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南开区 > 解决天津市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解决天津市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02 22:11:05 编辑:天津生活 手机版

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水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 00:00 / 02:30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2,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1.退耕还林还木,改善植被、水源和生态环境,减少水资源短缺的时间空。2.减少污染源,对仅有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相应增加水资源总量。①工业污染是水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控制工业污染对水污染的防治起着关键作用。针对工业污染,加强后期管理和水处理非常重要。首先要依法加强工业污水排放监管,对不严格处理污水的企业严肃处理。二是加强水处理研究,设置足够的污水处理厂,将污水处理成本降到最低(污水处理成本高是污水排放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第三,工业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用于其他目的。只要指标合格,就可以用于城市道路清扫和建筑清洗,这对节约水资源非常重要。②治理农业污染,主要是改进农业生产方式,采用喷灌、滴灌等方式节水,派技术人员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鼓励农民发展生物农业,用生物肥料和生物病虫害防治替代化肥、农药。③生活污水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因此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于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选择环保清洗剂,如使用无磷洗衣粉,对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同时节约生活用水。比如刷牙时,请关掉水龙头;一水多用,洗衣服后的水可以继续冲马桶,淘米的水可以继续浇花。④依法治污。对水污染的严重性没有异议。我们要围绕如何优化水系统的运行,如何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作为节水工作的重点,积极组织技术攻关,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对产品水消耗实行定额管理,并作为一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考核,减少浪费现象。【法律依据】: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水污染方面也有相关法律对水污染的处理和污水的排放进行规范,对污染水体的人进行应有的惩罚,确保水污染治理的有效实施。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3,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1、对于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最有前景的应该是开发那些不可用水。比如海水淡化,地下水的开发和采集,以及两极冰川的利用。变不可用水为可用水是一大方法。2、号召人们解决用水和重复利用。3、防止水污染,水污染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导致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自然原因:(1)空间分布要少:水资源主要来自降水,我国降水东多西少,东部地区又是南多北少,特别是我国雨季南方长北方短,故水资源北方比南方少;(2)时间分配要少: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水资源则夏秋多,冬春少;且降水的年际变化南方小,北方大,北方缺水情况更严重。2、人为原因:(1)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北方水资源不如南方丰富,但耕地又主要集中在北方。而农业用水占了用水量的大头。(2)水资源分配不合理、浪费大、污染严重等等。前款所称综合规划,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编制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总体部署。前款所称专业规划,是指防洪、治涝、灌溉、航运、供水、水力发电、竹木流放、渔业、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防沙治沙、节约用水等规划。根据以上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的放矢采取以下措施。1、针对自然原因:(1)跨流域调水:如最大工程南水北调,将长江水调入缺水的北方、西北地区。(2)兴建水库:将夏秋多的降水通过水库蓄积起来,等到冬春少水时利用。2、针对人为原因:发展节水农业,合理调配水资源,一水多用,水的循环利用,防治水污染等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十四条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按照流域、区域统一制定规划。规划分为流域规划和区域规划。流域规划包括流域综合规划和流域专业规划;区域规划包括区域综合规划和区域专业规划。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4,我国近年来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以及解决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导致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从降水季节分配来看,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 5 月 ~ 10 月,而华北地区则高度集中在 7 月、8 月这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 80%, 而冬春季则出现持续干旱。2、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 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程度。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我国就对海河、黄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以及对华北平原盐碱地进行改造, 使本区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用水量成倍增长;尤其是通过几十年的建设, 京津唐工业区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如首都的钢铁工业、燕山石化工业、天津的化学工业等一大批大型、特大型和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的建立, 使淡水供应更加紧张。3、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华北地区水利工程,特别是农业灌溉工程不够配套,防漏、 防渗设施也不完善,农业灌溉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水、漏 水现象,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只有 50%左右,城市供水 损失率高达10 %以上(包括管道漏水)。4、生态环境恶化, 干旱频率加大。由于长期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 响,华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只有 3.5 %,其中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仅 1 %。 森林覆盖率低不仅涵养水源的能力低、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水量减少, 而且使空气湿度降低,干旱频率加大。措施:1、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是目前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最有效途径,而造成华北地区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人们缺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因此,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对水资源管理的执法力度和宣传力度,提高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使珍惜和保护水资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并且要采取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农业不仅对水的依赖性很大,同时也是耗水量最大的生产部门。过去华北地 区为了提高粮食产量,盲目地扩大灌溉面积, 加上灌溉方式不当,灌溉设施老化,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只有50%, 重复利用率更低,在 20%左右。因此,在水资源紧缺的华北地区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主要途径包括 积极推广耐旱作物,改革灌溉技术,如实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这种方式要比大水漫灌节约用水 1/ 2 至 2/3。3、加强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就是计划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到西北、华北地区,这项工程一旦建成实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就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其次,修建水库是解决降水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 华北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 月、8月,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因此,在华北地区各河中上游应大力修建水库,同时要通过改造或扩建,增加原有水利工程的蓄洪能力,使枯水期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充, 也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另外是加强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扩展资料: 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不均,进一步加剧了水紧张状态;按流域划分,我国水资源共可分为10 个主要流域,分别是松花江、辽河、海河、淮河、黄河、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西北诸河流域。根据2004 至2008 年我国各流域水资源分布表,我国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西南诸河、珠江流域、东南诸河和西北诸河流域,2008 年上述五大流域的水资源总量之和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88%,其中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最大,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34.48%。从国土面积与水资源比例看,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从人口与水资源比例看,全国82%的人口仅占据47%的水资源。全国共有16 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含过境水)低于国际标准所划定的重度缺水线,有6 个省、区已处于极度缺水状态。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供水不足,其中六分之一严重缺水。如果不对现有水资源进行合理管理,随着中国人口在本世纪中叶达到16亿的上限,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将跌至1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水资源短缺形势将更为严峻。

5,天津水资源紧缺现状

  任何城市都有其自身的特性,也有其发展的方向,从宏观来谈,京津地区承载不了两个发达的城市,就因为水资源之困,特别是天津这个资源枯竭的城市,本地人的生活都要靠引入其他地方的水资源来满足。  天津是个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城市,以至于,现在的人口已到承载极限,发展引来的人口大增长,对天津的未来是一个噩梦。环渤海地区的发达城市就像黑洞,吸走其它城市的发展空间,北京的发展牺牲了天津,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武清境内的8条河完全是北京的排污河,致使武清的河流污染,全是臭水,所以武清只能引入滦河水!然而天津的发展靠港口  这个选题有些太长了,先到这吧  其实,楼兰古城辉煌过,古长安也辉煌过,为什么没落了??其实很简单,水和环境没法承受了,所以富有的人们像游牧民牵到了肥沃的地方,封建制度下,最后的辉煌是北京!北京经受这些许年的摧残,也已经逐渐不适合生活,南水北调,就是ZF想改变自然规律的一种尝试,但未来的效果无从知晓。另外,正因为环境的逐渐破坏,资源的匮乏,环渤海承载不了两个发达城市,所以天津的地位逐渐丧失,必须找到资源丰富的地方再行发展,北京的资源匮乏程度也很严重,但ZF没有放弃其首都的地位,从河北等附近地区调水,救急。把污水排出北京,减负。但到目前这些方法也已经逐渐失效,所以为了北京继续的发展,ZF实施了两个重要的决策,其一南水北调,其二,重污染企业移除北京,所以首钢去曹妃甸,不是回输血,而是继续的吸血!即使这样,天津的资源依然不能支持其发展,现在天津自身的人口已经偏多,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环境本身是有自净能力的,但当我们排放的生活垃圾,工业污染超出环境自净速度时,环境会不断恶化,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90年代,天津港清澈见底,到处有鱼虾,海鸥在空中飞翔,但现在呢?因为破坏的速度超出了渤海湾的自净能力。),环境正在不断的恶化,这一点才是应该着力解决的最重大的问题!南水北调能分给天津多少还是未知数,而且当人类开始大范围的用水紧张时,南水还能顺利的掉到北方吗??所以,“人口的显著增加”正是噩梦的开始,短期的增长之后,我们将面对的是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一个城市的发展现在依然会受制于大自然,我们依然要遵从自然的规律!环渤海的发展,会在环境到达承受临界点时戛然而止!  谁为天津"救急"?--天津水资源危机的报告  随着潘家口水库的容量降至死库容,天津进行了第六次引黄,而实到的净水量仅剩  下2亿立方米,不足计划引水量的五分之一,引黄济津只能救得一时,而"南水北调"工程  的可行性尚在论证中。干渴,如同附骨之疽,正消耗着这个城市的活力和意志  连续4年的大旱使得北方许多地区陷入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之中,天津就是面临水危机  的典型地区。尽管今年天津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第六次引黄,但远水解不了近渴,面对日  益干涸的黄河,我们又怎能乐观起来呢!  一、天津水资源的现状  我们姑且不论,中国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值的1/4,也不论中国是联合  国的13个最为贫水的国家之一,就单单天津所在的海河流域而论,海河流域年人均水资  源占有量只有321立方米,与其他几大流域相比是最少的。在海河流域中,天津的占有量  更少,年人均只有160立方米。属于严重的资源缺水地区。天津本地自产水、地下水资源  总量多年平均值为16.88亿立方米,长期以来,天津工农业用水主要依靠入境水,而入境  水是逐年减少的,而且多次发生供水危机。  根据天津滨海新区的规划,到2010年将缺水4亿立方米,全市缺水将达到17亿立方  米。今年1月~6月份,天津日用水量已从原先的220多万吨,降为160万吨,几近底线。  然而气候依然干旱异常,干渴正消耗着这个城市的活力和意志……  二、天津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措施  天津市政府在今年上半年已连续发出了3个节水通令,采取了近三十项节水措施,包  括停止农业用水、关闭所有的冲水洗车点、严控企业耗水大户、对居民限量使用生活用  水、提高水价等。从"确保城乡人畜吃水和抗旱保麦"的口号,到"全力保证居民生活用  水"已成为天津万不得已的取舍。  "节流"的同时,天津市政府也积极地寻找"开源"的途径。为从外地调来入境水,曾  先后掀起了格外壮烈的"天津保卫战"。  连年的干旱使得滦河水量剧减,滦河下游几近断流,为保证天津人民生活生产用  水,政府明令禁止引滦河水用于农业灌溉之用--虽然干裂的土地和生活在其上的农民同  样需要水的滋润。随着滦河上游潘家口水库这唯一的供水水源地库容量降至死库容,天  津又掀起了历史上的第六次引黄。  为引黄济津,国务院出面协调,从4000公里的刘家峡直至山东引黄口,再奔流580  公里达天津市区。沿途地区一路保卫,没有许可不得擅自采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工  作人员也奔扑黄河上中下游监督检查引水量。正是有了兄弟省份人民的无私奉献,才得  以使天津人民有了一点救命水。然而,此次引黄济津计划水量为10亿立方米,而实到天  津自来水厂的净水量仅剩下2亿立方米。引黄济津救得了一时,又怎能救得了永远?  正在规划中的南水北调路途漫漫,其工程可行性还在论证中。面对此情此景,有识  之士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最强音!  三、呼吁:向大海要水喝!  海水淡化是天津解决工农业用水的根本途径。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大多数水资源  危机的沿海国家都直接卷入了海水淡化的发展潮流。目前,无论中东的产油国家或是西  方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发挥海岸优势,建设有相当规模的海水淡化厂或海水淡化示  范装置。根据国际脱盐协会的统计,截止到1995年底,世界范围内共安装了11066台单  机容量大于100吨/日的淡化装置,每天生产淡水2030万立方米,到1997年底,单台产量  在100吨/日以上的淡化水日产量已达2300万立方米。目前海水淡化的日产水量已达到  2700万立方米,养活的人口多于一亿之众。海水淡化装置的年销售额在九十年代达到20  亿美元以上,且以每年10%~30%的速度攀升。  我国的海水直接利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目前年取用海水量达到100亿立方米左右,  虽然与国外相比差距明显,但天津以及其他沿海城市的使用效果表明,用海水代替淡水  作为工业用水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海水淡化技术日趋成熟,产业化势头很好。  就天津而言,具有开发利用海水的独特优势,具备海水淡化产业化的人才、自然环  境、工业基础等有利条件:  国内唯一专门从事海水淡化以及海水资源开发的专业性研究机构--国家海洋局天津  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坐落在天津市。该所拥有享誉海内外的专家群体。今年12月5  日,该所承担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海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取  得重大技术进展,并已具备产业化推广应用的条件,其中就包括蒸馏海水淡化技术,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该所设计的辽宁长海县1000吨/日海水淡化工程、山东黄岛电厂3000吨/日等工程  看,该所完全具备了1万吨/日海水淡化的产业化示范工程的设计。  城市用水的80%是工业用水,而工业用水的80%是冷却用水。天津大港发电厂是国内  最早大规模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和淡化海水作为锅炉补充用水的单位,年利用海水  量17亿立方米,相当节约淡水6000万立方米,在海水利用以及海水淡化设备的操作运行  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天津大港电厂从1998年开始海水淡化的民用开发工作,现已形  成了月产罐装水近3000桶的规模,今年上半年累计投放市场淡化海水约3000吨。在水质  保证的前提下,淡化海水产品的成本已经与市场上销售的纯净水和矿泉水接近,为淡化  海水大规模走向市场创造了条件。天津碱厂利用海水化盐,节约了淡水,取得了明显的  经济效益。  天津独特的海岸优势和雄厚的工业基础。天津具有海水利用产业必需的雄厚的化  工、机械制造、造船、冶金、腐蚀与防护等工业基础。国内外专家考察结果表明:天津  的新港船厂不仅有良好的加工能力,且有自备码头,便于大型设备的进出,是海水淡化  设备加工的理想场所。  四、来自专家的呼吁  众多水资源方面的专家一再呼吁:随着淡水资源危机日益加剧,海水资源的利用应  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条件日臻成熟,应加大投资力度。建立海  水淡化的示范工程和配套技术中心,以利于海水淡化这一朝阳产业从一开始就步入良性  循环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以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阮国岭博士,杭州水处理中心高从土  皆院士和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王世昌教授为代表的专家指出:"发展海水淡化产业,  向海洋要淡水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其产业化不仅有助于缓解我国的淡水危机,而且  有可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国创汇。此方面已有韩国和以色列等国的成功经验,我国  应奋起直追,有所作为。在很多情况下,过分调水给被调地区经济带来的长远损失远远  超过淡水本身的价值,因此一味地从外地调水无异于挖肉补疮。长时间地等待传统观念  中的懥?蹝水源,必定坐失良机,因小失大。"  位于九河下梢的天津依水而建,也因水而兴。但进入21世纪时,天津不仅早已失去了水资源优势,就缺水程度而言,还被列入中国北方最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天津市委、市政府响亮地提出要以海河改造为龙头,用3~5年时间将天津建成中国北方的“威尼斯”。这是天津借地缘优势发展自己的重大战略举措。  回顾20世纪末叶的2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迅速崛起,历史、现实和未来都在呼唤以环渤海地区为代表的黄河三角洲经济腾飞的到来。人们更为关切和希冀作为中央直辖市和我国北方老工业基地的天津,能够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加速发展、走向世界的龙头。背负着历史的重任,天津以超常规跨越发展的韬略和奋起追 赶时代的脚步,使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地向前发展,连续12年保持2位数增长,天津城市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0 03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作为支撑一个城市发展的水资源,如何在振兴天津中起到支柱作用,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天津水资源短缺,但并不是说天津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解决天津水问题,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在开源上,2010年长江水将引到天津,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眼下迫在眉睫的是节流,即通过节水工作的深化、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将天津建成节水型城市,变资源劣势为发展优势。  开发利用好水资源是件大事,要根据天津水资源的特点在下述几个方面做工作。  一、要把水资源劣势化为建设节水型工业的优势。天津市用水大户主要是工矿企业,每年约占城市总量的50 %。因此,建设节水型工业在天津就显得尤为重要。天津用7年时间把国有大中型企业嫁接、改造、调整了一遍,工业发展势头始终不减,连续11年2位数增长,但天津的工业用水量却呈逐年递减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是严格控制多耗水产业 的发展,如大力压缩高耗水的冶金、造纸和印染等行业。二是加大水资源利用上的科技投入,向海水、再生水要水源。天津大港电厂仅海水利用一项一年就节约淡水7亿立方米以上。在中水利用上仅冲车一项,全市一年就可节约自来水36万吨。天津目前万元产值耗水量27立方米,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均在全国前列。天津水资源短缺,但并未影响天津工业的发展,相反地造就了天津节水型工业。因此,要把天津水资源的劣势转化为建设节水型工业最大的优势来推销,作为一个资本来经营,作为一大条件来引资。  二、要把水资源劣势转化成为发展节水型农业的优势。天津因为缺水,所以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压缩耗水高的农作物,全面推广高科技和节水型农业作物达上百万亩。天津小站稻虽然是国内外著名的产品,但由于耗水量大,这些年来种植面积由最高时的100万亩压缩为20万亩。天津在种粮、种菜都以耐旱性作为首选,积极推广节水型的灌溉方式和种植方式,采用穴灌、滴灌、喷灌、微灌等灌溉方式,结合地膜、大棚、温室等种植条件的改善,使天津农业节水工程控制灌溉面积达到了43%,并建成了一批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将水资源劣势转化为发展节水型农业的优势,为天津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从1991年到2001年,天津市农业产值由54亿元增加到169亿元,增幅达2倍。  三、要把水资源劣势转化为旅游优势。天津的海河源远流长,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北方特色,要借将海河打造成世界名河的历史机遇,抓住水这个特色做足文章。一是看水。天津近几年先后改造津河、卫津河、北运河、复兴河、月牙河,从今年起又要大规模改造海河、外环线,实现河湖水系相连,水绕城转,水清船行,这为发展河湖旅游创造了条 件。二是赏水。天津依水而兴,依水而建,留下了许多人文景观和历史典故,发展水上旅游,品味天津独具特色的河湖相通的水文化,也是很有吸引力的。三是玩水。目前,天津市河湖水面不少,但旅游开发力度不够,除少量旅游船外几乎没有什么开发项目。其实,充分利用现有的河湖水面,就可以大力发展水上旅游,如水上跳伞、水上蹦极、水上赛艇等等。另外,旅游线路的安排也要充分考虑天津水的特点,以水为载体,多做水文章。  四、要把水资源劣势转化成生态环境优势。天津虽然水资源短缺,但九河下梢的历史演变使天津河道密集,河湖成网,加之近几年对市区河道大规模的整治,使天津这个北方最典型的缺水城市逐渐形成了利用水的特点创造生态环境优势的典型。所以,天津的城市建设要尽可能考虑水的因素,利用好水,依水兴市,依水造势,用水打造城市,把天津建设成生态环境最好的北方“威尼斯”。与此同时,还要着力发展水上经济,充分利用河湖水面,开展多种经营养殖、旅游再加上航运,在营造良好的人文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同时,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篇了  凑合看吧
文章TAG:解决天津市水资源短缺的措施解决天津天津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