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前夕,曾朴住在上海,短时间内重印10余次,“卖了10万本左右,是个原创记录”(范燕乔的“孽海花Sidenote”),然而,又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胡适认为:“本书孽海花...是二流的”,在中国小说史上,孽海花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巨著,有才华、有深意者,以“孽海花”为巨人。
戊戌变法前夕,曾朴住在上海。原本他打算按照父亲的吩咐,办一个产业。但在上海,他经常与维新派谭嗣同、、唐、交往,谈论变法,提出变法活动,而忘了兴办实业。次年,变法失败,维新派六君子被杀。曾朴回到常熟安排他父亲的葬礼,但幸运的是他没有被杀害。此时的诗作有隐晦地讽刺慈禧太后对宦官李宠爱的《李华篇》和隐晦地叙述光绪囚访台、批判国事、抒发对变法先烈的哀怨,同时也表现了摆脱枷锁、复兴国运的愿望的《笔贺》。常熟名士沈北山冒着生命危险,要求西太后交出政权,杀死荣禄、刚毅和李。曾朴秘密参与了这起轰动全国的大案。沈北山回到常熟后,躲在曾宅,丢了工作,被捕入狱,曾朴无微不至地照顾他。1900年,江南候补知府景元山与1230人联名上书,谏废李(光绪),也参与了这一举动。这一时期的曾朴深受改良主义的影响。
2、《 孽海花》简介?在中国小说史上,孽海花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巨著。它的出版在20世纪初的文坛上引起了轰动,短时间内重印10余次,“卖了10万本左右,是个原创记录”(范燕乔的“孽海花 Sidenote”)。专家的评论也相当热烈,著名小说研究专家蒋瑞藻在《小说论》中引用否定玄索玉的评论说:“近年来,新小说如暴风骤雨般地写出来,无忧无虑的小说有上千种。有才华、有深意者,以“孽海花”为巨人,”中国古代散文大师、著名外国文学翻译家林琴南对此赞不绝口,称“叹为奇”。鲁迅也对这本书赞不绝口,然而,又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胡适认为:“本书孽海花...是二流的”。一部小说不仅能引起普通读者的广泛兴趣,还能吸引许多文化名人来评论它,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们今天的读者可以睁开眼睛去欣赏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