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以为人们认为姚老师维权是为了自己评上,并担心姚老师几时能评上副高,其实都误解了姚老师。焦作十七中的姚老师维权焦点也在于此,我不知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对高级职称的老师有意见,我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刚退休不久,但提到教师职称,便有无名的愤怒,如今,姚老师回归了课堂,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事实表明,她是一个优秀的老师。
1、焦作姚老师事件你怎么看?
据网上报导,姚老师本来各项考核总分排第二名,最后的民意测评投票一项后,姚老师变成了倒数第二名。姚老师欲哭无泪,咽不下这口气,一怒之下把学校和教育局告了,看了这段新闻,人们自然而然产生疑问,实力分很高的姚老师,怎么会由最后的民意测评投票而发生突转,变成倒数第二呢?是不是有人故意做了手脚?为了内定人员和关系户的上位而拿下了本来稳稳进档的姚老师呢?这种狸猫换太子的做法在有些人才招聘活动中也时有耳闻。
2、焦作教师职称事件中,学校和姚老师各存在什么值得反思的问题?
在这件事情中,双方都存在问题,作为学校一方,应耐心向当事人解释学校的职称评聘办法,如果是评聘办法需要完善,那也要通过教代会来修定,如果有人为因素,则要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作为教师一方要理解学校的做法,如果学校存在舞弊行为,可以逐级反映,要求纠错并处理。如果不存在舞弊行为,则要把意见传达到学校层面,形成教职工共识,修改完善职称评聘制度,推动职称公平,
3、请各位专家老师谈谈焦作17中姚老师评八年职称所感所想?
说句实在话。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会有竞争,只要有竞争就要有规则,只要有规则,凡是不逾越规则的行为都应该得到支持!而凡是规则,肯定不会绝对的公平,这世上也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绝大多数人都认同的规则所有人都应该遵守,即使伤害到了某些人,也可能是弱势群体,那也得遵守,就算是喊的声音再高,再多,那也不应该被认可,否则,这个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医闹?校闹?或者被称为“无赖”!。
4、焦作姚老师上诉案虽败犹荣,是推进中小学职称改革的巨大力量?
虽然姚老师败诉了,但对大多数一线教师来说,职称评定难的现实仍然是客观的,她作为个例,是教师队伍职称评审怪象里的冰山一角,从网络舆情来看,太多数人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也有部分人选择“知难而退”,生活阅历的增加,让他们变得消极!如今,姚老师回归了课堂,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事实表明,她是一个优秀的老师!。
5、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有几个还留在教学一线?
提这个问题纯属扯蛋!我不知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对高级职称的老师有意见?评上高职称的老师不在教学一线到哪里去啊?难道还提拔当领导?我2015年评上高级职称以后,工作量有增无减!仍然是一个班班主任,两个班语文,丝毫没有因为进了高级就减轻工作量,每学期的公开课还是首当其冲,别人调侃:高级教师不上,谁上?唯一不同的是,年末评优时领导会说一句:你已经是高级了,评优名额就让给**老师,好么?虽是商量口吻,但我也不好拒绝!我所认识的高级教师中,95%还是在教学一线,除非个别行政领导。
我们学校6个高级教师,除了校长和副校长都只教一个班地理外,其余四个,都还在一线超负荷地工作着,评上高级职称后,岗位晋升仍然要业绩支撑,仍然有名额的限制,级岗位进六级岗位,六级进五级,都需要评聘,如果你评上高级职称后不在一线,拿什么去和别人竞争?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纯属扯蛋!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看到某个老师晋级后去了后勤,就觉得所有老师晋级后都离开了教学一线!。
6、没有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有哪些无法言说的痛?
问题提得有点夸张了,似乎老师们为教育事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一个高级职称,以千万计的中小学教师,都为此而痛,而且无法言说?教师职称分为四挡,副高是最高一档,以千万计的中小学教师,不可能都成为最高一挡,教师们是有这个觉悟和认知的,其实现在因为评职称过程中出现的大量不公和造假,把人们的怨气引到职称上。其实职称本身的主要问题在一切收入待遇与职称挂钩中过大拉开了副高与其他三档的差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