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还是个穷学生的郭广昌在青岛用饿了两顿节省出来的饭钱,喝到了梦寐以求的青岛啤酒;30年后,复星成为了青岛啤酒的第二大股东。去年12月20日,朝日集团将其持有的青岛啤酒19.99%的股权转让给复星集团,青岛啤酒开启第二轮涨势;2018年1月4日,啤酒行业传出普涨新闻,青岛啤酒再受刺激,成功涨停封板。
1、青岛啤酒发生了什么?最近喝过的还在喝吗?
青岛啤酒很正常的一个人员变动,樊伟18年5月份,升为总裁,1960年人,到今年满60岁,属于到退休年龄。青岛啤酒近二十余年,类似事情发生过好几次,依次梳理一下,1996年6月,彭作义加入青岛任总经理,搭挡董事长李桂荣,当时彭作义形容过青岛处境,前有狼,后有虎,中间一群小老鼠,随后展开了并购战。2000年荣获十大经济人物,01年7月31日,游泳时突发心脏病离世,在当时很轰动,年仅56岁,
同年,金志国以超70%得票,接任青岛总经理。这是从1975年,19岁即开始,以洗瓶工加入青岛的老青岛人,96年时担任青岛西安总经理,时至,除山东外,陕西是青岛啤酒排名第二的省份,金志国,后分别任总裁、董事长,在职期间,青岛年销量从251万吨提升到715万吨,销售收入从52.77亿提高到227.9亿元。
青岛也被认为,中国啤酒中唯一的国际品牌,12年6月28日,身体原因,突然离职,不知道有没有致敬彭作义的缘故,当时也是56岁。11年青岛啤酒副总裁严旭,突然离职,孙明波同年接替金志国,任董事长,黄克兴任总裁,1957年出生的孙明波于18年5月17日退体辞职。黄克兴接任董事长,樊伟任总裁,到今年满退体年龄,离开青岛,
2、净利是华润啤酒10倍,青岛啤酒6倍,百威如何成长为啤酒之王?
据媒体报道,全球啤酒龙头百威英博的亚洲区业务7月5日将在香港公开招股,预计募集资金在652亿到766亿港元之间。百威亚太如果成功挂牌上市,将会是香港2019年度至今最大的IPO,对于喜爱啤酒的消费者而言,一定对于百威啤酒不会陌生。这家诞生于1876年的美国啤酒品牌,横跨了三个世纪,完成了称霸全球啤酒行业的壮举,
百威不仅在全球能称王,在亚太地区也是无可争议的龙头。我们来首先看看百威与我国啤酒两大龙头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的数据对比,净利是华润啤酒10倍,青岛啤酒6倍,百威如何成长为啤酒之王?由于百威的招股书财务数据为美元,笔者这里以6.86的汇价做了处理。从上图可以看到百威亚太2017年营收为534亿元,比华润和青岛要分别高出79%和103%,
到了2018年,百威亚太就要比华润和青岛高出82.4%和118%。从体量上来看,百威亚太营收为青岛啤酒的一倍有多,而且增速在扩大,净利是华润啤酒10倍,青岛啤酒6倍,百威如何成长为啤酒之王?数据来源:华盛证券如果说百威与华润和青岛的营收差距还不够大,那么净利润差距就非常大了。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百威亚太实现净利润96.66亿元,同比增长超30%,
相比华润啤酒的9.77亿,百威亚太是它的9.89倍;相较于青岛啤酒,则百威是其6.8倍。净利是华润啤酒10倍,青岛啤酒6倍,百威如何成长为啤酒之王?数据来源:华盛证券毛利,是收入与相对成本之间的差额,是净利润的基础,毛利率,直观反映公司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是机构或是投资者在分析公司时,高频使用的财务指标。
从上图可以看到百威亚太的毛利率从2017年到2019年Q1稳定在55%左右水平,而青岛啤酒大概在40%水平,华润啤酒则为更低的35%水平,在同一个行业里面,百威亚太能够做到规模比对手大,长期保持更强的盈利能力,原因何在?这让我想到了巴菲特老爷子讲的“护城河理论”:巴菲特曾形象地将企业的品牌、消费者黏性、销售模式创新、成本控制等核心竞争力比作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