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肺气肿按虚实两类分型辨证施治。重症肺气肿,胸廓外观呈桶状,听诊呼吸减弱,呼气延长,缺氧时可出现发绀,有的肺气肿可能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于原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矽肺病等引起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远端的气腔弹性减低,过度膨胀,充气量增大,形成肺气肿。
1、中医怎样治疗肺气肿?
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于原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矽肺病等引起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远端的气腔弹性减低,过度膨胀,充气量增大,形成肺气肿。肺气肿病程缓慢,一般均先有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矽肺病史,临床表现除咳嗽、咳痰外,尚有换气功能减退、呼吸困难,最初仅在劳作时出现气促,随着病情的发展,走路、说话、穿衣时也能感到气短,并可出现发绀、心悸、头痛、昏睡等。
重症肺气肿,胸廓外观呈桶状,听诊呼吸减弱,呼气延长,缺氧时可出现发绀,有的肺气肿可能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时,可有心动过速、颈静脉怒张及下肢浮肿等表现。2.中医治疗肺气肿按虚实两类分型辨证施治,治疗应当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临床应视邪之多少,虚之轻重,立方用药有所侧重。病情基本缓解后,补气固元,专治其本,
若遇外感,标证突出,成为主要矛盾,则应急则治标,专治其实。①实证:胸中胀满,咳嗽喘促,吐清稀白沬痰,气逆不能平卧,口干不欲饮,恶寒发热,无汗,口唇青紫,舌苔白滑,脉浮紧,治法:温寒化饮,降逆平喘。方药:小青龙汤加减,炙麻黄、芍药、法半夏、细辛、五味子、干姜、甘草、桂枝、苏子、杏仁。若气急胸满,咳喘烦燥,发热微寒,痰涎难咳,面赤口渴,舌尖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开郁清热,豁痰利气。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黄芩、栀子、桔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橘红、茯苓、甘草。②虚证:肺肾气虚:胸满气短,自汗乏力,面色晦暗,面浮肿,舌质淡白,脉象沉弱,治法:补益肺肾。方药:保元汤加味,人参、黄芪、肉桂、甘草、补骨脂、核桃肉、五味子、炒白术、泽泻。若肾不纳气:胸满气短,声低音微,四肢寒冷,小便清长,自汗咳喘,舌质淡,脉细微,
治法:温肾纳气。方药:右归丸加味,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炒杜仲、鹿角胶、肉桂、附子、甘草。3.中医认为肺气肿是反复外感六淫,或烟酒、异物刺激,导致肺、心、脾、肾气滞、血瘀、水停、痰凝,气根于肾,藏于肺,咳喘日久,常年不愈,必先伤于肺气,若反复发作,由肺及肾,致肾气虚弱,于是肺不主气而气滞,肾不纳气而气郁,该升不升,该降不降,清气难入,浊气难出,逆于胸中,壅阻于肺而形成肺气肿,
2、肺气肿该怎样保养?
肺气肿是一种气道阻塞引起的肺残气淤积性疾病,正常人的肺由于胸廓的被动拉伸是永远不能将内部的气体完全呼出的,所以总有一些残气量,这些残气量的多少取决于输送空气的通道——气管支气管的阻塞程度,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气道阻塞时,由于呼气阻力总是大于吸气阻力(吸气时,胸廓外扩会拉伸气管略微缓解阻塞),因此就会有一些气体难以排除而瘀滞在残气池中,这就导致了肺气肿。
哪些原因导致了气管支气管的阻塞,我们知道气管都有一定的弹性组织支撑,而且支气管都是受到外扩力被动拉伸而扩张的,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气管不会阻塞和塌陷,但如果有长期的有毒有害因素刺激支气管导致气管支气管壁有慢性炎症并进而破坏气管管壁结构,引起管壁增厚,内部粘液堆积时就会导致内径的狭窄,最常见的病因就是吸烟,其次是职业因素和空气污染,哮喘等过敏性疾病长期发展也会导致肺气肿,
那么已经形成了肺气肿该如何保养,显然这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避免气管支气管继续陷闭以及狭窄,其次是缓解已经形成的肺气肿导致肺功能下降所引起的全身异常。前者为了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加重,后者是缓解肺气肿所产生的症状,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1、戒烟: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吸烟无论从哪个角度对人体都没有好处,尤其对肺部的损害巨大,几乎所有肺部疾病都可能受到吸烟的影响而加重,肺气肿尤其如此,戒烟后可以减缓疾病进一步加重的速度,部分的缓解和逆转肺气肿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