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不会说武汉话,这不为奇,也不重要,能在武汉赚钱也就行了。在不在学校里说武汉话?他基本上听不见,为啥,我曾经问过我上小学的儿子,你们班上还有人会说武汉话吗,作为一个外地人,你听武汉话是什么感受,我不知道,因为我是一个武汉人,不要因为我不是外地人就没有资格回答。
1、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不会说武汉话,这是为什么?
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不会说武汉话,这不为奇,也不重要,能在武汉赚钱也就行了。标准的武汉话还要数老年一代人,现在不会说武汉话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今天的武汉不是以往的武汉了,已成大武汉了。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从幼儿园到大学,从小巷到大街,从菜场到商场及各层面都是用普通话交流融合,四面八方的人在武汉创业,生根开花结果,显然离不开普通话。
2、为什么有人说四川话和武汉话很像?
我是四川人,第一次坐火车去上海,我在武汉转车,在候车室里,以及上车后的车厢里,我就像见到了家乡人一样的感觉,因为说着差不多的话,只是音调方面有些不一样而已,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四川话不仅仅是云南贵州和重庆人说,湖北武汉人也说。【01】湖广填四川明朝末年,张献忠起义,后与清朝抗衡,张献忠在四川成都杀了些人,清军入川时又杀了不少蜀地本地人,其原因大概是宁肯错杀一千,也不肯放过一人吧,以为所有蜀人都是张献忠的党羽,
张献忠死了后,四川基本上是没人了,清朝为了把这个空填上,便从湖南、湖北这边移人过来,这就是有名的历史上的事实——湖广填四川。但是湖北过来的最多,我家祖上就是从湖北孝感麻城那边过来的,族谱里都有记载,我祖父年轻时,那边的人还送过族谱过来,并传来了字派,所以把家乡话带过来,也是一个原因,只是在演变的过程中,好多话融入了本地的一些方言,然后便有了一些不一样。
【02】西南官方话这种说法也是有根据的,因为湖广填四川,不过是老四川,就是包括重庆在内的,但是贵州和云南,以及西藏接近四川的地方,都会这种话,那就不是湖广填四川这么简单的事情了,所以按照区划,湖北、云南、贵州、重庆等都属于西南方向,这一带的人大多说话都向一个方向去,形成了通用的语言。但又各自拥有自己的方言,
3、在武汉,感觉现在已经很少听到有人讲武汉话了,基本上都是普通话,这是为啥?
感觉不光是武汉话,好多方言现在都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可能性。我曾经问过我上小学的儿子,你们班上还有人会说武汉话吗?在不在学校里说武汉话?他说,基本上听不见,为啥?因为老师-不-让-说-,所以说,现在的小孩根本就丧失了学说本地方言的空间和环境。从小孩呱呱落地开始,不管现在年轻的爸爸妈妈是来自哪里,都很奇怪的憋着一口普通话来和孩子交流,再加上电视上广播里,全是普通话,哪里还有一点方言生存空间,
只是在个别地方电台的部分节目里,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方言广播。就算是老人帮着带孩子,老人往往也是憋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你说,这方言在这么搞下去,可不就只剩下慢慢走向消亡了。我在这里呼吁一下,留住方言,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开始,普通话肯定是要学,各地的方言也可以加入学习课程,我相信,小孩子在课堂上学说自己的方言肯定会觉得非常有趣,
4、作为一个外地人,你听武汉话是什么感受?
我来回答。作为一个外地人,你听武汉话是什么感受,我不知道,因为我是一个武汉人,不要因为我不是外地人就没有资格回答,我用一个武汉人的视角来分析一下:首先,你听到的所谓的“武汉话”,还真的不知道能不能代表“武汉话”。武汉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江湖习气浓厚,据有关资料显示,武汉的外来人口占据近一半,这其中有务工人员,更有庞大的大学生群体。
显然,这些外来人口说的都不是正宗的武汉话,其次,由于历史的原因,“正宗的”武汉话以谁为主,三镇中恐怕只有汉口保留武汉话多一点。其他城区有太多的移民和大学生,根本就没有原汁原味的武汉话了,最后再说说听到武汉话的感受,我猜想题主的感受不一定很好,虽然我也是武汉人,但长期蜗居在高校校园内,接触的都是天南地北的学生,老师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