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总结一下做支气管镜的感觉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你是做得舒适镇静,给你做的医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高手,那做完之后你可能没有任何不适,经常有病人做完之后说跟没做一样。我是一名呼吸科医生,每个星期都做支气管镜检查,舒适镇静支气管镜做完以后,有部分患者毫无痛苦。
1、做支气管镜检查有什么风险?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吗?
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科最重要的诊疗手段之一,但是支气管镜往往并不是仅仅适用于检查,而且在治疗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支气管镜下的介入治疗已成为呼吸介入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镜下进行冷冻、切除、支架置入以及近距离的放疗,光动力活疗等等。支气管镜的发展已经有50年的历史,目前已经发展到电子支气管镜的阶段,应用非常广泛,
相比以硬质支气管镜和纤维支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优势非常明显,操作更加人性化,图像更加清晰,病人痛苦也较小。但是支气管镜检查毕竟是一项侵入性的检查,也就是有创性的检查,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也就是说,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1、缺氧或低氧。一根管子伸入气管,肯定是对气道有一定的阻塞作用的,所以出现缺氧或低氧的情况都是可以预见的,这种发生率比较高,但是大多数都比较轻微,
绝大部分人仅仅感到稍微的胸闷或者气逼,而且这种情况通过吸氧可以得到改善。绝大部情况下是可在耐受的范围之内,2、鼻出血。通过鼻腔插入的情况下,可以对鼻腔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所以如果有鼻炎的情况下可以从口腔插入,可以避免鼻出血的并发症。3、麻药过敏,这个主要以病人的体质有很大关系,发生率也并不高。4、咯血,
有些咯血是病人本身存在的,只是行支气管镜检查时会加重这种情况。而由支气管镜所引起来的咯血,大多数比较轻微,多表现为痰中带血,5、感染,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这些并发症大多数已操作,不规范有关,比如消毒不严格,操作比较暴力,麻醉不到位等有很大关系,6、还有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比如食管-气管漏(气管和食管相通了)、气管穿孔、大咯血、死亡等,发生率大约在0.13‰左右,
因此支气管镜检查需要操作熟练、应用得当、规范,同时要积极的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风险。所以,也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宜做支气管镜,掌握指征很重要,比如生命体征极不平稳的、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大咯血的、恶性心律失常、不可纠正的呼吸衰竭等,这些病人往往是一种极危重的状态,不要说做有创的检查,很多无创的检查,都需要权衡利弊进行,
2、为什么要做支气管镜?
(耳赵问答190404)我印象中呼吸科的同行一般说气管镜(纤维/电子),这种设备从原理上来说和我专业的纤维/电子喉镜、消化内科的纤维/电子胃镜一样,都属于同一类型的内镜,只是口径、长度、操控方面略有差别。做这种内镜检查的目的一般有两个,明确诊断和进行治疗,虽然目前的CT和MRI技术已经是突飞猛进,但是在空腔脏器的显示方面,还无法取代内镜检查,尤其是粘膜早期病变。
3、做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是一名呼吸科医生,每个星期都做支气管镜检查,多的时候,一周做100个患者,平心而论,支气管镜的舒适度与麻醉药用的剂量和种类,以及医生的熟练度有很大关系。支气管镜的大小现在普遍用4.9毫米的外径,这个粗细有多大,类似于一个一次性筷子的粗细,是很细的,以前的时候,技术没有这么好,支气管镜比较粗,做起来比较难受,现在都是电子支气管镜,改良了很多,舒适性有很大提高了。
麻醉药物以前,做支气管镜,只是咽喉局部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现在,除了咽喉部位使用局部麻醉之外,还静脉注射少量的麻醉药,这些静脉麻醉药极大的提高了检查的舒适性,我们叫做舒适镇静支气管镜检查。舒适镇静支气管镜做完以后,有部分患者毫无痛苦,大部分患者只感觉到轻微的咽喉不适,短暂几秒钟的呛咳憋气,整个过程耐受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