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杨浦区 > 供应链金融线上系统,什么是线上供应链金融及原理

供应链金融线上系统,什么是线上供应链金融及原理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22 06:39:24 编辑:上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1,什么是线上供应链金融及原理

你知道供应链金融是什么吗? 00:00 / 01:01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什么是线上供应链金融及原理

2,供应链金融系统平台有哪些

供应链金融系统供应商所提供的软件平台一定要包含智能风控系统才能大大降低业务开展过程中所带来的一切风险。而供应链金融系统供应商需要明确的是,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要以数据为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来对各种业务手段进行风险控制,加深对行业的理解,进而才能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供应链金融软件平台。

供应链金融系统平台有哪些

3,中国银行上海对公链上中银供应链融资产品介绍

一、介绍(一)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是指银行运用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方法,为供应链链条上的企业提供综合性供应链结算和融资产品的服务模式,以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为服务对象,以真实的交易为前提,在采购、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提供金融服务。(二)“链上中银”上海分行特色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链上中银”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是由上海分行开发的特色系统,对外通过WEB服务器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用户管理、融资申请、账务管理等一系列供应链金融服务,对内在收到相关业务请求后调用核心系统和SCF供应链融资系统的交易接口完成供应链金融服务交易。特色平台第一期主要基于融易达产品(单笔融资),为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后续将逐渐纳入其他应收应付类供应链融资产品,并新增供应链管理服务功能,为客户提供全流程供应链金融服务。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诚邀您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或中银跨境GO APP办理相关业务。

中国银行上海对公链上中银供应链融资产品介绍

4,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十大模式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十大模式   在线供应链金融本质上提供协同效应,供应链金融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单个的产品。互联网金融之后,实际上提高了商业模式和系统安排里的协同性,包括几个方面的协同,供应协同从供应商的角度,需求协同刚才也讲过,一种生产企业的生产协同,还有资金流和物流的协同。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第一个模式   是传统商业银行在转型的过程当中,推出了一些在线供应链产品,像平安银行、中信银行,我原来在平安银行工作,很多银行推出在线供应链,实际上就是银行通过技术手段,把核心企业,把物流商,把供应商,把经销商连接起来,很多物流企业,中外运、中储都进行对接。实际上在银行层面上,以它为核心,把所有的核心企业、供应商、经销商对接起来之后,就产生了一个比较快的效率,快速申请贷款、快速放款,可以在线上查看即时信息,达到这么一个效果,这是商业银行在做的事情。   商业银行也有很多的产品,包括预付融资、存货融资,以及应收帐款的融资,衍生出了很多产品,这是基于商业银行的。商业银行的规模是做得比较大的,第二块我们是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这个电子商务平台分好多种,B2C,B2B,C2C,最典型的是阿里,基于大数据,基于内部闭环的电商的体系,卖方客户进行授信,但是授信额度不大。其中包括支付宝还有阿里巴巴、天猫淘宝网都参与了整个体系的构建,包括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都在那个闭环里面进行循环,这是我们认为比较好的一个模式。当然这个模式是不可复制的,全国也没有几家电商,能够做到像京东、阿里的层次,其它电商做不到,数据量不够大,反应不够充分。   第二个模式   京东的产业模式。京东在供应链产品图有几块,第一块是采购和定单融资,定单形成之后的入库融资,跟经销商形成应收帐款的融资,是这样的一个体系。还有包括一些B2B的电子商务平台也做这个,B2B的电子商务平台有很多种,上海钢联也是上海公司,这个公司做得非常好,是做钢铁贸易的,会员进行在线融资,包括买方和卖方都有融资手段。卖方对现有货物的融资,买方可以进行先款后货的,跟银行差不多。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起到撮合的作用,监控资金流和数据的作用,上海钢联是一个很典型的代表,但是资金还是来自于银行。   电子商务企业互联网金融产品,包括阿里小贷、京东、网盛、建行之间的比较。阿里小贷的比率的利息相对比较高一点,但是单笔凡款金额小一些,比较灵活一点。银行这一块的利率稍微低一点,但是单笔可能稍微高一点,这是他们的一个简单的对比。我们可得出结论,利用互联网金融手段,实际上我们把贷款的这种效率,单笔金额,还有门槛实际上是显著降低了,我们认为这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非常好的应用的地方,普惠金融。   第三个模式   是基于第三方支付的,现在很多第三方支付做行业支付,包括易宝还有快钱都做这一块,因为第三方支付为什么做供应链金融,因为第三方支付在长期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上下游的至今收付的信息,这个信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行业性的信息。它对经销商、供应商、分销商分别有不同的融资手段。   现在第三方支付的产品,做行业支付的非常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支付宝、汇付天下、快钱、财付通,之前做航空授信,他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关于供应链金融的尝试。另外快钱可能还做一些IT领域分销的支付以及供应链金融。   第五个模式   就是基于大数据预测的信用风险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基于统计分布的数据,如此庞大的数据量,可能也只有阿里能做这件事。他们怎么做的呢?阿里有一个损益模型,基于店铺的基础数据,因为店铺的历史交易数据非常多,有800亿个信息项,所有的店铺加带一起。70多个基础指标,48个月的历史数据,你这个店必须有48个月的历史交易数据,100多个项目,20个星钻等级。把这些基础数据采集起来之后,根据一些衍生变化的通过调整的参数,在参数调整过程中,得出了24兆信息项,这个参数调整的团队就有几百号人,然后建模,预测未来的季节性的资金需求的变化,最终会得出值不值得为商户融资,融多少,会得出一个信息。现在大数据风控效果非常明显,单笔信贷成本是2块3,客户3分钟获贷,不良率小于1%,根据已有数据来预测未来违约的风险概率。   第六个模式   现在市场上有一些第三方协同平台,其中中国有一家公司是核利中税(音)的,现在各地查税票信息很分散,实际上它就是整合了各地税务局的一些资源,做一个第三方的平台,这个平台里面你可以查一些税务发票的真实性、金额,除了这些信息之外,它后续还增加了一些企业,因为很多企业在它上面查,又增加了一些定单、收获、结算、发票、支付信息,慢慢整合这些信息到这个平台里面去,有这么一个平台就爽了,因为大部分能够知道在这个平台上的`一些企业,它的一些经营的情况,根据这个经营情况,银行就可以想,我是不是能融资,融多少,基于这个平台是可以做的。国内基于这样的第三方平台有很多,有十几家,这个第三方平台是独立于任何平台的,中间搜集了很多企业的信息。   第七个模式   是基于物流仓储的供应链金融,以五洲在线为例,这家小公司它只为电商企业提供仓储物流的陪送服务。在做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客户的陪送的物流信息,基于这个信息,他和支付宝合作,支付宝就可以管理这些仓储物流公司中,和它共管资金流。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它既掌控了物流,电商客户那些商品的物流,又与支付宝一起管住了客户的资金流。这一块就可以做供应链金融,这是一个纯网上的东西,跟线下关系不大,把它归到互联网金融里面来,这是一家很小的公司,今年也开始做这一块,主要提供两大块产品,第一类产品是电商卖家提供仓单质押,电商发货到我这边,我肯定给相应的贷款人开局的电子仓单,是一个非标仓单,这是一种模式,第二种是资金物流托盘,跟广度供应链差不多,卖家只管发货,你的配送等等我全部外包,所以称之为资金物流托盘,是一整套解决方案,这是未来值得关注的一个方向。   第八个模式   是基于ERP系统的,用友、金蝶这种国内大型的ERP系统,实际上跟供应链金融的客群是高度重叠的。很多企业在用ERP,大型企业用得好一点,小企业用网页版的,用了以后可以呈现出用户的资金流的信息、供货的信息、销售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非常具有利用价值的。现在国内已经有这种供应链管理企业和ERP企业开始合作,用这些ERP企业里面的客户端沉淀下来的一些信息,为客户进行放款和融资,这也是未来一个发展方向。   第九个模式   是基于电子交易平台和电子交易市场,国内已经有一些电子交易市场合作了,它只是合作某一块领域,但是国内很多大宗电子商品合作还没有建立起来,但是未来包括煤炭、化工、石油、有色,钢铁以及其它一些消费品也会建立这个交易市场。我们可以先把平台建立起来,或者跟已有的平台进行合作。在这些平台上,会提供很多信息,包括简单的信息服务,包括交易的服务,和买家信用的担保,以及金融服务。这种平台在国内会越来越多,我最近碰见建这种平台的至少十几家。   基于这个平台举个例子,相对屌丝一点的例子,在冬灌环球塑化网,交易的是工业制成品,都是塑料的工业品。实际上这个行业在原来的传统行业观点来看是没有什么太多价值的行业了,但是有一个83年的小伙子,建立起来一个基于全球的塑化的网站,这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提供给大家的信息服务和买家、卖家的撮合交易,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环球金融网,提供了八大项服务,借、融、卖、招、贷、投、买、引,八大服务都有相应的东西。   第十个模式   是基于在线产业带的供应链金融。如果未来有前面几种商业的模式、供应链各个点都到网上之后,我们能不能有一个在线产业带?中国的产业带是很多的,包括东莞虎门轻型电子,以及义乌小商品市场,在线产业带能不能放到线上?我在线上进行所有的定单销售、物流、配送、融资、交易、会展全部放到线上去,这个多厉害。   互联网金融理财攻略   一、安全放第一位,收益摆在其次   许多刚接触P2P行业的人,一开始只看到收益,却很难辨别风险,要知道寻求高收益的前提是要保本。很多P2P平台为了吸引出资人,往往推出收益很高的标的 或许天标,均匀年化收益高达30%多。有过出资经验的人都知道,高收益也就意味着高风险,出资领域没100%安全的理财项目,一定要谨慎挑选。当然,出资 P2P寻求客观的收益无可厚非,出资者就需要充分了解职业状况,在合理的区间寻觅较高收益的渠道。一般来说,年化收益率超越18%的项目,建议谨慎考虑。   二、平台实力剖析   现在的互联网金融渠道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诸如“上市系”、“风投系”、“国资系”、“银行系”等行业内默认的标签应运而生。要进行细心的剖析比较,挑选值得信任的平台出资。   三、挑选资金由银行存管的平台   早在2015年监管层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定见》和《网络假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办理暂行办法(征求定见稿)》中均要求P2P应建 立第三方资金存管机制,挑选“符合条件的银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 可见,银行资金存管已经成为P2P渠道合规的必要条件!但目前真实满足这一要求的平台屈指而数,据第三方权威机构的不完全统计,截止5月15日,有109 家平台与相关银行签订了资金存管协议,签约率约占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4.57%,而真实实现存管系统上线的平台仅有18家,约占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的 0.75%,还不足1%。所以率先达到这个要求的平台,其运营实力自是不言而喻。   四、风控措施   风控是互联网理财平台的灵魂。风控水平直接关系到平台出资项意图安全性,要关注这个平台的风控措施是否完善,是否发表了相关风控资料,贷后办理信息等,风控团队是否厚实。这个我们能够到渠道网站查询或许直接询问客服,必要时也可到渠道运营公司实地考察。   五、从项目、借贷人上剖析平台   要了解一个平台的项目、借贷人等信息,平台信息发表必需要透明详尽,这也是平台标准与否的评判标准之一。   一个项目优质与否,与借贷方的实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能够经过平台发表的借贷方名称,进一步经过工商局网站查询,了解到更多信息,进一步评价告贷方实力。   六、随时关注平台动态,掌握行业信息   如果,你已经选定了目标P2P平台,那么平常就多多关注P2P理财公司的新闻动态,一起在可在查找引擎、门户网站等多个渠道中查找与渠道相关的信息,若查到很严重的负面信息,就应该谨慎考虑了。 ;

5,13家银行供应链金融全梳理从五大商业银行到城市商业银行创新不断百度

在传统展业模式中,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高度依赖于核心企业信用,并以线下模式为主,耗费人力精力的同时业务也面临难以上量的瓶颈。 在2012年的“钢贸大危机”中,诸多钢铁行业供应商采用货物多重抵质押的方式进行欺诈性融资,导致布局其中的银行不良率飙升,并自此对供应链金融心生怯意。 而如今市场的外部环境已悄然改变,近年来银行对金融 科技 力量越发重视,多家银行成立了直属金融 科技 公司,日渐成熟的智能仓储及监控、电子合同签章、区块链等新技术,亦被逐步应用到供应链金融业务中,过往银行在风控端的弱势正被不断抹平。 叠加国家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政策端强力支持,以及国内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极大的市场融资缺口,银行“重返供应链金融战场”势在必行。而以互联网线上化、区块链等技术为支撑的新展业模式,正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突围利器。 那么如今各家银行在供应链金融的布局上有何具体变化呢?智信据2018年各家银行发布的年报数据,对5家大型商业银行、4家代表性股份制银行、两家城商行以及电商系民营银行的展业概况进行了以下梳理: ▌ 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其线上小微金融服务平台上,平台主要包含纯信用类的“经营快贷”、抵质押类的“网贷通”,以及“线上供应链融资”三大主要产品。工行还与平台方中企云链合作,创新了可流转多层级的核心数字化应收账款确认凭据,将核心企业信用进一步向供应链末端小微企业延伸。 仅2018年前9个月,工行便已累计为1300户上下游客户发放超过450亿元的线上供应链融资。截至2018年末,工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总额达3216.85亿元,同比增长18.1%,小微金融业务中心的布局亦达到258个,全面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落地。 ▌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发力供应链金融首先体现在制度建设上,2018年农行总行建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八大后台中心”的事业部架构,37家一级分行和重点二级分行均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形成“三农+小微”双轮驱动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在具体业务的推动上,农行主要通过发展“数据网贷”业务,向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客户提供全线上化融资服务。截至2018年末,农行已为众多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3万笔,总额达91亿元。而近期,农行也与平台方中企运云链合作推出了供应链新产品 “保理e融”,为核心企业上下游各层级供应商提供融资。 ▌中国银行 凭借在国际贸易金融上的优势,中国银行早在2007年便推出了基于供应链融资的产品“融易达”,2009年成立供应链团队并正式发力供应链金融,在2009~2014年七年期间,其供应链金融业务发生额便从740亿元突破至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8%。2011年底,中行通过“银企对接”将平台融资方的订单信息直连中行系统的方式,实现了首个在线供应链金融项目的落地,后续通过此种方式累计拓展了京东、苏宁等300多家企业,在线发放融资超百亿元。 中行2018年年报亦显示,其正在参与“区块链福费廷(Block Chain Forfeiting)交易平台”和“数字票据交易平台”的建设和投产,未来将继续以“电子化”+“全球化”的方向拓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截至2018年末,其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0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26%。 ▌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在2018年提出了普惠金融发展战略三年规划,并在组织建设方面实现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在一、二级分行的全覆盖,累计组建小企业中心达288家。 具体到业务层面,建行则是围绕企业采购、制造、销售直至最终用户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流”的运作,设计研发了包括应收账款融资、金银仓、动产质押融资、订单融资、动产质押融资等十余个供应链融资产品。在业务受理中建行重点关注业务的真实交易背景,产品与企业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高度嵌入,以及需提供结构化、组合式的服务。截至2018年末,建行已累计向3.3万家企业发放了5385亿元的线上供应链融资,线上供应链合作平台达1184家。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6310.17亿元,较上年新增2125.15亿元。 ▌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通过“蕴通供应链”平台进行,并主要围绕 汽车 及其他各行业核心企业,通过与国内大型物流公司开展质押监管合作,并与保险公司开展信用保险合作的形式,交行先后推出了“快易贴”、“快易收”和“快易付”等产品,打造了“蕴通e链”的一系列供应链融资产品。 截至2018年末,交行累计拓展境内达标产业链网络超3000户,产业链金融系列产品融资余额超人民币11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2.42%,交行的区块链技术已在 汽车 物联网金融领域落地应用,应收账款链业务亦正在快速推进。 ▌平安银行 平安银行(原深发展银行)是国内最早涉足并提倡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2002年,深发展银行成为国内首家系统性提出并推广供应链金融及贸易融资产品组合的银行,仅2005年,深发展银行“1+N”供应链金融模式就创造了2500亿元的授信额度,当年不良贷款率仅为0.57%。 在线上布局部分,针对产业链核心企业及其上游客户,2018年平安银行推出了供应链应收账款服务平台(SAS平台),提供线上应收账款的转让、融资、管理、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SAS平台全面应用“平安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对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实施智能核验和持续监测。截至2018年末,平安银行的SAS平台累计交易量已突破100亿元,为111家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 ▌浦发银行 浦发银行最早在2007年推出“企业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为核心企业提供信用服务、采购服务、存货周转、账款回收等融资支持。自2011年起,浦发银行致力于打造具有特色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并与中国移动、神龙 汽车 、中远物流等多家核心企业和物流公司合作,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整合。 在线上化的布局上,浦发银行围绕资产端核心企业的批量获客,落地了“京浦e账通”、 “京浦e商贷”等产品,并在线上供应链金融领域推出“政采e贷”和“票据池秒贷”等创新产品,以及云资金监管、e企行综合服务平台等产品。截至2018年末,浦发银行在供应链领域服务 科技 型企业客户超过3.13万户,推动 汽车 供应链20条,服务 汽车 行业上下游客户864户。 ▌ 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通过构建三大平台、四大增值链以及五大特色网络的方式推动。三大平台包括物流融资平台、同业合作平台及政府支持平台,四大增值链包括打造应收账款增值链、预付账款增值链、物流服务增值链、电子服务增值链,五大特色网络为 汽车 金融网络、钢铁金融网络、家电金融网络、电信金融网络及石化金融网路等。 中信银行也于2018年10月成功上线全流程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创新产品“信e链—应付流转融通”,将中信银行业务系统与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对接,借助标准化电子“付款凭证”的多级流转,向其上游N级供应商提供全流程、线上融资。2018年中信银行还推出了国内首个区块链福费廷交易系统,并发布“区块链+供应链”试点创新项目,截至2018年末,其链上发生的业务量超过100亿元。 ▌浙商银行 供应链金融是浙商银行目前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浙商银行从2016年开始研究区块链技术应用,并于2017年8月率先投产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应收款链平台。围绕供应链金融,浙商创新“池化”及“线上化”的融资业务模式,在三池(涌金票据池、涌金资产池、涌金出口池)的基础之上,继续围绕三大业务平台进行展业。 一是池化融资平台,其2018年签约客户达22290户,同比增长43.58%,池内资产余额3506.79亿元,累计入池应收账款笔数10.08万笔,入池金额约729亿元。具体产品“至臻贷”2018年签约客户1645户,同比增长26.25%,融资余额501.25亿元,同比增长44.68%。 二是针对核心企业财务服务的易企银平台,2018年共落地易企银平台234个,较上年末增长172.09%,平台累计融资367.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85.28%。 三是应账款链平台,截至2018年末,浙商银行落地应账款链平台1410个,同比增长近12倍,累计签发金额1228.78亿元,同比增长近4倍。 ▌上海银行 上海银行于2018年10月发布了“上行e链”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并于今年4月新成立了供应链金融部,将业务模式扩展并覆盖至核心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同时运用大数据开始构建企业的信用模型。 “上行e链”以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核心,包涵3大类共15项产品,通过与核心企业共建平台共享数据,掌握所需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形成闭环管理。同时上海银行通过与江苏润和软件合作,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核心企业信用的可拆分、可组合支付,从而将核心企业的信用延展到二级、三级、四级供应商。2018全年上海银行实现供应链金融贷款投放524.87亿元,同比增长117.22%,在2018年上海银行年会上,这一数据预期到2020年将提高至1000亿元。 ▌北京银行 北京银行布局供应 “e商融”的交易市场综合服务方案,借助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信用,为平台交易商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打造“供应链金融+资金存管”线上创新业务模式。在具体产品层面,推出了“京信链”的在线供应链产品,将核心企业信用延伸至上游多级供应商,实现应收账款债权的拆分与转让。截至2018年末,北京银行小微企业公司贷款余额为4256亿元,同比增长19%。 此外,其他电商系的民营银行如微众银行、苏宁银行、网商银行等亦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上有所布局。微众银行目前正基于区块链技术拓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除了自身拓展核心企业的方式,微众还提出了由微众提供基层技术,与城商行合作开展业务的“银银合作”模式。 苏宁银行则在2017年9月成功上线基于区块链的国内信用证信息传输系统(BCLC系统),并2018年9月开创了“物联网+区块链”的动产质押融资先河,基于某企业的煤炭存货苏宁银行给予了融资人动产质押的授信额度,并成功实现放款。同时,其区块链+物联网 汽车 库融平台,以及区块链+物联网3C商品监管平台也已提上发布日程。 随着各家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展业的不断深入,这一业务将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为展业方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金融 科技 技术的加成亦将持续推动市场业务模式的更新进化,并形成良性的业务生态循环。
文章TAG:供应链金融线上系统供应供应链金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