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地区离合肥也非常远,也属于合肥带不动的地区。合肥都市圈和周边的都市圈当前,对于安徽来合肥无疑要加速发展,但是必须是产业上的整体提高,而不是借着发展合肥,做大合肥的由头来发展合肥的房地产,一方面,六安离合肥的距离很近,历史上整个六安地区也曾今都属于庐州府,所以两地有着很悠久的地域联系,无论是地方方言,还是文化,或是习俗都非常相似。
1、舒城离合肥比六安还近,为什么划给六安?
舒城,别名龙舒、舒县、庐江郡、舒州、舒鸠,行政区类别县级行政区,下辖地区21个乡镇、490个行政村,在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麓,巢湖之滨,江淮之间。占地面积2100平方公里,人口约有102万人(目前可能有120万了),著名景点有万佛山、万佛湖、汤池温泉、周瑜城、百丈岩大瀑布,合肥新桥机场在舒城设有舒城城市候机楼,舒城特产舒席、舒城黄砂、舒城小兰花,出过的名人有文翁、周瑜、李公麟、王祖贤!1914年(民国3年),属安徽省安庆道,民国21年,安徽省开始分设行政区,后又改为行政督察区,舒城县属第三区(专署驻六安县),
1949年1月22日,全县解放,县、区、乡、村分别成立民主政府,是年5月1日,改为人民政府,属皖北行署六安专区,1952至1985年底,属安徽省六安专(地)区,2000年至今,属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一直归属六安地区,由六安市管辖,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舒城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目前舒城正立足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大力推进“中部崛起”战略和融入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扶持县等政策机遇,依托舒城优越的地理区位,紧紧围绕抓发展、保民生、促和谐的工作大局,坚持工业化核心战略、招商引资主战略和城市化带动战略不动摇,把握稳中求快,快中求优的总体要求,谋划实施新一轮工业、农业、旅游、城市建设四个“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实力舒城,魅力舒城,和谐舒城,幸福舒城,
2、为什么六安被称为最拥护合肥的城市?
应该说,没有哪个城市会真的不拥护自己的省会,什么是家乡,家乡就是那个在家里关起门来可以随便骂,但是出门了,不愿意别人随便骂的地方。省会也一样,在家里发发牢骚很正常,但是真的出门了,没有几个人真的天天没事找事,把自己的省会和别的省会对比,时下的安徽,随着米字型交通枢纽的建设,各地级市经济的加快发展,整个安徽的内部凝聚力正在上升,省会对于各地级市的吸引力正在加强,不过这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安徽的高铁规划一直以来,由于周边的大城市对安徽的吸引力非常强,而合肥能够打造的向心力又暂时不够,就造成了安徽省内多数地级市都有很强的离心力,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会因为哪个城市的不高兴就会发生什么改变。看看安徽各个地级市的百度词条就不难发现,如果说哪个城市想强调一下自己的地理位置好,基本上都会强调自己到沪宁杭多么近,交通怎么方便,基本上没有哪个城市自称自己很靠近合肥,
合肥都市圈和周边的都市圈当前,对于安徽来说,合肥无疑要加速发展,但是必须是产业上的整体提高,而不是借着发展合肥,做大合肥的由头来发展合肥的房地产。因为安徽周边的大城市对安徽的新引力实在是太强,尤其是东边的南京,东南的杭州,东北的徐州,都对安徽的城市有很大的影响,西北方向的河南,西边的武汉可能雄心虽有,但是暂时恐怕还实力不足。
省内则以合肥为主,形成了所谓的合肥都市圈,2017年安徽个地级市GDP数字同时,省内的各个地级市也应该尽量平衡发展,努力消除地域差异,否则越来越多的城市都会一心一意的加入周边的都市圈。作为一个安徽人,笔者认为没有哪个城市真的不拥护自己的省会,天天为别的省的省会或是城市宣传代言,如果说有什么言语不太好听,那也是恨铁不成钢,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毕竟安徽目前基本上还处于一个谁的政策好,谁就发展的好一点,谁的房价就高一点,城市就看上去繁荣一点。但是仔细研究一下,各个地级市都有大量的人才流失到江浙或者其他的地区,长三角地区发展规划东边的滁州,马鞍山都位于南京的经济腹地,似乎也要规划到南京的地铁(轻轨)了,南京后花园的地位无疑将继续加强,芜湖虽然离南京有一定距离,但是也深受南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