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即力和力臂的乘积必须相等,杠杆的原理也叫“杠杆平衡条件”,3.杠杆的原理也叫杠杆平衡条件,所以叫等臂杠杆而不是等力杠杆在物理学中,能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旋转的硬物体叫做杠杆,跷跷板一般用等臂杠杆错在等臂上,动力臂比阻力臂长杠杆省力杠杆,阻力臂费力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等长杠杆等臂。
天平两端与天平中间支点的距离相等,故称等臂。因为当a 杠杆两端的力矩(到支点的距离与力的乘积)相等时,则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距离相等时力也相等。天平之所以能称重,主要是因为两臂相等,也就是受力相等。所以叫等臂杠杆而不是等力杠杆
在物理学中,能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旋转的硬物体叫做杠杆。杠杆周围的固定点称为支点(O),推动杠杆的力称为动力,阻碍杠杆的力称为阻力(F2)。力的支点与作用线的距离称为力臂,阻力的支点与作用线的距离称为阻力臂(L2)。动力臂比阻力臂长杠杆省力杠杆,阻力臂费力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等长杠杆等臂。
杠杆的原理也叫“杠杆平衡条件”。为了平衡杠杆,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力点、支点、阻力点)的大小与其力臂成反比。功率×功率臂=电阻×电阻臂,用代数表达式表示为f1 L1 = F2 L2。其中F1代表功率,l1代表功率臂,F2代表电阻,l2代表电阻臂。从上式可以看出,为了平衡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当使用杠杆时,如果杠杆是静止的或绕支点匀速转动,则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力臂×功率=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可以演化为F2/F1=L1/L2 杠杆,这不仅与功率和阻力有关,还与受力的点和方向有关。
4、跷跷板一般应用等臂 杠杆错在哪里?跷跷板一般用等臂杠杆错在等臂上。1.跷跷板用的是杠杆的原理,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可以玩跷跷板。孩子离跷跷板固定点远,大人可以把大人举到跷跷板固定点附近,2.跷跷板原理是基于杠杆的原理。人对跷跷板的压力是力量和阻力,人到跷跷板固定点的距离是力臂,成年人的体重虽然大,但只要成年人的力臂足够短,成年人的力臂和体重的乘积就可以小于儿童,成年人就会被举起来。3.杠杆的原理也叫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即力和力臂的乘积必须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