头是广东省三个经济特区之一,深圳发展快,吸引了不少汕头人前往发展;厦门是福建省的唯一经济特区,又靠近台湾省,易吸引台湾人的投资,因而发展快。3.汕头地处省尾国角,地理优势也比不上厦门,
3、同样是特区,为什么汕头发展没有那么好?
作者:子非鱼这是个老话题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央一下设立四个国家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但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深圳是唯一成功的标本。厦门、珠海虽然经济发展远不如深圳,但二城的气质不错,都是浪漫型的城市,而且房价上厦门已经直逼深圳,只有汕头,很落寞,没有存在感。为什么?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客观,一个是主观,
客观原因是,汕头啥也没有,没人帮扶。当时国家考虑在这几个地方设立国家经济特区,也就是试验田,有两个因素:一、这四个城市都是边远地区,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对内地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二、这几个地方都有城市可以帮扶,深圳对面有香港,珠海对面有澳门,厦门对面有台湾,虽然当时香港、澳门都还未回归,但仍是影响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事实也是如此,深圳之所以发展的最好,天时地利人和全占齐了。天时是中央政策,地利,是深圳与香港水陆相连。较之于厦门和台湾有地理优势,而且台湾实际上不但没有成为刺激厦门发展的利好因素,反倒在掣肘厦门发展,珠海与澳门虽然也是水陆相连,但澳门的经济体量和能量与香港没法比。而汕头,对面是汪洋大海,最后只能望洋兴叹,
4、广东的三个副中心城市,汕头,珠海,湛江,哪个最有发展前景?
做为汕头人客观地说,这三座副中心城市的经济都不是广东省最强的,除了两大中心城市广深外,广东还有佛莞两座经济强市(三座省副中心城市更多的作用是起到平衡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制订的)。而珠海做为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一座城市且比邻澳门(赌城澳门人均高居全球第三,且邻居中山人均也排全国第二十六,全省第四),人均居深广之后广东省第三,
无论在地理上或在整个经济区域上都优势明显。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这种优势更加明显了,珠海或成为下一个深圳!不过要复制深圳的路,珠海人任重而道远,其原因是珠海的城市规模在广东省是最小的,170多万的常住人口是硬伤,也就是说,珠海的产业规模化的大企业不多,吸引外来务工人员也不多(估计今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