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改革这10年中已经改革了三四趟趟了,实际上并不能改革什么东西,顶多就是教材中的文章换一换,该学的东西还是要学的。经历了10年,高考改革了好几次,教材变了好几次,然而命中率却没有变,不管高考英语怎么改革,该考的东西还是要考,因为高中学的那些英语单词都是英语社会中使用率最高的单词。
1、如何看待2020新高考改革?
该方案最令人关注的一点是招生标准的变化,从以高考成绩最为唯一标准转向“综合评价录取”,所谓综合评价录取,就是“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面试成绩、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60%”类似的方案有些已经在部分省市实施。北京改革方案在部分高校试点后可能向全国推广,
2、请问如何看待2020(17级)高考英语改革?
高考英语无论怎么改革,都改变不了中国考生激烈竞争的现状,这是由于人口庞大的考生和学位有限的大学之间的矛盾。和英语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即使英语改成0分,由于社会的职业需求,学英语的人还是会趋之若鹜,在那种状态下,基础教育下廉价的英语教学将演变成社会教育昂贵的教学。对于农村的孩子将更加的不利,简单的看几个例子,基础教育中没有公务员考试的科目,因此公务员考试培训收费上万,还是场场爆满。
基础教育中也没有编程专业,因此社会职业教育中的编程专业价格甚至达到两三万,仍然有非常多的学员去参加培训,需求决定价格,正是因为社会的需求才决定的英语必须在基础教育中。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编程也会成为社会需求的主流的话,那么编程也将进入学校变成主科,英语改革这10年中已经改革了三四趟趟了,实际上并不能改革什么东西,顶多就是教材中的文章换一换,该学的东西还是要学的。
实质性的东西根本就没有变,有一个简单的道理,专门针对英语应试的书《高中英语1.5万考点》,10年前开始发布考点命中率分析报告。经历了10年,高考改革了好几次,教材变了好几次,然而命中率却没有变,不管高考英语怎么改革,该考的东西还是要考,因为高中学的那些英语单词都是英语社会中使用率最高的单词。就像外国人学中国汉字一样,他不可能去学生僻字,他肯定还是要学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高频率的汉字,
所以任你的教材如何的变化,永远都是围绕着最常用的3500词来的。所以想通过英语改革,希望国家给自己减负的人,基本上就可以放弃这种想法了,英语是不靠智商,靠勤奋,就能够考好的科目。高中英语也没有那么难,实际上也就相当于小学语文五年级的难度,能考上高中的学生智商上面肯定不会有不能够驾驭的情况,区分分数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在时间投入和勤奋程度上的区别。
背好该背的单词,掌握该掌握的管理,分数自然就好了,所以不管高考英语如何改革,考生都必须以不变应万变的努力学习英语,这样才能在总分上面超越别人。当一个考生选择不学英语的时候,社会已经给他安排好的位置,有大把的工作是需要掌握英语的,同样就有大把的工作是不需要掌握英语的。中国考生人口庞大,不乏高智商的人群,
3、安徽2020级高一新生用新教材,那么2023高考采用新高考吗?
准确说,安徽执行新高考第一年是2022年,也是最后一批加入新高考队伍的省份,越晚肯定是越有好处的!最早实行新高考政策的是2017年的上海和浙江。2020年增加了北京、山东、天津和海南,到明年,也是就是2021年有更多的省份加入包括江苏、湖南、广东、重庆、河北、湖北、福建和辽宁。到2022年,安徽、广西、云南、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新疆、江西、广东、江苏、黑龙江、贵州、四川、吉林、重庆、河北、湖北、山西、西藏、福建、内蒙古、河南,
在新高考这个政策方面,我个人的看法是,晚一点执行更好。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个新政策,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验证,比如山东今年有不少学生因为没有选物理,导致好几万同学上不了本科,同时也因为选化学的同学学霸居多,导致尖子生“互掐”的情况,让一些有名的中学成绩出现断层,选科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地理和生物,这两门课文、理的性质都具备一些,深受同学喜爱,群众基础大,赋分容易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