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写好行书,关键还是要看用笔。对于书法行书的“斯”字怎么写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应从法帖中去寻觅吧,欧阳询和柳公权写的行书斯字,字字彰显文人风范,妙哉,硬笔行书要写得好,必须有厚实稳定的书写技能基础,关于题主提出的“如何写好画字行书”这个问题,我来作答如下。
1、语文行书怎么写好?
若想写好行书,关键还是要看用笔。行书的用笔方法很多,具有灵活性、伸缩性、多样性等特点,因此,掌握行书的用笔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用笔的熟练与否,直接关系到书写质量。下面我就说几条行书用笔的方法------1.用毫得当,行书用笔,一般以只用毫之全锋的三分之一为度,最重的按笔也不宜超过二分之一。这样,行笔时即按得下,又提得起,
当然,这并不绝对,喜用短锋笔和长锋笔作书的人,往往不受此限制,或用全锋、或用锋尖,只要掌握得当,做到梁《评书帖》中所要求的那样:“用笔宜着实,又要跳得起,不可使笔死捺在纸上。”若用小毫写大字,就会捉襟见肘,形同枯槁,字的肥瘦,亦往往与用笔的大小、深浅有着密切的关系,用笔毫太过,则笔画就会刻板、扁平、浮薄而失天机。
2.行笔迟速得宜,行书行笔速度,不可一概而论,应该说或迟或速兼而有之,还须视通篇之需要,虽系一字,即可快疾如风,又可迟同逆舟。因而,行书行笔之迟速不可只以中速而论,更不可以加速急书为是,应静气平心,乘心遣毫,一抒情致为佳,清人《书法秘诀》中提出:“能用笔便是大家名家,必笔笔有活趣。”3.笔笔送到,行书在用笔上必须作到“笔笔送到”,所谓笔笔送到,就是在一个笔画运行的过程中,要使笔锋到位,不能笔肚到了笔画末端,而笔尖才到中途即挑出或折出。
这是行笔提起的关键,这笔笔送到的功夫来源于楷书笔法的功底,不然送不到位,笔画质量就差,4.欲横先竖、欲竖先横。横画、竖画的起笔不论藏露,都与楷则原理一致,横画中不承上画的露锋起笔,尤须注意,不使尖笔过多,以防笔画的单薄刻削,要使起笔处丰满厚实。竖画的落笔先要向右切入,再按转直入,以防过于尖刻之病,5.牵丝不粗。
姜夔在《续书谱》中提出:“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如果画与画、字与字的萦带荦丝粗了,就会有喧宾夺主、连绵缠绕之嫌。6.转锋如筋,转锋是以腕转动运笔,使锋毫环转写出不带棱角的线条,即“转以成圆”。如写“也”、“为”、“得”、“而”等字的主笔或钩笔,转锋要达到如筋环一样的效果,具有立体感,
7.纵笔展放。即要大胆濡墨落纸,尽情挥洒纵横,这样可收到气势奔放、笔姿灵动的艺术效果,古代祝允明、徐渭、陈道复及王铎、傅山、张瑞图等人善用此法。8.搭锋变化,搭锋即上一字的尾笔紧接下一字首笔的笔画,要注意出锋的变化,一篇之中,尽量不能类同出现。搭锋在一幅行书作品中,能起着变换姿态、产生节奏增加变化的作用,
2、书法行书的“斯”怎么写?
谢谢邀请!对于书法行书的“斯”字怎么写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应从法帖中去寻觅吧!上图中的书法行书“斯”字,都是出自书法大家之手笔,写的都很有特点。上图中亦为书法行书“斯”字,字字有势,风格各异,用笔老辣,书写流畅,法度谨严,韵味十足!都好看!上图中的书法行书“斯”字,怀素写的最“滑稽”,从怀素的这个斯字的写法,就可以看出这个唐代狂草大家之书法功力!欧阳询和柳公权写的行书斯字,字字彰显文人风范,妙哉!美哉!建议题主在写行书“斯”字的同时,还应了解一下隶书“斯”字和草书“斯”的写法,因为根据汉字演变和发展过程,隶书、草书、楷书都早于行书。
3、硬笔怎样写行书又快又好看?
快,主要在娴熟,用笔十分熟练,节奏感强,书写速度很快,好,在于笔画结构的精巧美观,即使在快速书写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微观与宏观的协调,呈现予人美感。硬笔行书要写得好,必须有厚实稳定的书写技能基础,单字的笔画结构要先练到位,这样才能确保快速书写的过程中线条不散、结构不乱,硬笔行书与楷书有不同,也不一定需要必须从楷书走起,但即便是直入行书,也必须先强化单字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