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人民世世代代感恩韩愈,韩愈也成为潮州历代官员学习的楷模。可见,韩愈来到潮州时是潮州正需要文明的火焰烧去蛮荒落后的关键时期,韩愈能奋发有为,德化潮州,也是韩愈成为潮州人民世世代代尊崇的历史原因,韩愈到底为何受到潮州人民的尊崇,韩愈在潮州做了哪些历史功绩,有了哪些主要的历史贡献。
1、韩愈被贬潮州仅仅8个月,为何能“一统”潮州江山,引领潮州文化?
古有韩公系黎民,今有小涛暖世间潮州自古至今功绩没过于韩公,唯韩公之清廉吏治,察民苦于已任,树清风于潮邦,后余皆不得有树坊之功,虽韩公不是本土之士,但韩愈来潮州对潮州百姓却是大幸!他忠于职守,勤于政事,做了大量惠及当地百姓的好事,他在潮州老百姓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潮州景观大多留有韩氏印记:韩山、韩江、韩堤、韩文公祠、昌黎路、仰韩阁、景韩亭,祭鳄台等等。
后人有诗:“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得到这样的评价,韩愈是当之无愧的。刘小涛,男,广东兴宁市人,汉族,1970年7月生,学历在职研究生,经济学硕士,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潮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小涛书记在潮州上任期间,全力把潮州打造沿海经济带特色精品城市,打响“中国潮州菜之乡”品牌,助推潮州乡村振兴发展,
以刘书记为代表的潮州市委班子,把红色革命精神凝心聚力,助推潮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潮州作为广东欠发达地区,如果不加快改革发展,就会拖全省后腿。刘书记从长远发展来思考、从肩负的历史责任来把握,集中精力,将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作为落实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巡视广东反馈意见整改的重要举措,部署开展“百日攻坚”大行动,
“百日攻坚”是从8月中旬起到11月底,利用一百天的时间,从当前潮州市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和巡视整改问题以及上级督查考核工作中筛选出155项重点工作,以抓巡视整改为强大动力!刘书记发扬“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和胆略,集中力量、聚焦重点,以项目的落地见效,突破局部、带动全面。他特别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及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有计划、有部署地进行乡村振兴、扫黑除恶、基层党建等重点工作!刘书记一再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改善优化城乡环境,通过推动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他打通“痛点”,补齐短板,开创潮州改革发展新局面,从而让潮州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新气象、新变化、新面貌、新希望,
2、韩愈被贬潮州,怎么不中途开溜然后谎称到了潮州?潮州官员怎么确定哪个是真的韩愈?
古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极重三纲五常,忠君观念极强。作为大儒之一的韩愈,绝不会做出如此不忠、不义、不诚信的大逆不道之事,再说古代官员到外地上任,朝庭也定有规章,如官员的委任状及其身份证明书等,会备有二份,一份保存于京城吏部,一份由官员带上付任。另外、唐代朝庭为了让百姓容易识别官员的等级,要求官员们必须腰佩“鱼符”,按金、银、铜等区分各人的官阶品级,如一至三品为金,四、五品为银等,
韩愈当年被贬为潮州刺史,可能佩戴的是银色鱼符了。有了这些标识和官凭文书,再加上随员介绍、驿站传信等等,潮州的官员及百姓,谁敢不信来者是韩愈了,一千二百年前(唐元和十四年),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因谏迎佛骨而得罪唐宪宗,被贬到当时称为“蛮烟障地”的穷乡辟壤潮州。但他并没有因受重挫而消沉,反而热情高涨,忠于职守、热爱潮民、励精图治、重教兴农,
3、韩愈在潮州治理才八个月的时间,为什么潮州的江山却能改姓韩?
韩愈(768—824),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中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贞元八年(792)中进士,先后任监察御史、阳山县令、河南县令、法曹参军、尚书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行军司马、潮州刺史、袁州刺史、刑部侍郎、京兆尹等职,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苏轼并称“韩苏”,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