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 > 南开区 > 天津市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天津市有什么名人的故居可不可以简要介绍一下我要写一篇1000的

天津市的历史名人有哪些,天津市有什么名人的故居可不可以简要介绍一下我要写一篇1000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4 22:27:54 编辑:天津生活 手机版

1,天津市什么名人的故居可不可以简要介绍一下我要写一篇1000的

和平区有一个静园,是当时溥仪避难时住过的地方

天津市有什么名人的故居可不可以简要介绍一下我要写一篇1000的

2,天津的名人有哪些

00:00 / 00:15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天津的名人有哪些

3,天津市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李叔同,清末,霍元甲,清末
蓟县赵普 宋朝开国丞相 辅佐三朝君王

天津市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4,天津的名人有哪些

郭德纲,冯巩,马三立,刘欢 都挺有名.霍元甲(1869-1909年),出生于天津的武术世家,自幼苦练武功。他的武功不仅继承了祖传绝技,而且旁参各派,博采众长,练就了超群武艺,曾打败了当时号称天下无敌的俄国大力土和英国大力士,力挫日本柔道队,大振国威。为了强国强民,他在上海创办了上海精武体育会,孙中山曾为之题写“尚武精神”几个大字。后来,霍元甲被人以治病为名投毒害死。【梅成栋】(1776~1844)清代诗人。字树君,号吟斋。天津人。道光年间倡立辅仁学院,主讲席10余年。曾在天津水西庄与文人名士结成梅花诗社,有许多诗作在士林传诵,是当时天津诗坛公认的领袖。著有《欲起竹间楼存稿》、《四书讲义》、《管见篇》、《吟斋笔存》等,辑有《津门诗抄》。 【张明山】(1826~1906)民间艺术家。名长林。天津人。泥人张第一代。幼初入塾,即喜为粘土之戏。经成年累月地细心揣摩与刻苦实践,对捏塑泥人技术终获独得之秘。操作时优游自得,若不经意,而得心应手。为人捏像只须对坐谈笑,抟泥入手,顷刻而成;且能藏泥于袖,悄悄抟塑人像,形神毕肖,栩栩如生。其作品有古装仕女、戏曲角色和各行业人像,驰誉遐迩,被称为南北塑像者之冠。其作品曾获巴拿马赛会一等奖和南洋各地展览会奖状、奖牌20多件。【孙菊仙】(1841~1931)京剧演员。原名濂,字宝臣,号学年。天津人。早年是武秀才,曾参与镇压太平军。30多岁以后由业余爱好京剧而下海从艺,师事程长庚,唱老生,噪音宽亮,唱腔淳朴苍劲,能以气行腔,吞放自如,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孙派,与汪桂芬、谭鑫培齐名。孙戏以《完璧归赵》、《逍遥津》、《骂杨广》等著名。孙菊仙不仅演技高超,品德也为人敬仰,不以名角自居,不卖高价票,90岁高龄时,还在津京两地为慈善事业举行义演。在上海演出时,被旅沪天津人亲切地称为老乡亲,后来叫响,他便以老乡亲为艺名。晚年终于天津故居。

5,天津有什麽历史名人

李叔同(佛教人士),霍元甲(武林高手),华世奎(书法大家)马三立(相声泰斗)张伯苓(偶的老校长)。
马三立
霍元甲

6,天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袁世凯兴办洋务和发展北洋势力的主要基地。从1860年鸦片战争伊始,天津不断的遭受外来侵略者无尽的蹂躏,历经八国联军的无情摧残又亲眼见证了日本的烧杀劫掠也经历的那段?,同样也亲眼目睹了中国由沉睡到崛起的一段辛酸史。从任人蹂躏到如今的亚洲强国乃至世界不敢小觑的文明古国,其中的辛酸和努力,完完全全的都被有形和无形的记录在了历史的无言和厚重当中。天津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为此奋斗付出或者牺牲过的每一个人,他们都被在记在了她的眼里心中,成就了她现在的风韵和特别。1) 周恩来与天津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以其伟大的人格、杰出的才干被国际舆论称作“整个20世纪中最杰出的政治家”。周恩来的成长与天津息息相关,他生前曾多次称天津是他“青年时代的故乡”,并一往情深地向人谈及他在天津生活、学习、战斗的历历往事。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淮安。1913年随伯父来到天津,考入闻名全国的南开学校。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从南开学校毕业。目睹中国内忧外患的局面,他决心东渡日本以求救国真理。行前留下“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诗句,被人传唱至今。?周恩来与天津的渊源千丝万缕,难以说尽.海河人民、南开学子以各种方式纪念着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南开校园里矗立着他的巨大雕像,觉悟社旧址被保存至今。?2)邓颖超在天津的足迹?邓颖超,1910年来到天津,靠母亲行医和自己课余打短工维持生计。1916年,邓大姐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正值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年仅15岁的邓大姐便以满腔热情投身反帝爱国的革命斗争。1919年5月25日,她参与发起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任评议委员和讲演队长,创办了平民学校,出版了《醒世》周刊和《平民》半月刊,宣传和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妇女抵制日货,争取民族独立,保卫国家领土主权。?“觉悟社”很快成为领导天津革命斗争的坚强核心?3)吉鸿昌与天津爱国将领吉鸿昌于1930年以有余堂名义买下法租界40号路这座楼房,第二年全家迁入。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曾任宁夏政府主席的他和冯玉祥等组成抗日同盟军,并亲任前敌总指挥。1933年抗日同盟军在蒋介石与日本侵略军夹击下失败,吉鸿昌返回天津住在这里,继续进行抗日活动。他在这所住宅楼内筹措经费,搜集武器,进行秘密革命活动。4)张学铭与天津无论是开始的睦南道,还是后来的常德道,对张学铭一生而言天津都是个重要的地方。尽管他的晚年是在北京度过,但张学铭却在天津做了很多颇具影响力的事情,也在这里经历了数次角色转换。张学铭早年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后又进入日本步兵专门学校学习,1929年由日本回国后就职于东北军。?1930年,经国民党元老吴铁城举荐,张学铭出任天津市警察局局长。1931年4月,任天津市市长兼警察局局长,日本人策划的“天津事变”便在此后发生。张学铭粉碎日伪阴谋暴乱取得了重大胜利,而日本失利后,通过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向蒋介石政府抗议,南京政府在日本的所谓“抗议下”妥协退让,张学铭被迫辞职出国考察。张学铭后来被提任为天津市建设局副局长、天津市市政工程局副局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天津的市政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张学铭曾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5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天津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政协委员等职务。?5)张作相 的天津往事?一九三三年热河沦陷后,张作相去职到天津隐居。汉奸洪维国(曾任伪满洲国财政次长)多次到张的住处,利诱威胁,劝他为日本人效劳,张作相严词拒绝。洪原是张学良的下属,“九·一八”后来华北工作,与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勾结,当了汉奸。伪满洲国成立后,土肥原又授意洪维国以多种手段拉张作相出山,遭到拒绝,便在天津日租界利用报馆抛出“号外”,声称张作相已离开天津到霸县找二叔子张廷枢(东北军一一二师长,当时驻军霸县),准备指挥东北军。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挑拨张作相和国民党的关系,因为当时东北军已由国民党统一指挥。对此,张作相大为震怒,当面怒斥洪维国的可耻行为。?在诱降张作相时,日军曾派人将张在沈阳,吉林的箱柜什物送往锦州“福厚堂”(张寓)交其戚人点收,以讨好张作相。张闻讯后,立即告诫家属子女,一律不准挪动,以示不受拉拢。?6)颜惠庆,上海人,1991年任命国政府国务总理兼外交总长.1949年后,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7)张自忠(1891~1940),山东临清人,著名抗日将领.1935年任察哈尔省主席,翌年任天津市市长,曾参加台儿庄会战、武汉保卫战1940年与日军激战在南瓜店壮烈殉国8)庄乐峰 江苏丹阳人,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曾任美商胜家份人际公司买办、天津英租界华人纳税会董事长,为耀华学校创办人之一 因为这段特殊的历史背景,天津有了她独特的建筑风格,走在街上,随处可见的历史痕迹,更使这座城市充满了厚重感。??

7,天津在三国时代叫什么出了那些三国时代的名人

http://map.baidu.com/# http://www.xfxy.com/sgwh/sg_map/images/sg_map_big.gif 你可以比较一下这两个地图,前者是现在的地图,后者是三国时期地图,在现在地图上天津的位置在三国时期地图上是没有城镇的,最近的是“渤海”,所以那是所谓的现在天津的地方没有出过名人,其实那个地方根本没有人,没有城镇怎么会有人呢,没有食物来源

8,天津都有哪些历史名人啊

天津历史名人 天津名人【查为仁】(1695~1749)清代诗人。字心谷,号莲坡,又号莲坡居士。天津人。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曾建查氏园林别墅水西庄。查为仁于此广置图书金石鼎彝,结纳国内著名文人、学者。杭世骏、江沆、厉鹗等著名文学家、经学家、诗坛领袖等都曾寓居水西庄,或吟诗作赋,或挥毫书画,或埋头经史,或著书立说,或鉴赏金石、书画、图籍,产生了大量诗词、文章、书法、绘画作品,使天津古代文学艺术事业以水西庄为中心进入了极盛时期。其文人之盛,与扬州马氏玲珑山馆、杭州赵氏小山堂南北并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文化胜地。查为仁本人也大展才华,与厉鹗合笺《绝妙好词笺》被收入《四库全书》。著有《庶塘未定稿》9卷、《外集》8卷、《莲坡诗话》3卷等。【梅成栋】(1776~1844)清代诗人。字树君,号吟斋。天津人。道光年间倡立辅仁学院,主讲席10余年。曾在天津水西庄与文人名士结成梅花诗社,有许多诗作在士林传诵,是当时天津诗坛公认的领袖。著有《欲起竹间楼存稿》、《四书讲义》、《管见篇》、《吟斋笔存》等,辑有《津门诗抄》。【张明山】(1826~1906)民间艺术家。名长林。天津人。泥人张第一代。幼初入塾,即喜为粘土之戏。经成年累月地细心揣摩与刻苦实践,对捏塑泥人技术终获独得之秘。操作时优游自得,若不经意,而得心应手。为人捏像只须对坐谈笑,抟泥入手,顷刻而成;且能藏泥于袖,悄悄抟塑人像,形神毕肖,栩栩如生。其作品有古装仕女、戏曲角色和各行业人像,驰誉遐迩,被称为南北塑像者之冠。其作品曾获巴拿马赛会一等奖和南洋各地展览会奖状、奖牌20多件。【孙菊仙】(1841~1931)京剧演员。原名濂,字宝臣,号学年。天津人。早年是武秀才,曾参与镇压太平军。30多岁以后由业余爱好京剧而下海从艺,师事程长庚,唱老生,噪音宽亮,唱腔淳朴苍劲,能以气行腔,吞放自如,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孙派,与汪桂芬、谭鑫培齐名。孙戏以《完璧归赵》、《逍遥津》、《骂杨广》等著名。孙菊仙不仅演技高超,品德也为人敬仰,不以名角自居,不卖高价票,90岁高龄时,还在津京两地为慈善事业举行义演。在上海演出时,被旅沪天津人亲切地称为老乡亲,后来叫响,他便以老乡亲为艺名。晚年终于天津故居。【张兆祥】(1852~1908)画家。字和庵。天津人。师从孟绣村,多才多艺,通晓西洋照相技法和诗文书画,尤擅写生,画花鸟,并吸收郎士宁西洋画法,开一代画坛新风,自成一派。其作品传世甚少,尤为宝贵。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的《石榴花》,色彩浓艳,风姿绝伦,堪称珍品。其弟子陆文郁等人也在画坛名噪一时。【严修】(1860~1929)教育家。字范孙,号梦扶。天津人。清末翰林。任贵州学政时,倡新学,以奏请开经济特科名于世。1897年任满辞归,热心于乡里兴学。先约张伯苓来教家塾,后又辟私宅为敬业中学堂(今南开中学前身),又联合士绅创办民立第一、第二小学,协助地方当局办起多所官立小学与半日学堂、补习所等多种教育机构。之后,在私宅创办女子小学、保姆讲习所(幼师)、蒙养园,对天津新式教育的兴起,起到了启蒙与促进作用。1918年与张伯苓创办南开大学。晚年倡组城南诗社、崇化学会,讲义理、训诂之学。著述存稿有诗、文、日记、函札多种,辑录出版有《严范孙先生遗著》、《严范孙先生古近体诗存稿》等书。其书法俊逸潇洒,妩媚多姿,为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之一。【华世奎】(1863~1941)书法家。字启臣,号璧臣。天津人。清内阁阁丞,民国成立之后,以遗老自居,终生不剪辫子。同严修组崇化学会,主其事。其书法走笔取颜字之骨,气魄雄伟,骨力开张,功力甚厚。手书的天津劝业场五字巨匾,字大1米,苍劲雄伟,可谓其代表作。书法作品小至蝇头小楷,大至径尺以上榜书,结构都很凝重舒放,晚年更加苍劲挺拔。居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之首。【周学熙】(1865~1947)实业家。字缉之,别号止庵。安徽东至县人。1894年中举。初官于浙江,后为山东候补道员。1900年入直隶总督袁世凯幕下,主持北洋实业。1903年赴日本考察工商业,回国后曾作直隶工艺总局总办、天津道、长芦盐运使,民国后两度出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任期内在天津先后创办商品陈列所、植物园、铁工厂、高等工业学堂、教育用品创造所、滦州煤矿公司、启新洋灰公司、京师自来水公司、耀华玻璃公司、华新纺织公司以及天津中国实业银行等,成为一个典型的企业集团,奠定了北洋实业的基干,本人亦成为与南方张謇齐名的著名实业家。著有《止庵诗存》、《止庵诗补集》。【张相文】(1866~1933)学者。字蔚西,号沌谷。江苏泗阳人。光绪丙戌岁试补博士弟子员,后弃科举,殚心新学,尤喜中外地舆科学。1899年入上海南洋公学专攻史地,后转该校教习。1901年编写初、中等地理教科书。1907年任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堂长,出版《地文学》,将生物界纳入地理学,有开创意义。与张伯苓、吴鼎昌等创办中国地学会,任会长,编辑《地理杂志》月刊。1920年从事佛学研究。性喜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塞外,考证秦长城之旧址所在,发现成吉思汗陵寝故址及其碑志,纠正当时历史学家之误,对学术界颇有贡献。著作有《佛学地理》、《南园丛稿》等书。【梁启超】(1873~1929)学者,政治家。字卓如,任甫,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人称任公。广东新会人。1890年入京会试得识康有为,拜为师,并接触西学。1895年从康有为入京,协助其发动公车上书,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风靡大江南北,与康有为并称康梁。1898年再次进京,办理保国会,参与新政,多次上书请废八股、设编译局、奖励工艺制造。7月光绪皇帝召见,命其筹备京师大学堂,主持译书局。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创办《清汉报》、《新民丛报》,主张君主立宪,参加保皇会。辛亥革命后回国,在津创办《庸言》月刊,后在袁世凯政府任职。察觉袁的复辟野心后,于1915年定居天津。同年袁谋称帝愈急,梁启超策动其学生蔡锷回滇起义,亲自在寓所草成讨袁檄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送沪发表。袁倒台后梁启超赴欧考察,1920年回国办《改造》半月刊,并在清华、北大任教。此后即脱离政界在津专心著述,完成《清代学术概论》、《墨子校译》、《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等专著,并在南开大学及寓所书房饮冰室讲学授课。著述收入《饮冰室合集》,共148卷,约1400万字,涉及哲学、史学、文学、经济、法律、道德、宗教等许多学科,时间上囊括古今,地域上兼及中外。尤其在先秦和明清、近代的学术思想研究方面,留下了一大批颇有见地的著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张伯苓】(1876~1951)教育家。名寿春。天津人。北洋水师学堂毕业,任海军士官生,亲睹甲午之战,愤然立下教育救国大志。1903年随严范孙赴日考察教育,1904年创办南开中学。1917年,张伯苓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考察教育,研究私立大学的组织方式。1919年,由江苏督军李纯赠50万银元,张伯苓在天津西南八里台一带购地400亩,建造校舍,创办了南开大学。1923年创立南开女子中学。1928年,又建南开小学,从而完成了南开由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制。后来,又于1931年成立南开经济研究所,次年成立应用化学研究所。1936年在重庆成立南渝中学。1938年任国民参政员并当选为副议长,1945年出席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48年出任考试院院长。张伯苓和严范孙创立的南开大学、中学、小学,是中国近代私立学校的典范,培育了周恩来等众多英才,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王襄】(1876~1965)学者。字纶阁,号?室。天津人。从20岁起酷好考古研究,是中国较早鉴识和收藏研究甲骨文的学者。所著《?室殷契类纂》、《?室殷契文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还著有《流沙坠简勘误记》、《秦前文字韵林》、《古文源流臆说》、《古陶今?》等书。王襄的书法也颇具功力。1949年后任《甲骨文会集》编委,天津文史馆馆长,天津市政协委员。【李叔同】(1880~1942)艺术家,佛学家。原名文涛,法号弘一。天津人。童年读诗书,喜好旧诗词,擅长书法金石。1905年赴日本学习西洋画与音乐,并与曾孝谷、欧阳予倩组春柳剧社,主演《黑奴吁天录》、《茶花女》等名剧,开中国话剧运动的先河。回国后曾执教于天津、上海、杭州、南京。全国教音乐、西洋画的教师,多得其亲传,丰子恺、刘质平等名家皆其得意高足。李叔同前半生既是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人之一,又是诗人、音乐家、画家、书法篆刻家,均有名作问世。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专研戒律,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僧。所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曾影印成书。【马千里】(1885~1930)教育家。名仁声。天津人。南开中学、北洋大学毕业。曾在南开中学、直隶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既是周恩来的老师,又是邓颖超的老师。马千里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之一,担任天津各界联合会副会长、抵制日货委员会主席,发动群众罢课罢市,请愿示威。大革命前后,马千里积极支持共产党的革命活动。资助周恩来赴日留学,周恩来旅欧时常与马千里通信往来。马千里还将周恩来写的《警厅拘留记》、《检厅日录》在自己创办的《新民意报》上发表。1921年,马千里创立天津达仁女校,积极支持邓颖超、刘清扬等组织女星社,开展妇女解放运动。还曾担任药王庙小学校长、河北省立一中校长、南开校友总会主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曾兼任天津红十字会干事长和副会长,一生忘我工作。【刘奎龄】(1885~1967)画家。字耀辰。天津人。南开中学首班毕业生,自幼学习郎世宁画法,研究五代、宋、元诸家,尤其是明代吕纪、清代沈铨的画技,并将西洋画之色彩、透视比例融合于中国传统工笔国画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其作品纤细逼真,神态自然,以《孔雀图》最为著名,深得徐悲鸿赞扬,在中国近代画坛独树一帜。【刘凤鸣】(1889~1978)民间艺术家。回族。天津人。15岁开始随外祖父马顺清学习刻砖技艺。马顺清是天津著名刻砖艺人,在清道光年间,将天津砖刻发展为独立于建筑之外的民间艺术,并开创了堆贴法,扩大立体空间,使作品层次分明。刘凤鸣继承和发扬了马顺清的贴砖法,创造了天津刻砖的独特风格,被誉为刻砖刘,以立体和半立体透雕见长,在方砖上所刻山水、花卉、人物、鸟兽形象生动逼真,构思精巧,极具艺术欣赏价值。【杨石先】(1896~1985)化学家、教育家。安徽怀宁人。蒙古族。1931年在美国获化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南开大学理学院院长。1947年任南开大学教务长、代理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化学会理事和天津科协主席。是中国有机农药研究事业的开拓者,曾在1956年参加周恩来亲自主持的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工作,担任综合组组长,先后发表过40余篇论文,研制成功10多种农药,并培养了大批人才,是中国教育界一代名师。【哈荔田】(1911~1989)医学家、教育家。河北保定人。回族。出身中医世家,早年师从国医泰斗施今墨,三四十年代便享誉津门,在中医诊治和理论研究上造诣颇深,尤擅长妇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创立了天津首家公立联合诊所,又遵照周恩来亲自指示,创建天津中医学院,为教育和培养中医人才、弘扬中华传统医学付出毕生辛劳。其医术之精、医德之高蜚声中外,所诊治过的患者无论是普通群众还是高层领导或海外政要,无不交口称赞,临终之前还坚持为群众义诊

9,天津蓟县出过那些名人陈胜安禄山是不是在蓟县起的兵

蓟县出生的历史名人不多,但是和蓟县相关的名人很多,如:传说中的黄帝,崆洞子,汉武帝,杨家将,戚继光,乾隆,和珅。三字经(窦燕山等)。。都与蓟县有缘分。看看史记最早的无极就是指蓟县。。。安禄山是在蓟县造反的。陈胜的目的地是蓟县(渔阳),可是他不是在蓟县造反,因为他没有赶到渔阳所以才造反。
你好!不是吧 秦末渔阳不是现在的蓟县 好像是北京的密云 好像是打字不易,采纳哦!

10,天津出现过哪些名人

张伯苓(1876年 1951年)天津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爱国教育家。 张伯苓先生出生于清光绪丙子二年四月五日清明节,其生长在一个中等市民家庭,父亲是一名到处奔波的戏曲琴师(沽上人称“琵琶张”)。清末政治腐败, 社会 动荡不安。张伯苓自幼聪颖刚直,见义勇为,常为弱者争公讨理,助人为乐,又酷爱学习,因家寒依附别人私馆就读。 此时正直清臣李鸿章大力开办洋务,在天津成立北洋水师学堂,官费学习,每月津贴白银四两五钱。年仅14岁的张伯苓便考取北洋水师,苦读5年,学习驾驶,每次考试名列第一,1894年张伯苓以优等夺魁成绩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时值甲午战败,20岁的张伯苓被派往“通济舰”服役3年,习枪炮鱼雷和驾驶。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甲午败绩,西方列强欲食肉瓜分中国。英帝强租我山东威海卫,清廷应允。而威海卫在甲午战争时,为日帝所占,列强协议英强租借,清廷派大员乘“通济”舰轮前往办理接收、转租手续。张伯苓随往,亲睹“国帜三易”(接收时,先下日旗,后升国旗,隔一日又改悬英旗。),悲愤填胸,深受刺激!先生为雪国耻,痛感欲救国危,非造就爱国人才不可。欲造就人才,非兴办新教育不可,发教育遂救国宏愿。 1898年,张伯苓毅然弃武从文,决心兴办新学,教育救国,当年11月应津门清府著名翰林严范孙廷聘,在严馆授西洋学(英、理、算、化诸科)。1901年应天津名绅王奎章之请至王馆教西学,此时先生上午在严馆,下午至王馆,约六载。1904年严范孙先生与张伯苓东渡日本考察中学大学教育,见日教育发达,愈感“知彼邦之富强,实由教育之振兴,益信欲救中国,必从教育入手”。归国后严公与先生商议成立中学堂,当年10月王、严两书馆合并成立“私立中学堂”。1907年中学成立4年,学生人数骤增,校舍难容。吃紧之时,津门邑绅郑菊如在“南开洼”捐地10亩,是年2月23日教职、学生迁入南开新校,校名改称“南开中学堂”。 张伯苓先生,为教育救国,到处奔波筹款办学,为把南开教育创办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曾征求全国教育界,学术界知名人士卓见,多次出国考察教育,吸收西方教育科学加以“土货化”为我所用,办出高水评的南开教育体系。其办学体系宗旨在于造就人才。培养救国建国栋梁人才和领袖人才,因而治学严谨,礼聘名师,亦图强建国,施行高质量水平教授。为培养我国高级建设人才,又于1919年9月25日创立南开大学,1923年9月成立南开女子中学;1928年8月成立南开小学。 九一八事变后,张伯苓校长爱国抗日,曾多次组织师生到察哈尔省慰问抗日同盟军将士,积极支持学生抗日救亡活动和爱国行为。1934年10月第十届华北运动会在天津宁园召开,南开啦啦队同学举旗组成“勿忘国耻”字形,进行表演,当即受到日本领事机构的“抗议”。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瓜已伸向东北,先生高瞻远嘱,1936年3月命中学部喻传鉴主任到四川重庆筹建南开中学,当年9月开学。 1937年“七七事变”,天津南开中学、南开大学惨遭日寇轰炸,天津南开中学迁往重庆与渝合并,改名为南开中学。南开大学迁往昆明,与清华、北大合并为西南联大。抗战时期重庆南开屡遭日寇狂炸,南开中学不断修整、扩展,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高质量高水平办学,因而重庆南开在大后方享有很高的声誉。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张伯苓校长命黄钰生、喻传鉴先生回津办理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复校工作。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先后三次到重庆南开中学劝张伯苓校长一同去台湾,匀被先生以“不原离开大陆,不愿离开南开学校师生”为由加以拒绝。张伯苓校长从1898年至1949年11月重庆解放,他把整个一生献给中国近代教育事业上,他把整个心血倾注在南开教学上。他制定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培养着救国力量。他主张“德智体”三育并进,则是把爱国教育放在首位。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张伯苓先生向毛主席致电表示祝贺。同年5月周恩来总理派飞机接先生回北京。9月15日张伯苓先生欲回天津,周总理与夫人邓颖超在中南海西华厅设宴饯行。1951年2月23日,张伯苓病逝,终年75岁。周总理专程来津张宅吊唁,并以“学生周恩来”名义送花圈,以志哀思。 张伯苓先生,他不仅是一位教育理论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实践家。他的卓越成就,曾被上海圣约翰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他是近代天津名人之一,更是天津人民的骄傲。 张伯苓 北辰区宜兴埠人 温家宝 北辰区宜兴埠人 霍元甲 西青区精武镇人 周汝昌 津南区人 李瑞环 宝坻区人 赵丽蓉 宝坻区人 于敏 宁河区人 穆祥雄 北辰区天穆镇人 杨连弟 北辰区北仓镇人 狗不理包子创始人狗子高贵友 天津市武清区下朱庄人 郎平 武清区人 马季 宝坻区人天津出现过哪些名人。这个问题问题实在是问得相当大了。探讨这个问题,最好从近代的天津 历史 中寻找答案。由于天津开放早、地理位置优越,商贸往来发达,因而在中国近代史上居于重要地位,同时也培育和吸引了很多的人才。 这里只能对近代天津名人做一个简短的罗列介绍,无法全面覆盖,也希望有了解的其它小伙伴来做更多的扩展讨论。 提到天津本地名人,大都会从文化艺术类的名人谈起,以下罗列了几位影响力较大、知名度较高的 历史 名人。张伯苓 ,教育界大师,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小学创始人及校长。而南开不仅在重庆成立了南渝中学,更成为了中国近代私立学校的典范,后来培育了周恩来等众多英才。 严范孙 ,教育家、学者,是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之一,与张伯苓一起创办了南开系列学校,被称为“南开校父”。对于天津人来讲,或许提到严范孙大家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可是提到 严修 ,大家可能一下就知道说的是谁了。李叔同 ,艺术家,佛学家,法号弘一,对,没错, 他就是鼎鼎有名的弘一法师 。他同时也是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人之一,主演《黑奴吁天录》、《茶花女》等名剧,可谓无人不知,开中国话剧运动的先河。张明山 ,民间艺术家,泥人张第一代,众所周时天津泥人张形神毕肖,栩栩如生。也有传泥人张张明山只需和人对面坐谈,搏土于手,一会儿便可做成了。梅贻琦 ,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出生于天津,是南开中学第一期学生,也就是说,是张伯苓建校的第一期学生,后成为庚款留学生赴美学习,归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孙菊仙 ,著名京剧演员,扮老生,世称孙派,与汪桂芬、谭鑫培齐名,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以上罗列的皆是对近代发展变革影响较大的天津人,接下来谈一个和天津有着深厚渊源的重要人物。梁启超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文学家,参与了戊戌变法后开始了政治避难,辛亥革命胜利后,归国定居,选择的定居地就是天津,同时也受聘于南开大学。1915年,袁世凯谋划复辟,在天津的梁启超也与学生蔡锷共同谋划“护国运动”,为中国的民主进程做出了贡献。 以上说到的这些 历史 名人只是天津名人的一部分, 严复、张爱玲等大批优秀人士也曾在天津居住、停留甚至发展过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说也说不完。最重要的不是天津拥有过如此多的优秀人物,而是如此多的风流才子都曾在天津驻足过,促进了天津的文化和发展的繁荣。 曾经有人说过,干表演艺术这一行的,无论你在北京,上海闯下多大的腕儿。如果得不到天津人的认可,就不算个角儿。天津人懂表演艺术,更在这方面培养了一大批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角儿。 天津是中国相声的窝子,相声界的代表人物侯宝林就是天津人。马三立的相声成就也有目共睹。 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火得一塌糊涂的德云社班主郭德纲也是地道的天津人。 一曲《探清水河》征服了无数女粉丝的张云雷,在天津市红桥区还能查到他儿时的记录。歌神张学友。祖籍在塘沽大沽地区,每次开演唱会,都会向歌迷们强调自己是天津人。 刘欢在大陆歌坛的地位毋庸置疑,他也是咱天津人。 在 体育 馆小学念的小学。 歌唱家蒋大为也是,天津人多少让人有些意外,他生于天津市和平区,一曲《敢问路在何方》唱得荡气回肠。 还有陈道明,张国立、陈宝国、刘佩琦、贾静雯等等一大堆,不客气的说,大半个 娱乐 圈的一线演员都和天津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骆玉笙艺名小彩舞,京韵大鼓艺术的杰出代表,一曲《重整河山待后生》让人们熟悉了这位老艺术家。 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中国人大多知道的经典歌词,出自李叔同的《送别》。 李叔同的一生堪称传奇,是少有的全才式人物。民国大师林语堂曾有评价说: 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父亲李筱楼是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科的进士,当过吏部主事,后辞官经商。 由于父亲李筱楼晚年喜爱佛经,尤其爱禅,李叔同自幼受其熏陶,经常模仿僧人诵经拜忏,佛种深种。 十八岁时与当时天津大商家俞氏之女结婚,可谓家庭美满,人生得意。象所有年轻人一样,正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好年纪。 但时值百日维新之际,由于赞同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坚决变法,被当局定为逆党,不得已,全家避祸与上海。在1905又远渡日本,直至1910年才得已回到故乡天津。 回到天津后,曾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主任教员,自此开始了多姿多彩的一生。 李先生真是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样样精通,几乎无所不能了。而且,每一样都是独树一帜,都在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尤为难得的。 尤其李先生对于佛界的贡献,他是近世佛教界倍受尊敬的律宗大师,对于后世影响极大,直至今日仍有大批的拥趸。李先生出家的因缘并非巧合 或许上天早有安排,一位多才多艺的才子出乎意料的在杭州出家为僧,这在今日可能不少人不能理解,但在当时这不是件不好理解的事,至少在李先生的身边朋友来看,这是件有功德的好事,是可喜可贺的。 李先生出家落发在杭州虎跑寺,受戒在杭州灵隐寺,灵隐寺是当时杭州规模最大的寺院,当时的灵隐寺是由慧明法师做大师父,李先生曾受到大师父的指点,受戒后的李先生一心向佛,潜心戒律,自此开始了他的学佛生涯。 弘一大师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律宗的研究与弘扬上。出入佛门时,弘一法师同其他人一样,先从僧人必读的经典开始,进而博览群经,弘一法师的为人为学皆是如此,除非不做,要做就会认真彻底。 弘一大师的佛学思想体系,是以华严为镜,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华严,修持弘扬的是律行,崇信的是净土法门,是博览众长的。 弘一大师不仅在佛家内部博览众长,在佛学开示上也经常儒佛同讲,他在一次对初学的开示上曾讲: 弘一大师的教化,不拘一格,不一定佛家的学识,必须靠佛家的经典才可解释,经常运用儒家的见识来讲解佛家的观点。已儒入佛,虽非弘一大师的首创,自古高僧大德皆有之,但于近代更为突出的首推弘一法师。如若细述弘一大师之功德,绝非几千言可以详尽,而且,弘一大师不仅仅是在佛家的成就。在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等方面,贡献也是极为突出的,但可能因为是有德高僧德缘故,其他方面的成就反被低估了。我是德元空道,欢迎评论分享,交流指正。 武长顺最有名! 还有马艳红,她老家是蓟县白涧镇官善村的。 江西督军陈光远(武清崔黄口人),公安部消防局长孙伦(武清大孟庄人) 倪志福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孙健国务院副总理,夏宝龙现任政协副主席。 焦菊隐,于是之,石挥,牛犇。 曹锟,李纯。

11,古代哪些名人是现在的天津人

天津历史名人 天津名人【查为仁】(1695~1749)清代诗人。字心谷,号莲坡,又号莲坡居士。天津人。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曾建查氏园林别墅水西庄。查为仁于此广置图书金石鼎彝,结纳国内著名文人、学者。杭世骏、江沆、厉鹗等著名文学家、经学家、诗坛领袖等都曾寓居水西庄,或吟诗作赋,或挥毫书画,或埋头经史,或著书立说,或鉴赏金石、书画、图籍,产生了大量诗词、文章、书法、绘画作品,使天津古代文学艺术事业以水西庄为中心进入了极盛时期。其文人之盛,与扬州马氏玲珑山馆、杭州赵氏小山堂南北并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文化胜地。查为仁本人也大展才华,与厉鹗合笺《绝妙好词笺》被收入《四库全书》。著有《庶塘未定稿》9卷、《外集》8卷、《莲坡诗话》3卷等。
曹锟 李纯 等近代军阀也算吧?
霍元甲---津门第一....
李哪吒一家

12,天津的名人事迹有哪些

泥人张 听过没。语文《世俗奇人》里的人。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   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有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但是不一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   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天。我们草根的名人,很纯朴民间艺人,有点流泪。如果,觉得不行再问我。
文章TAG:天津市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