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南开区 > 阮咸,阮咸作品有没有作品流传下来

阮咸,阮咸作品有没有作品流传下来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20 21:05:55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阮咸作品有没有作品流传下来

没有,阮咸曾作律议(见)。但其著作无一流传至今
有的

阮咸作品有没有作品流传下来

2,请简要介绍一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

阮咸,生卒不详。与叔父阮籍竹林之游。妙解音律,善弹琵琶。藐视礼法,任性不羁,与姑姑的女佣人相爱,姑姑出嫁带走了女佣人,他得知后,当着满屋的客人,遽借客马追婢,追上之后,与婢骑一匹马而回,别人说三道四,他满不在乎。在当时,这可算是一种大胆的越礼行为。画面阮咸形象,突出其“妙解音律,善弹琵琶”的特征。头戴帻,巾角飘于脑后。结跏趺坐于皮褥上,双手抱阮轻弹,面含微笑,内心已进入音乐世界

请简要介绍一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

3,阮籍阮咸是什么关系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与阮籍并称“大小阮”,两人同为竹林七贤。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与阮籍并称“大小阮”,两人同为竹林七贤。阮浑是阮籍的儿子。

阮籍阮咸是什么关系

4,阮咸怎么读

阮咸的读音是luan xian。阮咸(生卒年不详),字仲容,陈留尉氏人(今河南),系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大小阮”,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竹林七贤”。阮咸为人旷达不拘礼节、尚道弃事、好酒而贫。担任散骑侍郎时,山涛多次推荐阮咸,但没有得到晋武帝认同。阮咸曾质疑荀勖的音律,因此遭到记恨,最后任为始平太守,直至寿终。阮咸善弹琵琶,精通音律,著有《律议》。一种形似月琴而颈较长的古琵琶,相传因他善弹而被命名为“阮咸”,简称“阮”。阮咸,字仲容,父亲阮熙是武都太守,叔父是阮籍。少年时代的阮咸就很聪慧,常常跟随叔父阮籍参加名士们的社交活动。 他放任旷达不拘礼节,与叔父阮籍遨游于山林,当时讲礼义法度的人都讥讽他的所为。阮家同族人一起饮酒时,当阮咸到来时,就不再用酒杯斟酒,而用大盆装酒,围坐一圈,开怀畅饮。当时曾有一群猪也来喝盆中的酒,阮咸直接凑上去,与猪一道喝。当时叔伯兄弟莫不认为阮咸这种放任旷达为德行,惟独阮籍不赞同这种做法。阮咸年轻时在居母丧期间,还作出了身穿孝服、骑驴追赶私恋的鲜卑婢女的这种鄙视繁文缛节的事情。

5,不见旧时青山竹却闻故人阮咸音是什么意思青山竹和阮咸音又

阮咸,晋初名士也。他和他的叔父阮籍一样,都是旷达不羁的名士,人称他俩为“小阮”、“大阮”。阮咸讨厌官场的污浊之气,蔑视封建礼教,宁可一人喝酒弹琴,消愁解闷,也不愿与庸人来往,大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超脱与旷达。不见旧时青山竹,却闻故人阮咸音。这句诗词,颇有几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韵味。

6,阮咸放不羁的名士

在西晋朝,每逢阴历七月七日这天,人们有着晾晒衣物的风俗。慢慢晾晒衣物变成了大家彰显富贵的手段。这天碰巧七月七日,阮家富人区的大宅大院,尽是琳琅满目,绫罗绸缎,晃人眼睛。只见街对面,一个东西极其醒目,挂的很高,那是一个粗布的短裤,正在风中摇动。原来是一个叫阮咸的小伙子挂上去的。人家炫富,他炫贫,这也太正面刚了,他究竟是谁呢?阮咸,字仲容,是阮籍的侄子。他和阮籍并称为“大小阮”,是竹林七贤之一,也是当时的名士。 炫贫之外,阮咸还有更通透豁达的一面。阮咸极爱喝酒,而且不拘礼法。有人来阮咸家做客,阮咸认为用酒杯喝酒太麻烦,便让大家围着大瓮坐下,给大瓮里盛满酒。谁想喝酒,便探头喝就行。阮咸家的猪闻到酒的香味也跑过来,把头探进大瓮一起喝酒。阮咸不以为然,继续与猪一起痛饮。阮咸平时放纵不羁,守孝期间也未有收敛。阮咸的母亲去世了,阮咸在家中守孝,有许多客人前来吊丧。丧礼结束,阮咸的姑姥要带着自己的胡婢离开,这个胡婢已经怀孕,阮咸是孩子父亲。阮咸得知后,穿着丧服骑着客人的驴子就追出门外,大叫:“人种不可失!”追了一路,与胡婢同乘一驴返回,后来生了一个儿子便是阮孚。阮咸这么一个不拘礼法,放纵不羁的人,也能作为竹林七贤之一?能。阮咸虽然每天饮酒作乐,但他清真寡心,很有才华。不仅如此,阮咸在音乐方面有很大的造诣,不但会作曲,而且对音乐是融会贯通。荀勖是校正音律的侍中,大家都认为他在音乐方面造诣很高。然而,阮咸认为荀勖做的律管声音有点高,高则悲切,不符合古律。阮咸每次与荀勖见面都要纠正他。荀勖认为自己是对的,不听阮咸的劝告,还把他发配到了远方。后来一个农夫挖到一个周朝测量音律的尺子。荀勖用尺子测了一下自己的乐器,发现每一个乐器的音律都差了一点,他这才佩服阮咸的高明。都说竹林七贤不拘礼法,其实阮籍、嵇康他们皆有苦衷,阮籍是因为不认同司马家族,他才每天醉酒痛哭。嵇康也是因为不想做官才退隐山林,还给山涛写了绝交书。其实阮咸才是真正的不拘礼法,他日醉酒常奏乐并不是埋怨皇帝不重用他,他是完全自由的,他喝酒其实是借酒抒才情啊!阮咸一首诗中也表明了他的人生态度: 八斗才粮抛子建,一方灵宝掷桓玄。 家叔哭穷却谁笑,正是阮咸急挥鞭。 小颈秀项可青睐,大名高声皆白眼。 我欲邀卿常漫舞,青丝白发老人间。阮咸不要才华,不要天分,只求与卿常漫舞,他叔叔阮籍为世人痛哭,而此时阮咸却在笑着挥鞭追赶胡婢。世人仰慕的名利,阮咸统统付与白眼。 阮咸和阮籍虽并称“大小阮”,但他俩面对黑暗的时代却有不同的做法。阮籍把它们化作了痛哭,化作了酩酊大醉,而阮咸却将它们化作了醉酒,化作了音乐,化作了宣泄。

7,阮咸挂大布犊鼻裈译文

《世说新语·任诞》: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阮仲容(阮咸字仲容)和阮籍(曾任步兵校尉,后称之为阮步兵)住在道路南边,其他姓阮的住在道路北边。北阮都很富有,南阮却很贫穷。七月七日 那天,(按照乡俗)北阮把衣服搬出来放在太阳下,尽是绫罗锦绣,光彩夺目;仲容也用竹竿挂着粗布牛鼻裙,晒在庭院里。有人感到奇怪,问他, 他回答说:“不能免除社会习俗,姑且学大家这样罢了。”

8,阮咸阮瞻阮籍的关系是什么

陈留尉氏(今河南)人、孙阮咸,后相继为司马懿从事中郎阮籍(公元210~263年),“建安七子”中阮瑀的儿子。阮氏一门,其子阮籍,出了很多音乐家、文学家,召为参军。曹爽辅政,据说是阮氏长啸台,字嗣宗,有一个大土丘,音乐家,不久托病辞归。尉氏县一中的门口,而咸子阮瞻也是为后人称颂的音乐名家。阮瑀曾从同乡蔡邕学习音乐,皆为“竹林七贤”中以琴见称者、司马师从事中郎
阮籍与侄阮咸并有盛名,阮籍是阮咸的叔叔,阮咸的儿子阮瞻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与阮籍并称“大小阮”,两人同为竹林七贤。

9,竹林七贤之阮咸的身平简介

阮咸简介阮咸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仲容。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竹林七贤” 。阮咸是阮籍之侄, 与籍并称为“大小阮” 。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为人旷放,不拘礼法。善弹琵琶。他所用的琵琶与后来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琶不同,唐时以他的名字为他所弹的乐器命名为“阮咸”,宋时简称“阮”。以人名来给乐器命名,在中外音乐史上仅他一个。阮咸不仅擅长演奏,也精于作曲,唐代流行的琴曲《三峡流泉》据说就是他所作,李季兰在同名诗中有“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的诗句。1950年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持阮弹奏的阮咸画像,神情专注。据《琴史》记载:阮咸的儿子阮瞻“亦善弹琴,人闻其能,多往求听,不问长幼贵贱,皆为弹之。”他甚至可以整天为人弹奏而没有一点不耐烦的表示。

10,阮咸对中国音乐史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阮藉、稽康皆是古琴的高手,不仅琴技精绝也是琴曲创作的大家。阮藉所做的古琴曲《酒狂》,稽康临刑前所奏的广陵散一直流传至今是琴家皆所崇敬的古琴奇曲名篇。 阮藉魏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阮藉之父阮瑀曾受学于蔡邕,通音律擅弹琴。阮氏家族皆多好音乐,阮藉受乃父熏陶博学多才且蔑视权贵,是当时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在哲学上有其独到的见解,认为“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道者法自然而为化,侯王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有诗作八十余首,另有四言诗十余首,因当时政治状况极其复杂,阮藉常用醉酒的办法保全自己,著名琴曲《酒狂》即是这时创作的。 《酒狂》一曲,在明宁王朱权所著《神奇秘谱》中说:“是曲者,阮藉所作也,藉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其趣也若是,岂真嗜于酒耶,有道存焉。玄妙在于其中,故不为俗子道,达者得之。”明《理性元雅》琴谱,所刊此曲有七段小标题,一乐酒忘忧;二醉舞飞仙;三浩歌天地;四嗜酒忘形;五花笺草扫;六低低吐酒;七托酒佯狂,此曲音乐语言简炼,曲虽短且精,将饮酒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吐酒声数句尤为绝妙,是历代琴家所喜爱之曲,流传至今。
文章TAG:阮咸作品有没有没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