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个问答,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河南暴雨后,水都去了哪里。河南暴雨后,水自然向东流,王家坝可以上保河南,下保江浙沪,这样的说法的确有些夸大,但王家坝的存在可以降低淮北、江苏洪灾风险,却是不争的事实,正是有王家坝的存在,淮河水患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了,从这方面王家坝以及王家坝周围的蒙洼行蓄洪区上保河南,下保江苏。
1、河南暴雨后,水都去了哪里?
这是两个问答,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河南暴雨后,水都去了哪里?俗话说:滚滚江水向东流。当然,河南暴雨后,水自然向东流,具体咋向东流的,黄河以南的水,通通经过各条河流汇入淮河。比如河南境内几条大河,有颍河、沙河、沙颍河、白河、贾鲁河等等,这些河流的水通通汇入淮河。经淮河入洪泽湖再汇入大海,黄河以北的水,通通经过多条河流汇入海河,经天津再汇入大海。
2、有人说“王家坝上保河南,下保江苏”,这是真的吗?
最近,王家坝接到命令,王家坝的13孔闸门全部开启,向淮河蒙洼蓄洪区进行分洪,蒙洼蓄洪区作为淮河中游的第一座蓄滞洪区,总面积约180.4平方千米,区内耕地面积19.74万亩,区内居住人口19.5万人。为了保证洪水不蔓延至下游,王家坝周围的蒙洼蓄洪区的人们把自己的家园让给洪水,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也被称为“王家坝精神”,感动了所有人,
很多网友认为王家坝上可以保护河南,下可以保护江浙沪,那这种说法对吗?王家坝其实,人们对王家坝的了解有些片面。王家坝虽然能够拦截洪水,但是王家坝是位于淮河干流的一个大坝,它只能拦截淮河的洪水,而且只能拦截淮河上游的洪水,虽然如此,但王家坝在抗洪中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我们知道,淮河总长度为1000公里,其中以洪河口为界,在洪河口以上的区域属于淮河上游,长度约360公里,落差约175米,
洪河口到洪泽湖属于中游地区,长度约490米,落差19米;洪泽湖以下区域属于下游,长度约150公里,落差6米。王家坝位于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地区,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是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比较好,首先,淮河的上游地区落差较大,所以水流流速较快,即使上游发生较大的降雨,当地也能快速将水排泄到下游,所以对上游的威胁不大。
但是中游以及下游的落差非常小,河水在这里流速会变缓,洪水排泄不出去,容易积蓄在当地,所以会发生洪涝灾害,王家坝的作用,就是拦截淮河上游的水,为下游争取一段时间。根据我国《淮河洪水调度方案》,当王家坝的水位达到29.30米时,且继续上涨,视雨情、水情和工程情况,适时启用蒙洼蓄洪区,此次王家坝开闸就是启动蒙洼蓄洪区,而蒙洼蓄洪区里生活着许多当地人,为了保护下游人们不受洪涝灾害的影响,蒙洼蓄洪区的2000多人连夜搬出,就是要把家园让给洪水,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就是王家坝精神。
正是有王家坝的存在,淮河水患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了,从这方面说,王家坝以及王家坝周围的蒙洼行蓄洪区上保河南,下保江苏,但是要知道的是,王家坝只能拦截淮河上游的洪水,无法拦截长江的水,而如今不仅淮河泛滥,长江水系也泛滥,而长江水系的泛滥王家坝确实无能为力。长江今年长江之所以会发生水患,和当地降雨量有关,
由于弱厄尔尼诺现象从去年延续到今年,导致我国副热带高压被拉伸,使得我国长江全流域发生了超大降雨,此次降雨不仅降雨量多,而且持续时间长,所以水位急涨。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位落差较小,以至于洪水下泄不畅导致洪涝灾害,虽然长江有三峡大坝,但是三峡大坝位于宜昌,而此次洪水原因是宜昌下游降雨量较多。尽管如此,三峡大坝依然发挥了它的防洪能力,将上游出库水量从原来的3.5万立方米每秒,控制在1.9万立方米每秒,可以说如果没有三峡大坝,下游受灾将会更严重,
水患的治理其实近些年来,我国做了很多治理水患的措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比如:我们常说要退耕还湖,但很少有人知道,之所以要退耕还湖,其实也是为了防洪,湖泊和河流是天然的蓄洪区,在汛期时,湖泊可以作为蓄洪地,分担周围河流的洪水,等到洪水褪去后再慢慢泄洪,再者,湖泊还可以作为旱灾时的备用水源,如果河流主干水位跌落到一定的水位,湖泊水源可以作为补给水源汇入到河流中,解决当地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