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 > 九江市 > 方剂,方剂大家来看一下这是什么方剂

方剂,方剂大家来看一下这是什么方剂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10 23:08:18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方剂大家来看一下这是什么方剂

元参.牡蛎.川贝.夏苦草.瓜蒌.元胡.川楝子.柴胡.枳壳.川芎.白芍.青皮.香附.麦芽.鸡血藤.半夏

方剂大家来看一下这是什么方剂

2,方剂的基本知识是

方剂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部分组成。“君臣佐使”的提法最早见于《内经》,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主病之为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的记载。历代医家对其含义各有解释。如元代李东垣说:“主病之为君,兼见何病,则以佐使药分治之,此制方之要也。”明代何柏斋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可见“君臣佐使”的含义是经过不断补充而逐渐完善的。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必不可少的,其药味较少,药量根据药力相对较其他药大。臣药协助君药,以增强治疗作用。佐药是协助君药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和峻烈性,或为其反佐。使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证所在,或调和方中诸药作用。例如:《伤寒论》的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组成,主治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属风寒表实证。方中麻黄辛温解表,宣肺平喘,针对主证为君药;桂枝辛温解表,通达营卫,助麻黄峻发其汗为臣药;杏仁肃肺降气,助麻黄以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麻黄、桂枝峻烈发汗之性为使药。由于“君臣佐使”为封建政体名称,现多改称“主辅佐使”或“主辅佐引”。
方剂 fāngjì 简称方。方指医方。剂,古作齐,指调剂。治病的药方。 《隋书·经籍志》:“医方者,所以除疾疢保性命之术者也。”剂,古作齐,指调剂。《汉书·艺文志》:“调百药齐,和之所宜。”方剂是治法的体现,是根据配伍原则,总结临床经验,以若干药物配合组成的药方。

方剂的基本知识是

3,中医方剂来看看

组成:甘草6g (炙)干姜6g 附子15g (生用,去皮) 用法:水煎服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
【方名】四逆汤 【出处】四逆汤 【分类】温里剂-回阳救逆 【组成】附子(15克) 干姜(6克) 炙甘草(6克) 【方诀】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本方常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某些急证大汗而见休克属阳衰阴盛者。) 【禁忌】若服药后出现呕吐拒药者,可将药液置凉后服用。本方纯用辛热之品,中病手足温和即止,不可久服。真热假寒者忌用。 【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现代用法:水煎服)。 【方解】本方证乃因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所致。阳气不能温煦周身四末,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不能鼓动血行,故脉微细。《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今心阳衰微,神失所养,则神衰欲寐;肾阳衰微,不能暖脾,升降失调,则腹痛吐利。此阳衰寒盛之证,非纯阳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破阴寒,回阳气,救厥逆。故方中以大辛大热之生附子为君,入心、脾、肾经,温壮元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生用则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臣以辛热之干姜,入心、脾、肺经,温中散寒,助阳通脉。附子与干姜同用,一温先天以生后天,一温后天以养先天,相须为用,相得益彰,温里回阳之力大增,是回阳救逆的常用组合。炙甘草之用有三:一则益气补中,使全方温补结合,以治虚寒之本;二则甘缓姜、附峻烈之性,使其破阴回阳而无暴散之虞;三则调和药性,并使药力作用持久,是为佐药而兼使药之用。综观本方,药简力专,大辛大热,使阳复厥回,故名“四逆汤”。 【化裁】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白通汤均为《伤寒论》中治疗少阴阳虚证的主要方剂,是在四逆汤基础上加减衍化而来,但各有深意,应用时须加以区别。 (1)通脉四逆汤证除“少阴四逆”外,更有“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等,是阴盛格阳、真阳欲脱之危象,所以在四逆汤的基础上重用姜、附用量,冀能阳回脉复,故方后注明“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若吐下都止,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是真阴真阳大虚欲脱之危象,故加苦寒之胆汁,既防寒邪拒药,又引虚阳复归于阴中,亦是反佐之妙用。是以方后注明:“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2)四逆汤证原有下利,若利止而四逆证仍在,是气血大伤之故。所以于四逆汤中加大补元气之人参以益气固脱,使阳气回复,阴血自生。临床凡是四逆汤证而见气短、气促者,均可用四逆加人参汤急救。 (3)白通汤即四逆汤去甘草,减少干姜用量,再加葱白而成。主治阴寒盛于下焦,急需通阳破阴,以防阴盛逼阳,所以用辛温通阳之葱白,合姜、附以通阳复脉。因下利甚者,阴液必伤,所以减干姜之燥热,寓有护阴之意。若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是阴寒盛于里,阳气欲上脱,阴气欲下脱之危象,所以急当用大辛大热之剂通阳复脉,并加胆汁、人尿滋阴以和阳,是反佐之法。原文有“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方后还有“若无胆,亦可用”,可知重在人尿。这些都是白通加猪胆汁汤证治精细之处,与通脉四逆汤之“无猪胆,以羊胆代之”之反佐法,皆有深意,须详加领悟。 (4)参附汤为峻补阳气以救暴脱之剂。除上述主治外,凡大病虚极欲脱,产后或月经暴崩,或痈疡久溃,血脱亡阳等,均可用本方救治。但一俟阳气来复,病情稳定,便当辨证调治,不可多服,免纯阳之品过剂,反致助火伤阴耗血。 【附方】通脉四逆汤(《伤寒论》)、四逆加人参汤(《伤寒论》)、白通汤(《伤寒论》)、参附汤(《正体类要》) 【附注】本方是回阳救逆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脉微细为辨证要点。 【文献】方论 许宏《金镜内台方议》卷7:“今此四逆汤,乃治病在于里之阴者用也。且下利清谷,脉沉无热,四肢厥逆,脉微,阳气内虚,恶寒脉弱,大吐大下,元气内脱,若此诸证,但是脉息沉迟微涩,虚脱不饮水者,皆属于阴也。必以附子为君,以温经济阳,以干姜为臣,辅甘草为住为使,以调和二药而散其寒也。”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 【组成】制附子9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 【功用】回阳救逆: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而见四肢厥冷、恶寒卧、下利清谷、血压下降、出冷汗,或呕吐腹痛,苔白滑,脉沉细或微细欲绝者。本方可用于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之剧烈吐泻,或大汗过多所引起的末梢循环衰竭,以及其他疾病发展到休克阶段而属于阳虚寒盛者
附子10克干姜10克甘草5克 水煎一个小时以上,尝无麻舌感才服用. 方剂功效: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中医方剂来看看

文章TAG:大家来看一下这是什么方剂

最近更新

  • 如何治疗夜间磨牙,晚上睡觉磨牙怎么治

    晚上睡觉磨牙怎么治2,如何治疗夜晚睡觉磨牙1,晚上睡觉磨牙怎么治睡觉磨牙是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颌骨运行区的部分脑细胞不正常兴奋导致三叉神经功能紊乱,三叉神经支配咀嚼肌发生强烈持续性 ......

    九江市 日期:2023-05-06

  • 避雷,避雷的方法有那些

    避雷的方法有那些1房子按楼标准做避雷。2天线扒皮2,5平方线接地。3电话线用100伏压敏电两只接上,后接地。4单相电,0线设独立地,火接个390伏压敏电阻接地。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 ......

    九江市 日期:2023-05-06

  • 大学同学,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爱情!

    然后和别人相处总会有一些小秘密大学和同学,所以不要太在意别人,不要太在意他们的小秘密,所以,在大学期间,想要和同学好好相处,一定要学会尊重别人,只有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才能和同学好 ......

    九江市 日期:2023-05-06

  • 以逸待劳,以逸待劳三十六计之一

    以逸待劳,指的是防守,养精蓄锐,让敌人进攻,然后利用其疲劳赢得战斗,”唐汉瑜《淮西之事》:“进不去,则墙深垒高,以逸待劳”以逸待劳,也是三十六计之一,指的是战斗中不先发制人,养精蓄 ......

    九江市 日期:2023-05-06

  • B类地址,电脑B类地址

    电脑B类地址120~191!16位,{0}2,B类IP地址的范围是多少网络类别最大网络数第一个可用的网络号最后一个可用的网络号每个网络中的最大主机数A126112616777214 ......

    九江市 日期:2023-05-06

  • 计算机英语怎么读,计算机英语怎么读

    计算机英语怎么读computer美[k?m?pju?t?(r)]名词.计算机,计算器,计算者网络.电脑,电子计算机,我的电脑2,计算机英语怎么读计算机的英语computer,读音是 ......

    九江市 日期:2023-05-05

  • 国培网登录入口,谁能给我个国培网址

    谁能给我个国培网址http://www.51elearning.org.cn/gp/这个进去看看!2,如何登录云南省2014教师国培网http://www.westou.com/h ......

    九江市 日期:2023-05-05

  • 总是梦见前男友是什么意思,总梦到前男友

    总梦到前男友说明你心里还有他心有所思夜有所梦2,做梦总是梦到前男友可能你当初把对他的感情都压抑下去,用理性去坚强的生活。现在一切都好了,你的防御就松懈了。这些感受就从无意识里以梦的 ......

    九江市 日期:2023-05-05