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
中国物资系统第一家政企分开的大区钢材市场——物资部华东钢材市场在上海开业,立足华东、面向全国从事钢材交易。
6月5日
上海第一家美资银行——花旗银行上海分行开业,依法办理外币存款、外币放款、外币投资、外汇担保、外币有价证券买卖等业务。
6月22日
22-23日,第一届亚洲青年赛艇锦标赛在上海水上运动场举办,由日本、朝鲜、中国、中国台北、韩国、香港等6个代表队的41名18岁以下青年选手参赛。上海青年队代表中国出赛,获女子单人双桨,双人双桨、双人单桨、四人单桨等4项冠军。
6月24日
全国第一家进入浦东新区的省级公司——上海安徽裕安实业总公司在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业,注册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主要从事收集信息、引进外资、从事经过批准的对外贸易等。
7月19日
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规定拆迁人必须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和安置;被拆迁人必须服从城市建设需要,在规定的搬迁期内完成搬迁。
7月20日
上海市内熟肉制品行业最大的企业上海肉类食品总厂成立,下设3家分厂,拥有职工1100多人。
7月25日
亚洲规模最大的面粉专业生产厂——上海新沪面粉厂建成,总投资1.37亿元人民币,引进英国罗宾逊·西蒙公司日加工1200吨小麦的制粉生产线设备建设。
7月26日
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指出上海已形成三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
8月12日
上海市劳动工资委员会下发《关于企业劳动人事制度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并选定上海第三钢铁厂、上海柴油机厂、上海工业缝纫机厂、上海第十印染厂等13家企业(职工3.86万人)为第一批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试点单位。
8月13日
首批30辆上海桑塔纳轿车出口日本。
8月16日
上海市卢湾区房地局向丽园路815弄旧区改建及室内集贸市场工程工地颁发001号房屋拆迁许可证。表明上海城市房屋拆迁工作进入法制轨道。
9月9日
由上海市人才调节开发中心漕河泾分部建立的漕河泾开发区人才招聘固定市场开业。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9月14日
上海市政府召开清理“三角债”工作会议,提出要从清理固定资产投资缺口这一源头抓起,从大中型项目清起,顺次解决“三角债”债务链,努力防止前清后欠,扭转越欠越多的局面,使“三角债”现状切实得到缓解。
9月26日
上海市经委召开改革试点企业会议,宣布上海一批大中型企业将分批完善经营机制改革试点。首批试点的上海轮胎橡胶(集团)公司等3家企业的经理、厂长与市政府主管部门和综合部门签订了改革试点协议书。
9月29日
中国最大的英汉双语词典——《英汉大辞典》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卷,收词20万条,总字数1660万。
10月5日
中共上海市委召开全市党员负责干部会议,吴邦国、黄菊传达贯彻中央工作会议精神,提出搞好上海大中型企业总设想:今年制止滑坡,明年有所好转,三年走出困境,五年基本搞好。
上海市政府批准建立上海第一个市级自然保护区——金山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面积45公顷。
5-25日,主题为“把科学技术的恩惠洒向浦江两岸”的上海首届科技节暨上海科技大会举行,展示了上海各高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的高新技术、实用技术成果数千项,并召开“科技进步与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等。
10月8日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宣布向首批开展“转换机制、放开经营”改革试点的上海工业缝纫机厂提供从信贷、结算到信托、信息的“一条龙”金融配套服务。
全国首家专业性蔬菜陈列馆在上海农业展览馆对外开放,以蔬菜品种陈列为主,同时有蔬菜生产成就展览、蔬菜种子和加工产品陈列及蔬菜生长电视录像。
10月16日
16-19日,“90年代上海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讨会”召开,提出力争把上海建设成为人才资源最丰富、人才资源综合优势居全国前列的城市,同时成为亚太地区人才及其信息交流、集聚的重要基地和中心之一。
10月下旬
本市启动以岗位工资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试点,首批开展试点的有45家企业约12万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