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思维方式确实和西方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也确实影响了他们的不同行为,思维方式在中国和西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西方的跨文化思维——寻求统一一致的机制和理念来衡量中国人是错误的,中国古代最早的思想家的思维直接从观察人开始,中国人的思维从天地一体即大宇宙开始,其核心是小宇宙中的人。
中国的思维方式确实和西方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也确实影响了他们的不同行为。在事件归因方面,西方学者习惯于归因于个人,而中国人强调团队影响。西方研究者称之为归因错误。但在中国,这种错误应该被扭转,因为中国人首先看形势,然后看形势中的个人,与西方人相反。思维方式在中国和西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西方的跨文化思维——寻求统一一致的机制和理念来衡量中国人是错误的。古希腊最早的哲学是从探索自然的起源和原因开始的。最初的问题大多与自然实体和本体有关,所以几乎所有最早的古希腊哲学家都是“物理学家”或自然哲学家。中国古代最早的思想家的思维直接从观察人开始,中国人的思维从天地一体即大宇宙开始,其核心是小宇宙中的人。
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已经萌芽。在《周易》中,“推天理人”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整个《周易》思维观念的基本基础之一。其目的是揭示人、天地、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合理地指导人的行动。《易经》认为,人与天地“对应,同气相求”;所以人要遵循天地之道。“成人之人,与天地和谐,与日月和谐,与四季和谐,与鬼神和谐”;这样才能“生在天上,后天有福气”。“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一个突出的共同命题,而《易经》无疑在这一命题中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