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外在的“穷”主要几个原因。作为一个在外地的滨州人,切身感受了滨州在外地尤其是山东以外的低知名度,经济一般,人口少,又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不是旅游城市、不是交通节点城市,知名度自无来由,翻开地图看看,滨州北部作为山东的北大门,从滨州再往北看,黄骅、天津、唐山、秦皇岛一直到辽宁,人家环渤海的高速、铁路早就连成一体,而一到滨州就断头了,而且连一寸都没有。
1、京沪二线规划中在山东滨州的走向如何,在滨州设站吗?
京沪二线之争早有定论,但是我觉得还是有欠妥的地方。现有经过济南的一线没有问题,主要是二线,为什么不是这样考虑,二线还是滨州淄博莱芜临沂淮安扬州镇江上海,作为最快捷的京沪通道,三线可以走滨州东营潍坊日照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连接沿海高铁。即可以照顾潍坊日照东营等城市连接京沪,又可以将青岛纳入京沪通道里(烟台威海等城市也将受益,烟台经青岛日照直接进入京沪三线直达上海),
2、滨州在山东是怎样的一个城市?
请不要忘记关注答主滨州从总体上、从人均水平上来看,其实也不算穷,只是谈不上富。滨州人均GDP在潍坊之前,山东第七位,在全国60多位,大约略高于山东平均水平,正如山东人均GDP略高于中国平均水平,滨州外在的“穷”主要几个原因:1)在山东来看,滨州人口少,只有360万,而面积可不小,造成了有点地广人稀,再加上中心城市历史太短,城市建设缺乏历史积淀、缺乏规模和人气,城市的面貌也就上不来。
2)由于历史、环境的原因,滨州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南部人口较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邹平和博兴都是经济比较强的县,而黄河北的几个县,人口少又分散、交通闭塞、土地盐碱,周围又没有实力强的中心城市做依托,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从面积上,黄河北的这几个县区占了滨州的大部分,3)交通条件是滨州北部发展最大的掣肘。翻开地图看看,滨州北部作为山东的北大门,从滨州再往北看,黄骅、天津、唐山、秦皇岛一直到辽宁,人家环渤海的高速、铁路早就连成一体,而一到滨州就断头了,而且连一寸都没有,
这显然严重束缚了滨州跟天津这样的经济中心城市的经济交流,虽然只相隔100来公里。另外,作为山东7个沿海城市之一,滨州最后一个建设大型海港,在此之前滨州北部的沿海条件几乎也没发挥什么作用,作为一个在外地的滨州人,切身感受了滨州在外地尤其是山东以外的低知名度,经济一般,人口少,又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不是旅游城市、不是交通节点城市,知名度自无来由。
滨州曾经错失胜利油田、错失齐鲁石化,从而错失了发展为经济强市的机会,看看东营,当年惠民地区中远不如滨州的那部分在胜利油田基础上由0发展起来现在远超滨州的成就,真是令人嘘唏慨叹不已。假如,只是说假如,当年滨州留下了胜利油田,也就没有现在的东营了,今天滨州、东营如果合并,将是山东GDP第三(而且极可能超过烟台成为第二)、工业第一、人均GDP第一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