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失荆州,真的不是大意所致,而是实实在在的实力悬殊。《三国演义》到底是小历史上的关羽失荆州真的是因为大意吗,关羽作为镇守荆州的大将,失荆州固然有错,但要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他的身上就有失公允了,割让湘江以东荆州后,刘备又要对汉中用兵,可能不再重视荆州。
1、关羽失荆州后如果逃回成都的话,刘备和诸葛亮又会怎么处理他?
如果关羽逃回成都的话,刘备和诸葛亮会心一笑,上中下三策,关羽至少保住了中策。诸葛亮一顿严叱后,发布解除关羽交出兵权去反省令,关羽遂去成都军医院一边养伤、一边反省。关羽和早先疗伤休养的马超、黄忠相聚,刘备调赵云开赴荆州边,以防为主。这边关羽伤势痊愈,复仇心切,而马超、黄忠和关羽互相激励,互相切磋,身心愉快,三人竟抱成一团,"上伐吴令"。
刘备和诸葛亮欣喜,五虎将俱全,合力上演一幕大戏,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刘备发布命令,任命关羽为伐吴总指挥,马超为副总兼左路总指挥,黄忠为副总兼右路总指挥,一行人马,择日进发。孙权忙叫诸葛谨带着密信去见诸葛亮,务求双方和好,息兵罢战,吴愿割荆州一块地,并将孙尚香送至成都,两家和好如初。关马黄马不停蹄,向荆洲进发,
诸葛谨和刘备、诸葛亮密谈后,诸葛亮和赵云,秘密护送诸葛谨回东吴。诸葛谨带弟弟面见孙权,三人密谈后,孙权委派孙尚香亲手转交刘备一书信,孙尚香随诸葛亮到成都。孙尚香拜见夫君,刘备早已不是甘罗寺刘将军,而是蜀汉大皇帝,孙尚香自然被五虎将尊为孙皇后,孙尚香习武惯了,叫她深锁宫中也不自在,如今帝皇后,不能再随意出行,也憋着怪难受。
刘孙两家有密约了,关马黄明攻东吴,暗伐曹魏。关马黄转道直趋魏境,刘备亲带张飞、魏延、严颜,大军从益州出发,夹攻曹魏,曹军大惊,忙调兵遣将对付蜀军。战事双方势均力敌,成绞着状态,正在这时,诸葛亮率赵云、寥化等蜀军,孙尚香率东吴军,分别从两侧包抄过去。曹军被刘备四路大军围攻下,全军溃散,曹操竟弃都而去,刘备在关羽等人簇拥下进入许都,百官恭喜刘皇叔收复北方了…。
2、如何看待关羽失荆州?
关羽作为镇守荆州的大将,失荆州固然有错,但要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他的身上就有失公允了,关羽北上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入川,留诸葛亮、关羽、张飞三人坐镇荆州。两年以后,由于战事吃紧,刘备调走诸葛亮和张飞,只留下了关羽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夺取汉中,曹操地盘上的南阳等地又发生叛乱,叛军联系上了关羽,以求同盟。
《武帝纪》裴注引《曹瞒传》说:是时(建安二十三年),南阳间苦徭役,(宛守将侯)音于是执太守东里衮,与吏民共反,与关羽连和,此时刘备刚刚夺取汉中,根基不稳,于是关羽做偏师挥师北上,意图为刘备减轻压力。关羽不愧武圣,趁着汉水大涨,大败于禁,又将曹仁围困樊城,时称“威震华夏”,不过关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兵力太少,大概只有三万人左右,进攻樊城受困后,他调集了防备孙权的江陵守军,奔赴前线。
后来就发生了我们所知道的后方失火、败走麦城的悲剧,关羽为何失败,我觉得有两点可以商榷的细节,关羽本来留下守军驻扎江陵,用以防备孙权偷袭,为何他又将这支部队调往前线呢?蜀军去哪了,汉中不稳,但益州平稳,宿将如张飞、赵云、魏延以及马超、黄忠、李严、黄权等俱健在,明知关羽人少,却不支援他,诸葛亮此时又去哪了,是没看出其中端倪吗?关羽为何调江陵守军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关羽兵力不足的事实,和江陵守军的作用,那这里就有猫腻了,是关羽觉得孙权不足为惧吗?还是他能保证孙权不会来犯?答案就是关羽认为孙权不会来犯。
在关羽打樊城时,吴国吕蒙写信给孙权,说自己身体有恙,需要回建业养病,孙权利索的批准了,然后派陆逊代替吕蒙镇守边境。当这些消息准确无误的传到关羽的耳朵时,他觉得可以放心了,因为陆逊当时已年近四十,却只在国内剿灭山越,从没有在前线带兵履历,唯一特殊之处就是陆逊是孙策的女婿,算是孙权亲戚,陆逊上任后还专门写了封信给关羽拜个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