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北 > 咸宁市 > 写对联,对联怎么写啊

写对联,对联怎么写啊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12 07:09:39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对联怎么写啊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联怎么写啊

2,对联怎么写

格律要求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异位重字”和“同位重字”。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 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 三是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李白题湖南岳阳楼联: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四是节奏相应 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 风雨 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 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 六是内容相关 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相传,有一个老财主,为了让儿子光宗耀祖,不惜重金聘请了一个有名的私塾先生来教导他的儿子。过了一段时间,老财主要看一看儿子的学习情况,来到书房对先生说:“先生出一有将帅之才的上联,让小儿来对下联。”先生提笔写道: 两口刀挡住雄兵百万。财主的儿子也一挥而就,对出下联: 一根棍趋散恶狗千条。老财主一看,暗中想到,这下联怎么像是要饭的,于是又要求老先生再出有拜相之才的上联。先生口中吟到: 九龙口里朝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老财主的儿子也不含糊,随口对出: 十字街头叫老爷,老爷,老爷,老老爷。老财主叹息一声,拂袖而去。这虽然是一则故事,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拟写对联,讲究形式,更要讲究内容。上面两副对联,从形式上看,对仗工整,平仄相协;但从内容上看,上联气势恢弘,威风八面,展现武将文辰之风;下联出语平庸,可怜兮兮,呈现出沿街乞讨之态。就语言而讲,上联用语庄重典雅,下联语言卑下粗俗。这样的对联让人啼笑皆非。我们现在拟写对联,要求比较宽泛,一般只要求对仗,不讲究平仄。但是在阅卷中经常发现一些对联只讲求形式,而忽略了内容。 比如一次考试中的试题:给上联补写出下联。 上联:七尺小屋,承载父母的殷切希望。 下面是一些学生对的下联:1、一粒小米,饱含农民的无限艰辛。2、二亩良田,寄托农民的无限梦想。3、十层大厦,撒满工人的辛勤汗水。4、一张试卷,寄托考生的美好梦想。5、一盏孤灯,见证学子的苦读岁月。6、万里长城,展现国人的无穷智慧。7、一艘飞船,寄托祖国的腾飞梦想。8、万卷史书,记载中华的光辉历史。上面的下联,在形式上是符合要求的:结构相同,词性相同。但是,内容就不太关联了:上联的内容说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希望,而上面的下联却说的分别是“农民”、“工人”、“考生”、“学子”、“国人”、“祖国”、“中华”自身,不关涉其他人或事物。虽然无伤大雅,却也让人心生遗憾。再看下面的下联,就比较恰当了: 1、一条短信,寄托朋友的衷心祝愿。2、三尺讲台,凝聚恩师的千般教诲。3、十年寒窗,开创自己的美好前程。4、一湾海峡,流淌祖国的无限思念。5、万里长空,背负雏鹰的远大理想。 由此可见,一副好联,需结构上对仗工整,平仄相协,更要内容上上下关联,珠联璧合。
写对联说难也不难, 对联的长短(字数),没有限制,但首先要从一句一句对起,一字一字对起。作对联时,构思好了主要的感受、意思之后,就试着把上联写出,然后对以下联。上下联都要反复修改,力求按照上述"要求"来加工,做到合格、有水平。首先,字与字相对,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1.狭类相对①局部内相对。比如,人身器官相对:脚对头,肺对心,胆对肝。(同时,考虑到平仄相对)。例句:"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眼观四面,耳听八方。""愿丹心报国,看赤手擎天。"又如,花木类里相对:梅对林,菊对兰,桃对杏,李对桃,桃李对柏松,柏松对竹梅……又如,飞禽类里相对:鸡对鸭,鹤对鹅,燕对雀,燕雀对鸿鹄,鸬鹚对鸳鸯……又如,走兽类里相对:龙对虎,犬对牛,豺狼对虎豹,黄犬对青牛,长鲸对狡兔……又如,天文类里相对:天对地,雨对风,星对月,星月对风云,雨云对风雪,小雨对长虹……又如,地理类里相对:山对水,石对泥,水石对泥沙,湖川对港岸,岛屿对江河……② 数字内部相对:由一至十相对,或百千万亿等相对。注意:其中的平声字只有两个,即"三"与"千",其余都是仄声字,所以大部分放在"一三五"的位置上为好。数字对的例句:"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谷暗千骑出,山鸣万乘来。""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五字句)又例:"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二三人。""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七字句)③颜色相对:例句:"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清与青同音)2.广类相对例如:中对外,古对今,天对地,山对水,海对天,海对山,日对年,日对天,鹤对人,人间对天上,地狱对天堂。   例句:"晓云连幕卷,夜火杂星回。""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3.词性相对名词相对:前面所举的"狭类相对"或"广类相对",都是名词相对。动词相对:裁笺对写字,赏月对看花,吟诗对作画,饮酒对围棋,"衡阳雁去,巫峡猿啼。""秋帆远,古木疏。"谓语相对:对句中,上下联皆由主语谓语构成者极多。例如:"秋气改,晚凉开。""翠屏合,丹嶂开。""青山横,白水绕。""山河动,日月高。""黄鹂啭,白鹭飞。""花经眼,酒入唇。"副词相对:"蛱蝶深深见,蜻蜓款款飞。""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天边白日悠悠逝,篱畔黄花淡淡香。""寒方重,气自高。"4.正反相对用意义相反的两字来相对,有特别鲜明、针锋相对的好处。比如:大小、上下、长短、有无、浓淡、浅深、高低、远近、美丑、善恶、存亡、兴衰、黑白、甜苦、明暗、生死等等相对。例如:"无穷宇宙,有限光阴。""生为人杰,死作鬼雄。""有限年华,无边事业。""红旗映日,白雪连山。""数字对""颜色对""正反对"等,范围小,字也不多,比较容易找到相对的字眼,应该力求对好。   以上所说,不必过于拘执,要灵活运用。如果意思好,手法高,可以放宽到"广类"以外去对。多读好的律诗对句,就会知道,无须墨守成规。例如:"林疏山骨清弥瘦,天阔诗魂病亦豪。"(以"诗"对"山",以"豪"对"瘦";"披霭远峰时隐现,带霜残叶半青黄。""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题巫山神女庙》)5.平仄相对平仄相对,即,上下联的声调高低,错综相对。在对联和格律诗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五字对句的平仄格式(和五言律诗之对句相同)平平平仄仄①五字平起式仄仄仄平平星垂平野阔 露从今夜白例联:月涌大江流 月是故乡明仄仄平平仄②五字仄起式平平仄仄平古木无人径 明月松间照例联:深山何处钟 清泉石上流字对句的平仄格式(和七言律诗之对句相同)平平仄仄平平仄①七字对句平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春风桃李花开日 洞庭波涌连天雪例联:秋雨梧桐叶落时 长岛人歌动地诗仄仄平平平仄仄②七字对句仄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秋草独寻人去后 红雨随心翻作浪例联:寒林空见日斜时 青山着意化为桥五字句与七字句的联语,都只有上面说过的"平起式"与"仄起式",好学、好记。每一副联,是平起,还是仄起?根据上联之第二字来判断。因为一般以两字为一个音节,而音节重点,自然落到第二个字上面。所以,句中的第一个字、第三个字、或第五个字,其平仄,在音节上,就无关紧要了。即,造句时,不必严守"格式",可以从宽,或平或仄,都可以。因此,古人有"一三五不论"之说。相反,"二四六"个字,就必须"分明",必须讲究。
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如按《佩文韵府》音韵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列为“平”,上、去、入都归纳进了“仄”。按北京语调,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样一来,平声字多了,没有“入”声,把一部分去入声字归入了平声,这是学习撰联的同志值得注意的。古来有很多语言学者对古汉语四声,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如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1.平——平声平道莫低昂。读时发音平和、尾音长,有余韵。 2.上——上声高呼猛烈强。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 3.去——去声分明哀远道。去声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4.入——入声短促急收藏。入声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 以北京语调来标注汉语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都是从古汉语的四声演变发展而来,人们在断定对联平仄时,还习惯地以古汉语四声作为标准。现在除了校正发音以外,很少用现代汉语的四声来作对、写诗、填词。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的四声,终究为人们所接受。 有些汉字,历来是平仄互用,可作平声,也可作仄声,如看、教、为、思、傍……略举数例如下: (1)“看”作平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看”作仄声: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3)“教”作平声:樱杏桃榴次第开,故教一一傍窗栽;毵毵竹影依依柳,分得清阴入户来。 (4)“教”作仄声:粉笔生涯亦快哉,因材施教育良材;满园桃李生机鬯,化雨春风次第开。 (5)“为”作平声: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为”作仄声:本为汉王建大功,未将自我置胸中;早知兔绝终烹狗,悔不淮阴坐钓终。 对联除要求押韵和对仗外,词组和结构也是有一定规则的。如: (单组,四字结构) 知足常乐; 能忍自安。 (复组,七字结构) 春江桃叶莺啼湿; 夜雨梅花蝶梦寒。 (复组,八字结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复组,九字结构) 把古往今来,重新说起; 将悲欢离合,再叙从头。 (复组,十二字结构)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复组,十三字结构) 对联上下联的词组和结构,应保持一致和统一,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就必须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如“摇红;涤翠。”上联是偏正词组,下联也必须以偏正词组与之相对,如“同心结”与“并蒂花”,就是相同的词组结构。在谋篇布局对联词组时,一定要注意上下联的词组结构必须相同,这亦是对联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则。 红纸做法:配方: 50克白纸,808大红粉·聚乙烯胶·食用碱(50克纸指每平方米的克数) 配料: 1.取808大红粉1斤,加入约1暖瓶开水。搅拌后用电磨或石磨进行研磨。以增加细度与亮度,最好研磨3遍。 2.取约2茶碗聚乙烯胶,加水8茶碗左右进行熬化。 3.把熬化好的聚乙烯胶倒入磨好的浆料中,最后加少许食用碱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即为全年红纸的颜料。 刷纸: 将白纸平铺在刷案上,用专用刷子蘸上颜料,先由左向右从纸的中间刷一刷子。然后从上到下刷均为止 先将大红粉和107胶搅拌均匀,溶解10分钟后再加入全部开水,彻底搅拌均匀即可,因大红粉红度不够,此时应将该溶液再倒入小钢磨中,研磨4—5遍即可成为全年红,朱红色浆编辑本段格律要求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 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异位重字”和“同位重字”。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二是词性相当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 时令(年节朝夕等)、 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 三是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李白题湖南岳阳楼联: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四是节奏相应 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 春秋 佳日过;最难 风雨 故人来。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五是平仄相谐 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 六是内容相关 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对联怎么写

文章TAG:写对联怎么写啊

最近更新

  • 微微一笑很倾城片尾曲,求微微一笑很倾城的所有的插曲

    求微微一笑很倾城的所有的插曲《一笑倾城》作词:Finale;作曲:汪苏泷;演唱:张赫、白宇、张彬彬、崔航、郑业成推广曲、片头曲《微微一笑很倾城》作词:汪苏泷、唯乙安;作曲:汪苏泷、 ......

    咸宁市 日期:2023-05-06

  • 白头鹰,白头鹰是哪个国家的国鸟

    白头鹰是哪个国家的国鸟美国的国鸟是白头鹰,原因是白头鹰代表勇猛,力量和胜利。{0}2,美国白头鹰简介秃鹰是产于美国及加拿大的一种巨鹰。外貌美丽,性情凶猛,有“百鸟之王”之称。其实秃 ......

    咸宁市 日期:2023-05-06

  • 定时说说怎么修改,定时说说怎么修改

    定时说说怎么修改右下角的类似闹钟直接改2,QQ定时7说说怎么删除或者怎么修改亲登陆手机QQ,动态>好友动态>说说>找到定时说说即可进行删除或修改操作3,扣扣空间怎样找到定时说说我想 ......

    咸宁市 日期:2023-05-06

  • 频率是什么,什么是频率

    什么是频率2,什么是频率3,频率是什么4,频率代表什么1,什么是频率频率就是出现的次数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是描述振动物体往复运动频繁程度的量,常用符号f或v表示,单位为秒-1 ......

    咸宁市 日期:2023-05-06

  • 微信头像图片卡通,可爱漂亮的卡通头像谁有求求你了

    可爱漂亮的卡通头像谁有求求你了这个很酷。{0}2,可爱的卡通头像头像专区哇http://www.qqtouxiangzq.com很可爱很卡通的哦里面有很多滴...不满意的话,我会补 ......

    咸宁市 日期:2023-05-06

  • 盘古和女娲,女娲和盘古有什么关系

    女娲和盘古有什么关系女娲应当算盘古的衍生品,天地开,而后创造盘古和女娲的关系就是都是传说中的某人盘古开天地后,女娲造了你的祖先没有关系{0}2,女娲和盘古的关系是什么父女关系夫妻关 ......

    咸宁市 日期:2023-05-06

  • 荞麦馒头的做法,荞麦面怎么做馒头

    荞麦面怎么做馒头荞麦面韧性、弹性差,纯荞麦面的面筋网络包不住酵母产生的气体,所以效果不好。因此都要加一些面粉。也就解决了和面黏手的问题,外面买到的荞麦面馒头一斤面粉只加二、三两荞麦 ......

    咸宁市 日期:2023-05-06

  • 家有开心果,弟弟是我家的开心果是不是比喻句

    弟弟是我家的开心果是不是比喻句我弟弟是我的开心果mylittlebrotherismyjoy.是比喻句,只是其中没有比喻的词语,暗喻的那种比喻句。2,家里的开心果是谁为什么家里的开 ......

    咸宁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