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南的考生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参加高考,名校的名额,竞争力度将会达到最大。河南考生报考省外还是省内高校,具体还得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家庭经济条件以及考生个人意愿情况来定,没有特定的标准,每年很多河南考生都觉得河南高考应该是全国最难的,他们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河南高考人数全国最多,而且没有之一。
1、河南考生突破一百万大关,每年高考人数第一的河南考生的方向和未来在哪里?
河南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固然参加高考的绝对人数也会是全国第一。前几年河南人一直议论河南高考生相较全国考大学中不公平,直辖市、教育较薄弱省的考生录取比例大、录取分低,而河南省因考生相对较多,录取分数相对较高而被人们广泛议论认为不公平,我以为这种现象属自从全国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把考大学作为农村或城市市民“跳农门”唯一出路,农家孩子跻身上层社会唯一跳板,而形成的千人万马跻独木桥现象的延续。
然社会在变革,社会分工在变革,国家政策在变改,人们也在把考大学作为人生唯一希望的整体现象在变淡,作为人生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基石,考上大学,得到一张大学文凭是十分必要的。但随着大学毕业生不再国家统一分配,进国家政府企事业单位必须另统一招考的实施,这样用人更科学更严格,分工更细化,也淡化了人们考大学就能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的思想,人们对考大学、对上大学毕业后如何择业更加理性化,
当今是信息知识化时代,为人们自主创业、发挥自身的潜质与聪明才智提供了最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让很多人明白,这个时代若想生存,若有一个更好的社会地位、更大的人生价值,首先必须通过高考,考取大学,获得进入社会的入场券,然后才能生存、获得人生更大的价值出路,所以,参加高考是必须的,考上什么级别的大学无所谓,社会分工多层次,任何地方都有你大有作为的地方。
2、如何看待河南高考近百万考生,本省就一个211大学?
谢谢邀请,985、211高校的分布主要是历史问题。如省会从开封搬迁到郑州,同时,河南地处中原地区,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在初期高校调整时,财政压力大,无法承担过多学生的学费和补贴,对引进高校态度不够积极。在80年代,重点部属高校基本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湖北、陕西等地区,到90年末提出211工程概念后,初期增列的都是部属高校,在缺少部属高校的河南还是在“一省一校”原则下,入选了郑州大学,
当然,现在的郑州大学在17年入选双一流大学B类,已经发展起来。其实在211评选的时候,河南大学的呼声同样很高,民国时期的河南大学的地位堪比清华北大。不过经过52院校调整后,河南大学农学院独立为河南农学院(今河南农业大学),医学院独立为河南医学院(2000年并并入郑州大学),行政学院独立为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10并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水利系组建武汉水利学院(今武汉大学),财经系组建中南财经学院(今中南财政法大学),植物病虫害并入华中农学院(今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并入江西农学院(今江西农业大学),土木系和数学系并入湖南大学,
3、河南今年高考人数突破125万,河南考生难不难?
从数据上来看确实难,但是也应该把录取比例公布一下,把录取比例横向对比一下,也就是录取比例各省对比一下,就知道难不难了。从一个考生的角度来说,超过别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自身提高分数,如果自身提高1分那么超过的人就许多个,另一个方法是追求别人发挥欠佳,这个从数据越多其越稳定来说,这个就不占优势了。所以,高考是一个选拔考试,选拔考试的特点就是进名次,因此提高自己的分数就是最踏实的做法,
4、2019年河南考生106万,大家怎么看?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将用自己的见解帮你解答。河南省历年都是全国的高考大省,每年的高考人数都80多万人左右,2018年高考人数一度增加到98万多人,也是河南省历年高考人数最多的一次,几乎是北京市高考人数的十几倍多,为什么会突然流出河南省高考人数今年突破100万人,达到106万左右呢?(图片来源)查询河南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告,今年并没有公布河南省参加高考的人数,一般都是在高考结束以后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当年的高考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