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已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录(聘)用为正式工作人员的;
10、在校期间受过院系及以上单位处分的;
11、有在校期间学术造假不良行为的;
12、现役军人;
13、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
(十)报考者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应回避亲属关系的公务员(参公人员)所在的同一招录机关或用人单位,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回避情形的机关(单位)或相应职位。
3. 2020中央公务员遴选公告职位表
考遴选7年,从事遴选培训5年,我来谈谈遴选该怎么学。
在乡镇的几年,我至今印象深刻。
数不清的检查,数不清的酒局,1000元左右的工资,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让当时年轻力胜的我精疲力尽。
记不清当时和群众吵了几次架又打了几次架,早晨4点起床上班,晚上10点回家早已习惯。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半夜组织民工去掘人家的坟头、去收人家的麦子。
当时,遴选是我唯一的出路。
后来,我通过遴选考入了市级机关,机缘下我通过了层层考察,进入了目前国内知名的一家遴选培训机构授课。
授课后,闲来无事,我又参加了省级遴选,笔面第一进入了省级机关。
十几年来,我和遴选结下了不解之缘,不是在备考遴选,就是在备课教遴选。去年,我自己在本地办了一届遴选培训班。
从教遴选的角度转换到了遴选培训的角度,这让我对遴选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这次遴选培训班共招生了46人,进面人数16人,进面率为34.7%。
相比于报名比例而言,这个数字已经高出了很多倍。
但是我并不满足,将此次培训班的很多数据做了一个统计,得到了如下结论。
1、天道酬勤
在遴选笔试培训班14天的培训期间,一共布置了7次作业,2次模拟考试,统一算作9次作业。
在这9次作业中,提交作业5次及以上的学员有14人,其中进面10人,进面率达到71.5%,是整体进面率的2倍多。
而与之相对的,提交作业2次及以下的有16人,进面2人,进面率只有12.5%,不足全班进面率的二分之一。
当然,这仍然比报名与录用的比例高。
这个数据告诉我四个字:天道酬勤。
后来我复盘了每份作业,发现其实很多同学通过听课对题目整体答题思路掌握的都差不多,往往出现的都是一些个性化的失分。
比如缺少抬头落款、缺文章要素、小标题和内容不符、表述不当等等。
这些因素无法在课堂上一一提及,有些提醒了大家也会忘,唯有写一遍并经批改纠正后才能被记住。
2、思维为王
参加遴选培训的大部分同学都是零基础。
在时政热点方面,很多同学能够通过平时工作有所积累,但是遴选需要案例思维,这方面很多同学的基础却为零。
为此,我总结了“法定公文14字”以及“案例分析20字”,方法简单,容易掌握,让很多同学迅速入门,并信心满满。
在本次中央遴选中,班内同学具体报名参加考试的人数并没有统计,但是有3位同学入围中央遴选面试,而且分数很高。
中央遴选更注重对思维的考察,经同学反馈,这34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3、持之以恒
在笔试班之前,有5位朋友在几个月之前就开始学习,并一直向我咨询遴选考试。
在笔试班中,我让他们也加入了班级。
他们并不在我们46位同学统计之中,虽然这5位同学交作业的比例不高,但是仍有4位进入了面试,进面率高达80%。
经分析,我认为遴选考试的必备能力几项能力虽然短期内能通过一些技巧有所改观,但是要想真的融会贯通,仍需要长期的学习思考、理解感悟,以及长期的积累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行百里者半九十,长线班因为周期长更难坚持。
为了激励大家参与到每周的学习中,在2020年的遴选长线班中,我设置了学习晋升模式,每两次作业的评优可以晋升一级。
几个月后,很多同学会升到一定级别,那么他们可以参与作业批改,经考核,如果有一定授课能力,我们还会吸纳他们参与到一些简单的授课工作中。
不仅仅能学习,还能够赚取一份并不十分低的报酬,这也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来看,同学们作业提交率很稳定,并没有随着时间降低。
4、学习方法
授课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明显的现象,这一现象在面试班中尤为突出。
很多同学在培训交流中往往是扮演着一个传授经验的角色,无偿的把很多经验技巧教给其他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