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北农村,老年人去世时,除了挽联外,还要用草纸写上灵位牌位,灵柩牌位,路祭牌位,以及引魂宝蟠。引魂幡,是用柳枝等挂上有白纸黑字书写的文字组成,有长孙或长子扛着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边,问答中所说的路引应该是指引魂宝幡,我认为父母去世,弟兄几人出钱办完丧事让父母含笑于九泉,然后心平气和的算账,这不很好吗。
1、老母亲去世,兄弟该怎么办理丧事?
母亲去世了,弟兄多出钱把老母出殡后再算账,三七二十一最后分摊这才合乎情理。在我身边我发现有弟兄三人为父母送终而大动干戈的场面,这就不应该了,陈奶奶含辛茹苦养了三个儿子,二0一四年春她病重,正找木工在家里做棺材,棺材做好了,为木工的一千元工资,弟兄三人闹得不可开交,老小在气头上拿着斧头要劈棺木,我和几个人前去制止了。
其实账很好算,每人三百三十元三角就行了,大儿子说母亲不是他亲生的非要少给,二儿子三儿子针尖对麦芒,就这样三人发生战争。还有一户也是弟兄三人,父亲病故了,三个儿子只有两个儿子拿钱料理后事,大儿子说母亲是他送葬的,这回不出钱,让老父亲在家停留三天无法入殡,这些儿子为父亲送终还这样斤斤计较。我认为父母去世,弟兄几人出钱办完丧事让父母含笑于九泉,然后心平气和的算账,这不很好吗?为什么在送葬父母时发生矛盾冲突?希望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不再重演,
《晏子春秋》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2、在农村,有老人去世,路引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