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取得荆州、益州后,势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襟江带河、掌控南北的荆州地理位置尤其重要。当年荆沙合并,先是叫了一段的荆沙市,感觉沙市还在,做个区的话,毕竟还带着个荆沙的沙字,后来,叫回荆州了,荆州的荆门、天仙潜都离荆州而去,荆州不再是湖北最大的地区了,沙市就更不是湖北最有活力的轻工城市了,连沙市区都消失在湖北重点经济版图上了。
1、为什么荆州和事佬这个节目在坚持了4年后,办不下去了?
这个节目看过几期,收视率也还可以,属于大众喜爱类节目。关于为什么办不下去了,可能有五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和事佬节目属于现场直播,不能演戏走过场,当事人不一定接受甚至拒绝调解,这就给录制节目增加了难度。第二,和事佬节目毕竟属于调解性质,涉及法律问题只能望而却步,从而使调解的成功率不高,影响收视率,第三,一场纠纷往往要经过三四个回合,才能调解成功,几乎在挑战观众耐心极限,也是影响收视率的原因之一。
第四,当事人不愿意请和事佬曝光自己的丑事,一旦上镜,逼着自己成了演员,上前不好,下后不妥,向左太假,往右吃亏,事后还容易为邻里街坊笑话,这一情况就减少了节目源。第五,和事佬面孔太单一,易产生审美疲劳,节目组也有苦衷:年青漂亮的不一定能胜任,年纪大能干这活的鞍马劳顿又吃不消,一个字“难”。终上所述,办这个节目有如抬石滚唱戏--人吃亏,戏还不好看,
2、东吴在得到了荆州全境后,为什么不从荆州北伐,而一直执着于攻取合肥?
这个问题参看关羽襄樊之战就能得到答案。从荆州出兵北伐难度太大,而合肥战略地位重要,需要夺下来,(荆州七郡)首先要明确一点,杀关羽夺荆州后,东吴也并没有获得荆州全境,最北边的南阳郡还在曹魏手中。荆州共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郡、武陵郡、零陵郡和桂阳郡,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和南郡,刘备夺得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江夏郡孙刘两家都有部分。
后周瑜夺取南郡,刘备以荆南四郡太偏远不适宜发展为由借荆州,其实就是借南郡,刘备取益州后,孙权讨要南郡,刘备要与曹操争夺汉中,不敢跟孙权爆发冲突,只能谈判用长沙、桂阳二郡代替南郡还给孙权,并且完全从江夏郡撤出,于是,刘备得南郡、武陵郡、零陵郡三郡,孙权得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三郡,曹操南阳郡一郡。史称“湘水划界”,
(湘水划界后三家形势)所以,为什么关羽打的是“襄樊之战”就是打南阳郡的襄阳和樊城,这是绕不开的。要从荆州北伐,就必须先拿下荆州背面的南阳郡,所以,如果孙权夺下荆州后想从荆州北上,必须走和关羽一样的路打襄樊。能成功吗?答案是肯定不能,襄樊一直是曹魏防御的重点。为什么?因为位置太重要了,从襄樊再北上就是京畿重地司隶地区,而司隶地区最南边的就是许昌了,那可是曹操控制的汉献帝所在的“东汉国都”。
因此,曹魏势必保证南阳郡万无一失,那是南大门屏障,故而襄樊的守卫固若金汤。关羽打襄樊开始很顺利,靠的是老天帮忙,天降大雨,关羽水淹七军,但即使这样,即使樊城城墙都被大水泡了这么久,曹仁仍然可以靠着几千人守城坚持到各路援军齐集,足见易守难攻,如果没有大雨帮忙,纯打襄樊,绝对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就是,防备蜀汉偷袭。
这还是关羽的前车之鉴,关羽为了打襄樊,抽调走了荆州守军,以致后防空虚被吕蒙白衣渡江成功夺取南郡。如果东吴要从荆州北上,也会从一定程度上造成荆州防卫空虚,谁又能保证蜀汉不仿效东吴当年那样偷袭荆州?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孙权出于战略考虑,坚持打合肥)再看合肥的情况,首先是只存在与曹魏和东吴之间,不存在被蜀汉偷袭的可能。
3、关羽失荆州后,蜀国有近百万大军,诸葛亮为何不再次夺回荆州?
刘备取得荆州、益州后,势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襟江带河、掌控南北的荆州地理位置尤其重要,但是,荆州对于盘踞江东的孙权来说更为重要,孙权将荆州视为吴国立国之命脉。孙权认为,荆州和江东山水相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假若不控制荆州,孙吴在长江下游便立足不稳,但是刘备又不肯轻易放弃荆州,还派遣武艺绝伦、骁勇善战的心腹大将关羽镇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