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超市生鲜经营如何提高毛利率?
生鲜作为家庭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商品,是超市经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品类;生鲜商品的新鲜度、价格形象、动销率对超市客流大小量起着关键性的帮扶作用;在我们服务的一家企业里面今年5月份整体蔬菜经营毛利率18%,水果经营毛利率20%,通过对于采购和营运相关工作的梳理,在6月份~7月两个月的时间,蔬菜品类经营毛利率做到23%,水果品类经营毛利率做到26%;生鲜品类商品生命周期短,季节变化快,保鲜要求高,如何在超市卖场经营过程中能提高生鲜品类经营毛利率呢?1,采购定价管控:采购在商品定价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商品的角色定位,不同的商品角色有着不同的定价毛利率区间,A类商品(强季节性,强民生类商品)在定价过程中需要降低其定价毛利率作为吸引客流的,提高门店价格形象的商品,A类商品定价毛利率区间在15%~25%,甚至在起活动的时候追求价格形象负毛利操作,单品数在小分类占比不易过高,否则会拉低整体经营毛利率;B类商品(重点销售商品)在定价过程中需要保证其销售量,与竞争对手市调在保持有价格优势低于竞争对手的同时,赚取足够的毛利率,定价区间在25%~30%;C类商品(结构性,新奇特,差异化商品)在定价过程中可以略高于竞争对手做差异化商品竞争,定价毛利率在35%~40%以上,提升整体经营毛利率;采购定价管控中最重要的是通过采购渠道的梳理(价格谈判、基地直采技能的提升),降低采购进货成本,提升后台定价毛利率,不是单方面的涨价提高零售价来使毛利率提升;定价管控中没有绝对值,只有灵活的定价才会提升门店整体价格形象,让消费者感觉门店生鲜品类价格实惠;2,门店质量验收把控:到货验收核查是作为生鲜管理者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工作,到货品质不佳、数量不准会直接影响生鲜经营毛利率,生鲜验收要熟悉每种商品的品质等级变化,什么样的品质可以通过验收,需要严格按照品质验收标准执行验收工作,对品质不合格的商品严格拒收并要求采购重新安排货源,对商品去皮时一定要准,尤其是一些密封的箱子,泡沫箱要开箱验货,取出箱内多余皮重,验收商品的净重数量,才能核算出真实的进价成本;3,商品陈列管控:综合毛利率的组成等于商品毛利率乘以商品销售占比,那么我们想要提高综合毛利率就需要提高BC类商品的销售占比,商品陈列管理很重要,要会辨别货架、堆端的阴阳面,在突出生鲜整体价格形象的同时,阳面位置陈列高毛利,高客单的BC类商品,阴面位置陈列较为敏感的A类商品,起到吸引客流,带动区域死角位置商品销售,根据商品销量规划单品陈列面积,但不可因为商品销量过小给的面积过小,需要保证货架正常商品最小陈列量,(正常一组生鲜货架单品数不建议超过3支单品);通过商品陈列将BC类高毛利的商品更明显的展示给顾客,从而提升整体经营毛利率;4,商品销售管控:商品陈列完成以后就是销售工作了,一日销售工作中重点关注门店的早晚高峰,做到三次开业,早间8.00,中午12.00,下午5.00门店根据周边居民的消费习惯来规划三次开业的时间安排,早晚高峰要现场关注销售氛围、商品货量、试吃推广等工作,补货多次多量的补货手法满足排面商品货量,针对一些高单价的商品(菠萝蜜、冬枣、软皮橘子等)现场分切试吃提升顾客体验度,增加品类销售;根据时间段顾客的消费能力及习惯不同,提供一些符合顾客需求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