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同在深圳,现在深圳小区都已经封闭了,每天都要求做核酸,如果没有必要真的不建议离开深圳。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深圳,疫情防控的形势比较严峻,现在深圳符合要求复工复产的企业还不是很多,故而,离开深圳过得好或者不好,跟深圳并没有直接关系,现在在深圳跑滴滴,必须要双证,即网络预约驾驶员证和网约车运输证。
1、在深圳的小伙伴,现在深圳怎么样了,17号上班,该去吗?
目前深圳的情况还不太明朗,现在深圳已经开始扩大对返深人员的核查范围了,不只是湖北籍了,增加了湖南长沙,岳阳,邵阳,江西九江等地区的了,小区都开始控制出入了,给每家发出入证,一人一证,用完不补发,等到三月份再看具体情况来定。另外所有企业复工都需要向街道办提出复工申请,签复工承诺函,公司人员名单及湖北籍员工名单,准备不少于三天防疫物资(口罩,测温计,消毒水等),然后等安监办上门核查,如果核查不通过,就继续整改,据其他已经提交复工申请的公司人员说,核查很严格,不会轻易让复工,很多复工一天,又停了,
2、离开深圳回到老家的人现在活的怎么样?
说两个真实故事吧。离开深圳过得很舒服的十年前,我和小王同在一个超市里实习,两个月实习期满后,她离开单位来到深圳工作。我依然留在南阳,那时候她的工资是4000左右。我的工资是600元,我们依然在qq上保持着联系。通过qq空间能看到她在深圳过得很潇洒,也很自在,很享受工作,更享受生活。工作的时候热情高涨,享受生活的心无挂碍,
又两年后,我来深圳工作,她回南阳相亲。之后,她再没回来过,我再没回去过,我们通过彼此的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了解彼此的生活状态。我看到她和相亲对象恋爱了,成为县里的小学老师了,后来就结婚生小孩。两三年后,她的孩子上幼儿园了,她又跨专业考了幼师,成为他儿子所在学校里面的一名幼师,幼儿园有规定,母子不能同班。
虽然她不能时时刻刻陪伴着孩子的成长,但能在同一个学校,有着相同的作息时间,对于现在的经济环境来说,已经算是很幸福了,他们结婚时就在县城有房有车了,如今孩子大了,事业稳了,经常能看到节假日他们一家三口驾着车,去县城周边的景点看看,逛逛。也是一副幸福美满的样子,而照片里的她,依然是一副工作时全身心投入,享受时心无旁骛的满足模样。
我想,她这样的心态,不管待在哪个城市,都不会过得很差,虽然老家县城里面的收入,抵不过深圳的工资。但老家那种悠闲轻松的氛围,却成全了她的从容与恬静,离开深圳过得一塌糊涂的我的大学好友小玉,毕业后早我两年来到深圳。我到深圳的时候,她已经换了N多份工作,最终待在观澜富士康,做了一名普工,我见她的时候,是在2010年的十月份。
那时候我们蜷缩在我租住的粤鹏大厦不足10平米的房间里,畅聊着彼此毕业后这几年的境况,她告诉我,她来深圳后,做过大公司的前台,当过某个大牛人的助理,甚至凭借自己姣好完美的容颜,兼过摄影工作室的模特。收入高高低低,平均都不低于6000.但她的每一份工作都没有超过3个月,她本来是抱着越调越高的收入去的,却不想工资变得越来越低。
后来竟然离开了潇洒自在的市区,跑到了偏远荒凉的关外,成为一名流水线上被加班加点囚禁的普工,拿着累死累活才能达到4000元的收入,当时我刚来深圳不过一个月,对着大深圳的繁华还有着无限的憧憬。对于她描述过的那些经历,只感到新奇和佩服,更羡慕她曾经和当时的收入。那一面之后,我们有半年多没有再见了,因我刚来深圳,初入职,每天也是忙的要死要活。
那半年时间,我的qq和空间基本属于“此人已死,有事烧纸”的状态,半年后,我缓过来劲儿了,想着再约小玉出来玩一下。哪知,拨出去的电话变成了空号,我知道,这是小玉又换工作了,她之前说过,每换一次工作,就要换一次手机号,换到后来,她的父母都不知道她的手机号,和她失联了。我于是又在qq上与她留言,几天后,qq上回复我消息的,却不是她本人,而是她的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