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亲朋好友和人际关系网大部分都是在襄阳,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自己躬耕于南阳,是因为南阳出现过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诸葛亮希望蜀国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刘秀的基业,兴复汉室。至于诸葛亮躬耕的南阳,因为历史变迁,现在颇有争议,主要是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之争。
1、诸葛亮到底是哪里人呢?
说这个问题前先说说我自己吧,我出生在山东临沂,在南京上大学,定居南京。现在说诸葛亮:出生在山东临沂,在临沂上学,后来隐居隆中,边工作边求学,再后来找了个好工作,开始在各地跑。不知道题主为何会有关于诸葛亮出生地的疑问,其实对于诸葛亮的出生地,无论历史记载还是民间研究都没有争议,有争议的是他的躬耕地,诸葛亮是个官二代,汉灵帝年间出生在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一个官吏人家。
琅琊阳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沂南县,这里是我的老家,在沂南县城不仅有诸葛亮广场还有诸葛亮雕像、诸葛亮城、诸葛亮纪念馆、汉街、汉墓等景点,以汉历史文化为主,同时,沂南县也是书法家颜真卿的祖居地。《三国志诸葛亮传》写的很清楚,“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诸葛家在琅琊也算是望族,家族里不少人在外为官,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是泰山郡丞,差不多相当于今天泰安市副市长。
但是没有带妻儿赴任,诸葛亮兄妹生活在老家阳都县,在诸葛亮8岁时,父亲病逝于泰山,叔叔诸葛玄当时是刘表的手下,他请假回家先去泰山安葬了诸葛珪,然后又回老家探望侄子侄女。当时正逢曹操出兵攻打徐州琅琊一带,诸葛玄就把年幼的诸葛亮兄妹带上,准备接到自己那里去抚养长大,哪知道,就因为他请了会假,原本留给他的南昌市委书记兼市长(豫章太守)一职被别人取代了,诸葛玄只得带着诸葛亮兄妹去荆州投靠刘表。
但是还没到荆州呢,走到南阳郡诸葛玄就病的不行了,虽然当时有医圣张仲景作为诸葛家的家庭医生贴身照顾,诸葛玄还是死了,诸葛玄死了,诸葛亮不愿意投靠刘表,就带着弟弟妹妹在南阳郡找地方隐居下来,这就是躬耕于南阳的来历。一直到27岁,才被刘备聘请出山,成了刘备集团的总经理,至于诸葛亮躬耕的南阳,因为历史变迁,现在颇有争议,主要是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之争。
2、诸葛亮的躬耕地究竟在哪里,是湖北襄阳还是河南南阳?
我的回答:是湖北省襄阳,我的分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并且唐代刘禹锡写的《陋室铭》中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东晋史学家写的《汉晋春秋》说诸葛亮家在南阳的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这里叫隆中,也就是在东汉末年这个地方归属南阳郡管辖,后来经过历史的演变和行政区划的划分,这个位置属于湖北省襄阳。
并且诸葛亮在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之后,在草庐中给刘备分析当前社会形势,还有规划出三国鼎立局面,提出了《隆中对》,诸葛亮的亲朋好友和人际关系网大部分都是在襄阳,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自己躬耕于南阳,是因为南阳出现过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诸葛亮希望蜀国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刘秀的基业,兴复汉室。所以我认为诸葛亮躬耕之地是湖北襄阳,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的“躬耕于南阳”是指今天的南阳市吗?
答曰:无比肯定。『南阳襄阳说(有教材附注)』,这是专家闹的乌龙——南阳郡故城,三国时期与隋唐不是同一地方,三国的就位于今河南南阳市,它时有位于湖北襄阳的。《(前)出师表》中“躬耕于南阳”,看完整段话后,『南阳襄阳说』相信无人有脸再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毋庸置疑,【躬耕南阳】与【三顾草庐】相辅相成,说的先后同一事儿!“南阳”地名或涉历代郡治变迁,但“诸葛草庐”来历清楚,有史载可查!▲诸葛草庐,始初建于魏晋,蜀国故将黄权于诸葛亮躬耕地卧龙岗上修葺而成。河南南阳是兵家必争之地,草庐多次毁建,唐初社会安定,原地重建草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