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有爱玩的天性,硬逼着他练毛笔字,反而适得其反。以我自己为例,从六岁开始练毛笔字,以后一直坚持不断,小孩子从小学毛笔字,首先要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家长不要一味强求,五十年代时的乡村,没有什么娱乐,所以练毛笔字就成了我最大的兴趣爱好,小孩子骨骼稚嫩,年纪过小抓毛笔杆子,不利于骨骼生长。
1、学习毛笔字几岁开始可以学,想让崽崽学毛笔字?
谢邀!小孩子从小学毛笔字,首先要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家长不要一味强求。孩子从小有爱玩的天性,硬逼着他练毛笔字,反而适得其反,小孩子骨骼稚嫩,年纪过小抓毛笔杆子,不利于骨骼生长。以我自己为例,从六岁开始练毛笔字,以后一直坚持不断,五十年代时的乡村,没有什么娱乐,所以练毛笔字就成了我最大的兴趣爱好。我开始练习的是描红薄,到小学一年级有老师教毛笔大字课,学得都很有趣味,
2、大家有练毛笔字吗?可否分享一下练毛笔字的心得?
我的练字心得是大家临帖时不要挑字练!其实,这也是我自己的亲身感受,小时练字就是挑字练,好练的字就多练,自己写的好的字就多写!因为总是想着能写出几个好字来炫耀自己,所以,专门捡一些自己喜欢字练。年纪大了些,思考的东西也多了些,时常想为什么王羲之的字被历朝历代抬得那么高?哪里好呢?自己喜欢练的字看不出来,那么不喜欢的呢?练一练试试?于是开始对那些不喜欢练的字用功,慢慢地发现这些自己不喜欢练的字,其中有太多太多的玄机!我现在练字喜欢对难的字多练!,
3、如何练好毛笔字?
蔡邕《笔势》曰: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此为书法之金针也,然笔软于每人皆同,缘何人用之,效果迥异。历代书法巨擘留下的书法巨制皆将笔软发挥极致,而更多人并没因笔软而诞生佳构,流传后世,于今亦然。盖笔软需有先决条件,心软、手软、全身软方能实现笔软也,心地柔软是为首。佛家修行亦讲修德一颗柔软之心,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乃心软、慈悲、怜悯之极则,柔软亦是太极之根本。惟心地柔软,全身气息绵绵不绝,手乃至全身才致柔软,然其中需锤炼数年乃至数十年,方能达到,此乃书法进阶之所必要功夫也。心软、手软、全身软后,方能懂劲,毛笔在手,则可软可硬焉。羊毫、狼毫、兼毫皆可因心身软而软,方可从心所欲不逾矩,天地万象方可纳之于笔端,刚劲雄强之书法往往出自于最柔软之羊毫,然飘逸俊秀之书法则来自更显硬朗之狼毫或兼毫。
此亦是心软、全身软以心身驭笔之缘故,书法执笔何种最好自古至今,有关执笔之争论不绝,以执笔好坏断定书法之好坏,更有鲜者,秘不示人。以为执好笔便解决书法所有问题,然历代执笔皆有不同,与各代桌椅发展、坐姿攸关也。晋人以前皆席地而坐,执笔与后世便迥异,唐代高桌出现以来,各朝执笔亦因人而异。三指、回腕、五指、握管、拨镫等等,坐与站执笔亦不同,
但凡以执笔作为书法之关键,皆不明书法之肯綮也。书法写心,书法乃心法,心怎能因手而束,执笔之手不过是为达心焉,心胸狭隘,执笔再好,亦难写出宽博之字来,明此理方可谈各人之执笔法。于常人而言,吾以为执笔首得轻松自在,因人而异,一如拿筷吃饭,能便捷将食物送入口中便是最好拿筷之法,书法亦然,能将毛笔拿稳,不逆生理机能,方便四维运笔,乃适己之执笔法,如五指、三指、二指等,可选其一而从焉。
当下五指执笔法为大多数所接受,亦不妨从之,遇特殊情况,如写擘窠大字,执笔亦不同也。如若尔等定要独创,即便有违生理机能也在所不惜,亦无不可,坚持就好,久之习惯成自然,清代何绍基、近代徐生翁以逆生理机能之回腕法,书法亦流芳百世也,概而言之,执笔因时不同、因人而异,适合自己乃为最好。执笔是手段,写好字乃根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