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历经河南大学堂,先后经历了河南高等学堂、河南高等学校、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农科、河南大学农学院等办学阶段。毫无疑问,河南农业大学各方面实力在河南是第三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但是因为出身不好,戴个农业帽子,所以招生一直不好,但是不可否则河南农业大省是省属农业大学中的翘楚。
1、河南为什么是农业大省?
我生在河南,长在河南,对河南的一草一木都非常喜欢,要问为什么河南是产量大省,我认为有很多原因吧。第一,河南有着大片的平原耕地,种粮离不开土壤,河南是一片黄土大地,中东部地区的平原一望无际,看到的要么是绿油油的小麦,要么是黄灿灿的玉米。像漯河、周口、开封这些地区,有着广大的面积却没有一处山包,耕地面积十分广阔,即便是门前的一片空地也会种上几株青菜,
第二、河南有着适宜的气候。河南大部属温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升,在河南省境内河流纵横,便于田地浇灌,在建国后大力兴修水利,使渠水流到了田间地头,现在农业扶持又在地里打机井,在每块地前设置水管灌溉头,保证庄稼的健康生长。第三、河南有着庞大的人口,需求是生产的动力,河南的粮食产量首先应该保证能有自给自足,在过去经济水平低下,生产力低下,爷辈乃至父辈小时候挨饿也是经常发生,于是便有了开荒地种植,只要能种植的地方一寸也不能放过。
第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化肥的运用和机器的收种,解放了劳动力,使得粮食种植更加现代化,产量更高。比如像周口开封大蒜的种植都会有人专门指导,这样大蒜长出来病虫害比较少,产量较多,河南自古以来便有中原粮仓的说法,因此也成为了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河南如今的粮食更是养活着几亿人,为我国的农业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河南农业大省以后怎么发展?
感谢邀请,其实河南以后发展早在十几年前就确定了思路,那就是建设中原城市群,随后也是不断调整规划,先说河南的农业河南作为我国粮食产量第二的省份,农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划定的耕地红线是18亿亩,而河南则要在2020年达到1.2亿亩的红线。现在河南也是我国第二大食品工业省份,2017年食品收入一万多亿,
所以河南在将来的发展上还是会重视农业,发展食品工业,继续成为我国的粮仓、厨房。再说河南工业的发展富士康在2008年入驻郑州对河南而言是承接工业转型的一个标志,简单的来说就是河南现在是以制造业、重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也是为了让更多人就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河南就要引进一些金融、科技、高新技术这样企业,提升第三产业比重。
在2018年河南第三产业贡献率也超过50%,所以河南以后就是引进更加有活力的工业企业,最后说河南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中原城市群就是一个整体的框架,包括着郑州大都市区以及之下的郑汴一体化和郑许一体化,像将洛阳设为副中心城市,郑州南站建在港区东南也可以看做是服务于城市群的。在发展上,先是郑州建设大都市区,再是用城际交通连接核心的九大城市,最后就是向外进行辐射,
所以河南在以后的发展中还有继续增大增强中原城市群,这也纳入到了十三五的规划中。总之,现在的河南就像是几年前的沿海发达省内,虽然是农业大省,但同时也是工业大省、人口大省,所以在以后的发展中还是会守住农业,发展工业,解决一亿人的富裕问题,我是河南这些事儿,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喜欢请加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谢谢!。
3、郑州大学为什么不合并河南农业大学来补全农业学科的短板?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合作共建郑州大学农学院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棉花所!就是当年与河南大学共建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河南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的棉花所!河南大学以此为平台,加上其自己的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实现其生物学学科的重大发展,并进入了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其次,我们先来看看郑大农业学科的发展史:1996年,郑州大学霍裕平院士领导并建立了郑州大学离子束生物工程实验室,利用离子束技术成功创制水稻、小麦等多种农作物突变体材料,并联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相继培育和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