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目前襄阳经济完胜南阳,襄阳人自我存在感很强,自然看不起南阳,更不会屈尊受南阳管辖。襄阳地属鄂西北,与河南南阳接壤,襄樊跟河南交界,襄樊话有一个俗称叫“二河南腔”,襄阳以工业立市,建设四个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都市襄阳,产业襄阳)近几年发展取得了不少进步,未来仅依托电动汽车产业和高铁前途还是比较看好的。
1、南阳与襄阳比,哪个更有潜力,差距在哪里?
感谢邀请,这个问题其实很棘手,但又很现实。我来一一回答,南阳现状南阳是河南省辖市,地处鄂豫陕三省交接地。全市面积为2.99平方公里,全市下辖2区,4个开发区,10个县,1个县级市,全市户籍人口为1188万人,常驻人口为1006万人,是河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南阳是豫鄂陕区域中心城市,河南省域次中心城市(和湖北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差不多),是豫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城市规模位居河南第三,
2015年建成区面积为17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185.96万人。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3118亿元,虽已经被襄阳超越,但潜力不容小觑,只要当选河南省域次中心城市,就意味着南阳能得到更多发展机会。襄阳现状襄阳是湖北下辖地级市,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鄂西北中心城市,下辖3区,3县,3县级市。
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94.5亿元,居湖北第三,2013年建成区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176万人,城市规模属于湖北第二大城市。襄阳以工业立市,建设四个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都市襄阳,产业襄阳)近几年发展取得了不少进步,未来仅依托电动汽车产业和高铁前途还是比较看好的,
2、“襄樊”说的祖宗习凿齿在书中怎么认定南阳与襄阳的分界?
“襄樊说”是什么意思?这是从哪个星球来的文盲提的问题,不但不知中国古代史,连现代史都不知道,“襄樊“一词从何时才有的,你说“襄樊说”的祖宗习凿齿,习老先生岂非一头雾水?习凿齿是东晋的史学家,文学家,佛学家。是襄阳望族襄阳侯习郁的后人,习凿齿精通史学,佛学,玄学,曾邀高僧释道安到襄阳弘法,是当时佛学界的一大盛事。
桓温评价习凿齿: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薄,襄阳为晋室收复后,习凿齿被征国史职事。习凿齿在文学,佛学的辉煌成就姑且不论,单凭一部《汉晋春秋》五十四卷就名垂史册,轮得上谁来说长道短?无知后辈整日闲的无聊,说习凿齿造假,请问习凿齿造假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一千多年前的习凿齿未卜先知,知道一千多年后新中国成立后,会把襄阳城,樊城合起来称作“襄樊”?还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已经在搞旅游开发,专门造假?习凿齿作为一个史学家,无来由的造个假干什么?专门留与后人来毁谤?如果他造假,为什么当时的文人,史学家没有人说,等到一千多年后再让无知之徒歪搅蛮缠?整日诽谤今人,抵诽古人,提一些无聊的问题,不知想干什么?中国上下五千年,能写能研究能聊的话题多了去,这无知无聊的话题该打住了吧,腻歪!。
3、襄阳会划归河南,和南阳合并吗?
目前这种可能性不大,相反的如果按中国重新的去掉地级行政区按五十多个新的行政区划的话,甚至南阳可能还会归襄阳管,南阳襄阳及周边的十堰商洛都属中原片区语系,在生活习性上有所相近。但因分属三省管辖,目前的向心力不齐,而且除了襄阳目前经济在湖北排名第二外,其它地市都较落后,在各省的话语权很小,处于边缘地带,单就襄阳南阳而言,尽管俩地有部分相近,但襄阳身为湖北老二,一直以南方人自居,从心理上己把自己归为了南方体系,当然也不愿意归为北方的南阳管辖。
同时做为湖北的重点发展城市,湖北也是举全省力量对襄阳进行了倾斜,湖北也不会放手把辛苦发展的城市划给河南,最后是目前襄阳经济完胜南阳,襄阳人自我存在感很强,自然看不起南阳,更不会屈尊受南阳管辖。南阳近几年发展势头也不错,人口红利远远超过襄阳,这是南阳的优势,发展順利的话,超过襄阳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当然,如果国家强令划分,那襄阳归南阳管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