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学在东营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请不来好老师,没有教学和研究成果,学科评价就会降级,不搬走将来会成为垃圾大学,学生也不愿报,搬到青岛去加20分抢着报。石油大学决定迁址青岛之后,选择了国家级开发区黄岛区的海边,与大海一路之隔,而且校园建设也趋于现代化。
1、中国石油大学为什么从东营搬向了青岛?
不知道小编你居何居心,不管石大为什么搬走都是东营人心中的痛,明知道东营人对石大的搬走有很多误解,你却总是提这个问题,是为博人眼球?但却在挑拨矛盾知道吗!石油大学在东营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请不来好老师,没有教学和研究成果,学科评价就会降级,不搬走将来会成为垃圾大学,学生也不愿报,搬到青岛去加20分抢着报。
2、几年过去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从东营搬到青岛,这对东营有什么影响?
影响其实不太大,虽然一座地级市能拥有一个211高校是一种荣耀,但一所石油大学在一个油田城市,给外界的影响就像是油田的子弟高校一样,会把学科跟石油工作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么考虑到毕业后的工作,除了去油田以外并没有留在一所三线城市的价值,这直接导致石油大学当时招生出现严峻的挑战,一所211高校竟然出现了学生招不满的情况,尤其在发达地区降分都招不够人,这样下去显然是要走下坡路的。
学校本身当然要为自身发展考虑,所以搬去一座大城市,通过城市竞争力来提升学校竞争力就成为重要的选择,石油大学决定迁址青岛之后,选择了国家级开发区黄岛区的海边,与大海一路之隔,而且校园建设也趋于现代化。这样一个位于发达城市依山傍海的现代化211高校,竞争力瞬间井喷式增长,不仅招生很容易,而且生源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并且很多毕业生毕业后选择留在青岛工作。于是很多人会觉得,如果石油大学还在东营,这些学生会给东营带来多少消费和人才如何如何,但实际上如果石油大学还在东营,在校生数量恐怕也就只有现在的一半,学校竞争力会越来越小,而且人才留存率也会低很多,如果石大在东营能发展成现在的规模,当时也就不会走了,因此把青岛版的石大拿到东营作比较本身就是非横向的,自然也不能把青岛的获益当做东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