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说了,在窖藏和遗址当中也发现有元青花。在国内,也有比较有代表性的元青花出土,只是类似情况极少,墓内有一些陶瓷藏品,但是并没有你所说的元青花,说是,因为的确有一部分元青花被当做随葬品掩埋于地下,有一件元青花高足碗,一件鱼藻纹的盘子,我曾经有机会上手,留下深刻印象。
1、元青花人物梅瓶有多珍贵?
元青花人物梅瓶因体积硕大、器型经典完美、釉质莹润、青料发色高贵、画工精美,画面有故事情节,集优质的工、料,优秀的文化内容于一身,深得人们喜爱,深受广大藏友的青睐,被视为收藏界神一样的存在。元代以后,直至上个世纪中叶,元青花瓷器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国外才有人开始研究元青花瓷器,国内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开始研究和报道元青花瓷器。
2、元代青花瓷器民间存量有多少?
青花瓷是我国古代瓷器中存世量最大,最为普及的瓷器,明清以来,家家户户所用的碗盏杯盘等日用器皿几乎都是青花瓷。青花瓷是用钴料在瓷胎上描绘纹样,施釉烧成后呈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确切的应称为:釉下蓝彩:青花:是一种俗称。青花瓷最早見于唐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现是在元代,20世纪40年代以前,元青花还不被人注意。
至50年代,美国学者玻普根据英国达维德基金会所藏带有:至正十一年:题記的青花云龙象耳瓶,对照中亚地区土耳其,伊朗宮廷和寺院所藏青花瓷进行研究将其作为标准器,定出一批特征相似的:至正型:青花器,元青花瓷才引起国人的注意至正型元青花均为景德镇窑所生产,它标志着青花瓷在14世纪早期烧制已进入成熟阶段,元青花瓷一经问世,便以强大的生命力迅速发展,成为明,清两代瓷业的生产主流。
现存资料表明,景德镇成熟的元青花开始主要是为外销生产的商品,大多销往中,西亚地区,为适合当地的风俗习尚,其器型和纹饰都带有伊斯兰风格,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比博物馆,收藏着40多件精美的元青花瓷,而完整的青花瓷在世界各地也不过300多件,托普卡比博物馆收藏的这批元青花瓷堪称极品。陈万里,冯先铭等著名陶瓷学者都以生前未而深后感遗憾,
3、元代大墓真的就一座发现不了吗,如果发现了,会出土元青花吗?
你的问题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元代大墓真的就一作发现不了吗?是说元代大墓比较稀罕,发现的几率比较低。元代享国时间一共是八九十年,不足百年,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时间比较短促,相对而言,发现元代墓葬的几率就比较少,而元代的蒙古族,有属于蒙古族的葬俗,墓葬不留坟莹,不凸出地面,因此后代较难发现。但尽管如此,元代墓还是并不鲜见的,在济南就曾经多次发现元代墓葬,其中有一座(具体可以百度济南元代壁画墓),元代四周壁画墓,砖石砌成,彩绘壁画,穹窿顶的圆形墓,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墓内有一些陶瓷藏品,但是并没有你所说的元青花。济南也是元曲家张养浩等人的家乡,这些人的墓葬早年也曾面世,但是没有元青花出土,元青花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瓷器,世人对它的认知非常晚,是近百年的事情。目前公认元代青花是中国青花发展史上较早出现的,尽管考古发掘证明,宋代也有青花陶瓷器的出土,但是从技法来说并不成熟。
出土于浙江杭州的雷峰塔一带,元青花的出土石破天惊,一出世就体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这与元代时期政治相对高压,汉族艺术家逃避参与政治,转而投身书画、陶瓷等艺术创作,使得元代瓷器一开始就在高水平上发展,有莫大的关系,元青花的主要装饰纹样有人物故事,龙凤,鱼藻,花草,以及卷云纹等等,所采用的纹样与器主人身份尊贵情况有关,但所有的元青花都比较的珍贵,在元朝当代就已经炙手可热。
大约十几年前,山东菏泽闹市区一处建筑工地曾经挖出一座元代沉船,其中出土的宋元时期珍贵文物达100多件,其中就有三件珍贵的元青花,一件是元青花龙纹梅瓶,价值极其珍贵,比故宫现存的的元青花梅瓶要完整的多,图案装饰的档次也要高得多。另外还有一件元青花高足碗,一件鱼藻纹的盘子,我曾经有机会上手,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