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场哪里多,这个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为何猪场“拔牙”大多数以失败告终,车辆冲洗消毒不彻底一般猪场车辆在进去前,都会使用冷水冲洗一遍,再使用消毒液喷洒消毒,殊不知,车辆表面携带的病毒会随冲洗的水流入猪场地下,未来对猪场是一个威胁,建议有条件的猪场,可以使用高压高温水枪,或者在猪场门口建立简易洗消车间,能够给车辆消毒升温,增加消毒有效性。
1、中国哪个地方养猪厂比较多?
中国养猪场哪里多,这个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原来我国的养殖大省有四川,广东,山东,河南,后来由于环保的因素很多地方猪场都拆了,像福建,浙江,广东都拆了很多猪场,而后来提出南猪北养,整个养猪产业都开始往东北和内蒙古集中。2018年发生非瘟后大家为了疫情防控压力,开始往偏远的西北和西南地区发展,所以我认为目前黑吉辽和内蒙古的规模场较多。
2、猪场得过非州猪瘟,附近有五十一个猪场房能养猪吗?为什么?
非洲猪瘟进入我国已经有2年多的时间了,与前两年相比,现在猪场发生非瘟的概率大降低,环境中病毒载量也相应减少,猪场得过非洲猪瘟,附近完全可以养猪,只要做好生物安全就可以。在工作期间,就曾帮助很多猪场复产,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帮助成功复产两次,第一次复产后半年没有任何问题,后来当地出现二次疫情爆发,感染后清场,后期又复产成本,
现在来说,非洲猪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懂“他”。防控非瘟成功需满足哪些条件?目前防控非瘟有很大难度,但并不是不可以,很多人面对非瘟束手无策,认为非瘟来临只能束手就擒,这完全是被以前的非瘟吓到了,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何以前防非很难?为何猪场“拔牙”大多数以失败告终?因为在非瘟刚开始进入我国时,我们对于非瘟的认知度低,对于非瘟的病毒特点和传播规律不了解,随着猪场的感染爆发,环境中病毒载量升高,对于周边猪场威胁较大,再加上很多农村散养猪场生物安全意识淡薄,甚至有些猪场一年都不消毒一次。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相当于摸黑过桥,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但是经过了20个月的时间,猪场逐渐了解了非瘟的发生、发展、发病规律,知道了猪场感染主要是人和车辆的带毒传播方式,也明白了早期“拔牙”要结合实验室检测。而且最重要的因素是现在环境中非瘟病毒载量在下降,猪场普遍提高了生物安全意识,即使散养猪场现在也知道要定期消毒,
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对抗非瘟的有利因素,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基础上,非瘟是可以做到可防可控的。一、非洲猪瘟病毒高度接触性,克制“他”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生物安全在非洲猪瘟感染时期,很多猪场听信抗非瘟神药,或者其他高端技术手法,结果最终还是被清场,面对非瘟,我们确实走过很多弯路,只有经历了才知道非瘟的特点。非洲猪瘟病毒就像流行性腹泻一样,高度接触性传播,病毒移动虽慢,没有强大的气溶胶,但是接触上几乎就可以感染,
因此,其他手段防控非瘟,确实效果不佳,能够阻止或者减少病毒进入和复制的有效手段就是生物安全。二、如何做好猪场有效消毒?而生物安全绝对不仅仅是消毒,很多猪场现在知道要定期消毒,这样有助于杀灭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减少病毒传播,但是如何做到有效消毒,哪些消毒是有意义的,哪些是无效的?1、喷雾消毒意义不大实际上,猪场大多数的喷雾带猪消毒意义不大,起码对非瘟防控效果一般,因为消毒液与病毒在空中接触的时间很短,非瘟病毒只能通过短距离飞沫传播,在空中的病毒本身也很少,
还不如把定期的喷雾消毒,改为走廊、过道定点消毒,增加猪舍脚盆消毒数量,定期更换脚盆消毒液,使用完工具,定期清理消毒。2、消毒前要干燥,消毒后要空舍对于猪场复产,重复的消毒次数,不一定起到有效效果,很多猪场第一遍使用火碱、生石灰,第二遍使用戊二醛,第三遍使用过硫酸氢钾,最后还要进行一遍熏蒸消毒,消毒次数很多,但是每次消毒前都没有对圈舍充分干燥,这样消毒液与圈舍不能充分接触,达不到有效的消毒效果。
另外,消毒后要注意猪舍空舍,因为消毒过程中不一定能够把病原微生物全部杀灭,但是清理干净的猪舍内只要不含有猪身上的有机物质,病毒在脱离了宿主细胞后,就会慢慢死亡,因此,消毒后少量病毒是可以通过空舍来“饿死”。3、车辆冲洗消毒不彻底一般猪场车辆在进去前,都会使用冷水冲洗一遍,再使用消毒液喷洒消毒,殊不知,车辆表面携带的病毒会随冲洗的水流入猪场地下,未来对猪场是一个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